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推广的实效性探究

作者

范劼 张路生

泾川县飞云镇中学 744309

引言

阅读作为学生获取知识、拓展视野、培养思维能力重要途径,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然而受限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多重因素影响,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推广工作面临诸多挑战。相较于城市学校农村小规模学校在阅读资源配置、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制约着阅读推广实效性。探究基于实地调研深入探讨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推广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参考,促进农村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推广现状调查,问题困境分析呈现

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推广工作开展情况差异明显,部分学校已建立一定规模图书角或微型图书室,但藏书量普遍不足且更新缓慢图书种类主要集中于教科书、参考书与少量课外读物,难以满足学生多元阅读需求,走访发现多数农村小规模学校缺乏专业图书管理人员,图书管理工作往往由语文教师兼任,导致图书借阅制度执行不规范使用效率低下。调查表明教师指导能力参差不齐,大部分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且缺乏专业培训无法有效指导学生阅读,阅读活动开展形式单一主要局限于朗读比赛、读书笔记等传统方式,缺乏创新性与趣味性,家校合作机制不健全,家长对阅读重要性认识不足家庭阅读氛围淡薄,难以形成学校与家庭协同育人合力。经费投入不足导致阅读硬件设施简陋缺少舒适阅读空间,阅读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无法客观评估阅读推广成效难以针对性改进工作。

问题困境根源复杂多元,先体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资源配置失衡,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教育投入,阅读资源配置远低于城市学校标准,表现为教育理念落后,应试教育思想仍占主导地位部分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将阅读视为软任务,重视程度不够。反映出专业指导力量薄弱,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需提升阅读指导能力不足,另外体现为制度保障机制缺失,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推广缺乏系统规划与制度保障工作开展零散随意。最后表现为社区文化环境制约,农村社区整体文化氛围较弱缺少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支持,学生课外阅读资源渠道狭窄。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资源整合优化,推广模式创新设计

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资源整合优化应立足现实,突破地域限制构建多元互补资源体系,先可建立区域联盟共享机制,打破单校局限组织区域内学校联合采购、轮换共享图书资源,扩大单校学生可获取图书种类与数量。积极对接公共图书馆资源,争取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定期流动服务,将优质馆藏送至农村学校,应用互联网技术拓宽阅读渠道,利用数字阅读平台与移动阅读终端降低优质阅读资源获取成本。整合社会力量支持积极争取企业捐赠、公益组织援助等社会资源,形成多方参与格局;同时注重图书采购质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兴趣需求,精选适合农村学生阅读图书,避免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实用性。最后应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图书分类、编目、借阅、管理制度,提高现有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发挥有限资源效益。

阅读推广模式创新设计需突破传统思维局限,探索符合农村小规模学校特点推广路径,尝试建立导师制阅读指导模式,选拔阅读能力较强高年级学生担任低年级学生阅读导师,形成学生互助阅读氛围;同时构建阅读角落微环境,在教室内外创设富有特色阅读角落营造随时随地可阅读环境。还可以实施主题式阅读推广,围绕季节变化、传统节日等设计阅读主题月活动,增强阅读目标性与系统性;探索混龄阅读模式打破年级界限,组织不同年级学生共同参与阅读活动促进交流分享。尝试整合课程资源将阅读融入各学科教学,实现阅读与学科学习深度融合;同时创新家校合作模式,通过家长讲故事、亲子共读等形式调动家长参与积极性,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活动形式多样,评价机制科学构建

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活动形式需打破传统模式束缚,结合农村学生特点设计趣味性、参与性、实践性兼具活动,开展农村故事会鼓励学生收集整理本土民间故事、家乡传说等,通过讲述、表演形式展示增强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组织书香农家活动,引导学生记录家庭成员阅读故事分享阅读感悟,带动家庭共同阅读;还可实施阅读 + 实践模式将阅读与农村生活实践结合,如阅读植物知识后观察记录农作物生长过程增强阅读实用性。创设流动书包项目,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装满图书流动书包,定期在同学间交换流通扩大阅读面;探索节日阅读特色活动,结合传统节日设计相关主题阅读活动如端午读屈原诗文,中秋读月亮故事等,增强文化传承意识。开展小小阅读推广人培养计划,鼓励学生向同伴、家人推荐好书分享阅读心得,提升表达能力与影响力;最后尝试跨校阅读联盟借助网络技术,与其他学校建立阅读交流机制,通过视频连线等方式拓宽学生视野,激发阅读兴趣。

评价机制科学构建需摒弃单一量化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发展性评价体系,先应确立科学评价理念,将阅读习惯养成、阅读能力提升、阅读兴趣培养作为核心评价指标,避免简单以阅读量论成效;构建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阅读广度、深度等方面,全面反映学生阅读状况。采用多元评价主体引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等多元评价主体,增强评价全面性与客观性;创新评价方法运用阅读档案袋、阅读成长记录等方式,记录学生阅读成长轨迹。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阅读过程中态度、方法等方面变化,注重发现进步与成长;还应当建立激励机制设立阅读之星、阅读进步奖等多层次奖励,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

结论

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推广工作面临资源匮乏、师资不足等多重困境,亟需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突破,通过整合优化阅读资源创新推广模式,丰富活动形式构建科学评价机制等系统性策略,能有效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推广实效性。阅读推广不仅关乎学生个体发展,更关乎农村教育质量提升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学校应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教师应提升专业素养,多方合力共同推动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推广工作取得实效,为农村学生提供公平优质阅读机会,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文杰 . 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推广策略探究 [J]. 新智慧 ,2023(22): 126-128.

[2] 任红红 . 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推广的实效性研究 [J]. 文科爱好者 ( 教育教学 ), 2020(01):204+206.DOI:CNKI:SUN:LAFF.0.2020-01-124.

[3] 雷都言 . 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推广的实效性研究 [J]. 新智慧 ,2021.

甘肃省平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2 年度课题《农村小规模学校阅读推广的实效性研究》(课题立项号:PL[2022]LXH1863)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