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

作者

曹亚亚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八小学 730900

引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教育关注焦点,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数学思维形成关键期,如何通过有效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师必须思考问题。探究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与挑战,探讨思维能力培养与问题解决能力提升途径,期望能够为构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教学策略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助力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提升,培养具备数学思维与应用能力学生。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核心素养培养面临挑战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方式偏向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思维培养,教师往往过分强调答案正确性而非解题思路探索过程,使课堂呈现出教师讲、学生听局面,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意识。教材使用方面缺乏创新,教师习惯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较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导致学生思维固化缺乏灵活应变能力。评价体系仍以考试成绩为主导,关注知识掌握程度而非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致使教学目标偏离素养培养方向,同时学习环境缺乏实际生活情境,数学知识学习与现实应用脱节学生难以体会数学实用价值,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

核心素养培养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思维训练方式单一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差距明显,部分学校缺乏必要教学设备支持素养培养。教师专业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不深,教学设计缺乏针对性,家校协同机制不完善,家长过分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能力培养,造成教育理念冲突,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数学与其他学科联系不够紧密难以形成完整知识体系。这些问题共同构成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壁垒,亟需通过创新教学策略突破瓶颈,构建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教学模式。

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路径

探究式学习方法运用于数学思维培养过程中,能够有效转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设计层层递进探究任务时,学生通过观察、猜想等环节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课堂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建立知识间联系,形成系统性思维,多元化思维训练体系构建对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起关键作用,教师应注重抽象思维、空间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综合训练,设计多维度思维挑战任务。开放性问题情境创设鼓励多角度思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面对同一数学问题尝试不同解决方案,比较各方案优缺点选择最优途径,从而形成思维灵活性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评价需关注思维过程而非仅看结果,鼓励学生表达思考路径展示解题策略,培养元认知能力,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利用数学软件、教育游戏等创设思维训练平台,使思维训练过程趣味化、可视化激发学习兴趣。

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教学为例,教师应当设计购物情境探究活动引入乘法概念,先呈现商店货架图片,货架上排列着不同物品如四排苹果,每排八个,让学生思考如何快速计算总数量,学生可能提出数一数反复加法等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乘法运算优势。随后设置变式思考环节,改变物品排列方式如三排十个或五排六个,引导学生观察乘数与被乘数变化规律,接着进行生活探寻活动,学生收集校园内存在乘法情境如教室窗户排列、操场跑道等,培养观察能力与数学思维迁移能力。思维拓展阶段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若知道总数四十八个苹果,可能如何排列?”学生尝试寻找所有可能答案训练因数分解思维。通过合作讨论学生交流不同排列方案优缺点,如四行十二列占空间大但结构清晰,六行八列更为紧凑,培养评价分析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问题解决能力提升途径, 核心素养实践教学方法

生活情境创设为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提供现实基础,教师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情境时,能够将抽象数学概念具体化增强学习内容亲近感,通过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解决方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则能培养团队协作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学生通过角色分工、方案讨论等环节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身想法形成集体智慧。数学建模方法应用是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学习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过程,培养问题分析能力,通过简化问题条件、提取关键信息等步骤帮助学生掌握建模思路。教学实践中融入数学应用案例,展示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强大功能,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数据,尝试建立简单数学模型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意识,教授问题分解、类比推理等解题策略提高解决复杂问题效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过程中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提炼解题方法形成问题解决能力迁移。

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教学为例,教师应当设计智慧超市项目学习活动,活动开始呈现超市购物情境,学生分组担任采购员角色手持任务卡片:某班级举办联欢会需购买若干饮料,预算共计两百元,要求计算各类饮料可购买数量并设计最佳购买方案。超市中展示多种饮料价格均为小数,如“果汁三点六元、矿泉水两点五元、碳酸饮料四点八元”等,学生需运用小数除法计算每种饮料可购买最大数量,并根据营养需求、价格因素制定采购计划。过程中遇到除不尽情况需思考如何处理余数,引发对商保留位数讨论,各小组通过测算比较发现不同购买组合产生不同结果,体会数学决策价值。教师适时引入优化问题,如何在预算内搭配购买使营养价值最高或品种最丰富,学生需建立多变量关系模型尝试不同解决策略。

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表明,当前教学现状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加以改进。通过探究式学习、多元思维训练等策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借助生活情境创设、数学建模等方法提升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未来教师应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更加完善教学策略体系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琳 .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 [J]. 东方文化周刊 , 2023:19-21.

[2] 林顺梅 .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 [J]. 美眉 ,2023(11):0100-0102.

[3] 陈明雅 .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 [J]. 试题与研究 , 2023(16):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