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探究

作者

孟莹

德惠市第五中学

一、语言运用能力的概念解读

语言运用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积累、梳理和整合,能够正确、规范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这包括理解语言文字、发展语感、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以及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沟通的能力。从其概念解释来看,语言运用可以从语料积累、语感建构、语理习得、语言表现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语料积累”为例,它是语言运用的基础,通过识记、阅读、收集、整理等方式,储备和积累有效的语言知识,将为后续输出提供充足的经验和资料。又如在“语言表现”的活动中,教师还需为其构建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依托自身语言意识,进而能够准确、有序、简洁的表达想法、观点和内容,其表达效果的好坏也与语理、语感、语料有关。

二、基于教学活动下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多样态情境设计

从新修订的语文课标了解到,情境是教学实施的重点和基础,要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才能突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同时,其又强调说明了学习情境要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和真实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在多样态的情境中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应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论的理解与运用下,根据学情特点和教材内容,为其创设多形态、多样式、多主题的学习情境,进而将语言实践引向生活实践,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获得积极体验。如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老山界》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任务型情境”,让学生围绕情境任务,如“任务一:翻越老山界之行军路线”“任务二:翻越老山界之行军体验”“任务三:翻越老山界之行军后记”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及主要情节的探索兴趣。另外,为保证教学活动的落实情况,教师还可以增设“评价任务”及“情境目标”,如“评价任务:结合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词语,绘制行军路线图”“评价标准:勾画出文中体现山势险峻和行程艰难的语句”“情境目标:谈谈长征精神对当下学习生活的指导意义”等。教师还可以设计“角色情境”“故事情境”“自然情境”“生活情境”等不同样态的主题情境,进而在互动交流及语境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素养水平和语用能力。

(二)多方法语言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和表达方式,从而帮助其掌握特点和规律,以便在具体语境中实现有效的交流和沟通。首先,注重词汇的系统教学和运用。利用词汇分类、词义辨析、例句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资源。如在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的教学中,为使学生能够体会其朴实语言之中所蕴含的深情,除了对“迂”“搀”“赋闲”“狼藉”“蹒跚”等字词的理解外,教师还可以从文中“冷”与“暖”的方面进行引导和挖掘。如“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家庭境遇的冷清)”“我读到此处,在晶莹…... 的背影(许久未见的悲凉)”“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父亲对164

儿子的惦念和关心)等。其次,强调文本的阅读和鉴赏。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和其他优秀文学作品,让他们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力量,同时也能积累到更多的语言句型和表达方式。如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的教学中,教师可从瀑布的样式、形成的条件、瀑布的特点这三个方面出发,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此外,还可以引入《黄河的颜色》《怒从黄河来》《壶口,壶口》等篇目进行拓展阅读,以此对语言产生多样化的感悟和体会。另外,还可以通过“阅读记录表格”,及时了解和分析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情况,如“是否能够准确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是否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等,以便巩固和拓展其语言积累。

(三)多渠道资源利用

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的资源来支持他们的语言学习。一方面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资源,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有计划的开展和推进校本教研及主题实践活动。如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戏》的教学中,教师可从“人情风俗”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并通过特色作业展评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语用水平。又如在《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中,为使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和感悟物候现象,教师可采取“走进科学”的形式,以农谚、古诗为依托,对物候知识展开多层次的讲授与表述。同时,还可以通过小故事、情景剧、趣谈农业等活动,在为学生提供语用机会的同时,增加科普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还应积极拓展课外阅读资源,推荐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报纸杂志等,以拓宽学生的语言视野。在拓展阅读方面,还需注重篇目类型的选择,如同主题阅读、补白型阅读、比较型阅读、整本书阅读以及回顾型阅读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具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发散思维,又可以增强其“下笔如有神”的信心和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词典、语言学习 APP、网络课程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工具和平台,帮助他们随时随地地进行语言学习。

总而言之,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可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下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掌握运用规律,提高语用水平。同时,多样态情境的设计、多方法、多渠道以及多目标语言活动的开展,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语用环境和学习条件。另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把握其在真实情境下的语用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倪玉菁, 张一山. 语文要重视综合性" 语用" 情境设计[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2(34):63-65.

[2] 周小艳 ." 积极语用 " 视域下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J]. 语文建设 ,2023(2):32-35.

[3] 王佳润 .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 " 教—学—评 " 一致性策略的有效应用 [J]. 名师在线 ,20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