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探析
樊元罗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中心小学 山东滨州 251706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启蒙学科。所谓科学素养,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是通过科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科学,亲
历科学。而科学课堂的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探究是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更是良好科学素养形成的载体。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呢?笔者通过十多年科学教学的实际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小学科学实验是学生接触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探索兴趣的重要课程内容,对学生的科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有重要影响。《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课程最重要的方式。它必须通过实践和动手练习与科学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并在感知和经验的基础上内化。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加强科学实验和动手实践学习,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在探索过程中理解科学的本质,最终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0):40-42.[4] 王玉梅 .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
学研究),2021(11):183-184.
一、引起学生兴趣
通过激发学生实验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般情况下,学生对科学实验都是非常有兴趣的。但是,这个兴趣还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培养。要知道,小学生兴趣的源泉就是好玩。但是科学探究活动不能仅仅是玩,不光在活动中能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还要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小学科学实验可以通过有趣的引入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讲述科学家的故事、演示有趣的自然现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演示实验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详细介绍实验的操作步骤、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观察实验结果,同时要注意确保实验的安全性。通过演示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教学的效果。如《磁铁》一课的教学,我告诉学生,在二千二百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种石头比人还聪明,它能辩别南北方向,指示南北,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人们把它用来制作一种仪器,如书上图中所示,只要轻轻转动勺子,停下来时勺柄总是指着南北方向,同学们想一想这其中的奥谜是什么吗?进而引导学生探迷,磁铁的性质是什么?悬念出来了,同学们的探究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时,老师抓住时机,将其中的知识讲给同学听,地球是个大磁场,它有南北两极。磁铁也有两极,两极的磁性最强。知识点讲解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这就须要实验来验证。于是我拿出条形磁铁,当众演示给同学们看,用线把磁铁吊起来,轻轻转动一下,停下后,果然,磁铁总是指着南北方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动手实验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科学知识。学生可以在实验中亲身经历科学现象的发生过程,发现科学规律,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态度。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要尊重事实,勇于质疑,坚持真相。只有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保证科学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观察与分析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自然现象和生活经验,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自然环境中观察生物、地理等现象,也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学会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五、科学的思维方法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例如,在研究某一问题时,要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分析数据,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思维方法不仅在科学领域适用,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实验教学不能只注重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知识的应用。要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中。例如,让学生解释自然现象、进行社会调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通过实际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成绩的重要手段。通过有趣的引入方式、演示实验教学、学生动手实验、严谨的科学态度、观察与分析、教师指导、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知识的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科学实验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因此,在未来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实验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机会。
参考文献:
[1] 石莺莺.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策略[J]. 考试周刊,2009(18).
[2] 扈文华. 浅析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6(21).
[3] 董立福 .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教学策略研究[J].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