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初级中学随迁子女教育困境与突破
徐艳萍
建水县青云中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城乡结合部成为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重要区域。然而,这些孩子在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面临着诸多教育困境,如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资源的有限、社会融入的困难等。
1 家校联动筑根基,共育新苗破困局
城乡结合部随迁子女教育面临特定挑战。家长群体普遍存在时间短缺现象,谋生压力导致其难以充分关注子女学业发展。部分监护人受限于文化水平,缺乏系统化的养育手段;另存在长期异地务工情况,致使亲子纽带弱化。学校作为主导教育机构,虽承担核心教学职能,其单独努力仍显不足。建立家庭与学校的协作机制成为破局关键。教师需要创造常态化沟通渠道,例如定期开展家长会议。此类会议应超越成绩通报功能,转化为探讨成长议题的对话平台。教育者可分享学生在校表现细节,监护人则反馈家庭环境状态,双方共同制定养育策略。家长学校项目可邀请专业人士开展讲座,内容覆盖亲子互动技巧与学习习惯建立方法,渗透合理的养育观点。校方需激励家长参与校园活动,亲子运动会或开放日等场合让家长观察子女学习场景。此类接触既强化情感联结,亦促进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家校联系手册作为补充工具,实现日常信息交换。教师记录学生在校行为轨迹,家长补充家庭动态描述,形成持续性的双向反馈。这种勾连虽不完善但能及时捕捉潜在问题。教育者通过持续互动传递养育知识,监护人则逐步提升参与能力。双方协作构建的支持网络,为随迁子女创造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整个过程要求学校采取主动姿态,通过多元触点保持教育共识。
2 师资赋能强本领,润心启智开新程
教师群体构成教育实践的核心力量。针对城乡结合部初级中学教师队伍的现实状况,其质量深刻关联随迁子女所获得教育的实质水平。现实教学中,部分教师采取的方法相对固化,创新活力不足,难以有效回应随迁子女群体复杂多元的学习期望。提升教师群体的专业能力成为破解上述教育困局的核心路径。学校层面需要创造系统性培训机会。安排教师常态化参与校内外的教学研讨活动,使他们持续接触前沿理念与实践方式。邀请领域专家入校开展专题讲座,解答疑难,扩展认知边界。组织教师团队实地走访教学成效显著的学校,现场观察优秀教师的课堂实施过程,吸收具体经验。同时,积极引导教师利用线上培训课程资源,借助网络技术实现持续的能力进化。教师个体层面则呼唤内生动力驱动的发展。教师自身必须确立持续更新的自觉性。不断刷新专业知识框架,实质性地强化执教水准。教学过程需要紧密聚焦随迁子女的独特背景与需求,施行差异性策略。这些学生的来源地广泛,既有知识储备与学习习惯呈现显著差别,教师需要据此量身定制教学方案。面对学习遭遇障碍的学生,投入额外心力予以关切和辅助,通过耐心指导点燃其学习热情。教学职责的内涵超越单纯的知识传递。教师必须敏锐关注学生心理状态的波动。随迁子女置身城乡结合部的特殊环境,适应障碍、隐性压力可能悄然啃噬其心理健康。教师应当细致捕捉学生情绪信号的微妙变化,及时发现潜在心理困扰并提供恰当引导。落实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开展个体或团体咨询活动是可行的应对策略,旨在舒缓压力,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强大且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基础。唯有教师具备了坚实的学科功底和高适配性的教育能力,才可能真正浸润心灵启迪智慧,为随迁子女铺设崭新的求知之路。
3 资源整合搭平台,多元助力谱新篇
城乡结合部区域的初级中学普遍面临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现实制约,这限制了随迁子女获得全面发展所需的条件支撑。校园内部的教学基础设施往往未能达到理想标准,学生所需的课外活动资源存在明显缺口,社会层面潜在的教育资源同样缺乏有效对接与调动机制。建构一个聚合多元力量的教育支持平台因此成为应对上述困境的关键路径。学校需要主动争取来自政府方面的支持,推动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持续性投入,这是改善基础办学条件的首要步骤。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例如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的配备完善,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环境的优化提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建设图书馆、阅览室等场所,有助于丰富课余生活内容,引导学生培养阅读习惯与独立学习能力。超越校园边界,积极寻求与企业、社区等社会力量的实质性合作至关重要。通过与企业联合组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真实的生产流程,这对于提升其动手操作水平和激发创新思维具有积极意义。与社区协作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则成为培养学生社会参与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载体。邀请社会各界专业人士进入校园举办讲座或指导社团活动,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其认知结构的可行方式。
综上所述,城乡结合部初级中学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通过加强家校联动,形成教育合力,为随迁子女的成长筑牢根基;为师资赋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润心启智开启新程;整合各方资源,搭建多元化教育平台,多元助力谱写新篇。
参考文献
[1] 祁晓红, 黎敏莹, 韦晓霞. 广州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干眼发生情况调查 [J]. 国际眼科杂志 , 2017,17(04): 727-730.
[2] 宋霞, 毛丽丹, 金小红.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探究——以湖北省城乡结合部留守儿童为例[J]. 犯罪研究, 2016,(04): 70-78.
[3] 霍舒同 , 周娇 , 罗魁 , 凡蝶 , 陈琦炜 , 郑海山 , 李军 , 徐凌忠 .济南市城乡结合部初中生性知识认知程度及性心理现状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2016,24(09): 917-919+923.
本文系:2023 年度建水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城乡结合背景下初级中学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学校教育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 14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