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院校人体生命科学馆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研究
朱麦兰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 甘肃兰州 730300
科普工作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之一,能够有效深化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参与度,对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息息相关。高职医学院人体生命科学馆科普实践教育基地向公众免费开放,并定期组织开展科普宣讲活动、展览活动等,为公众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把枯燥的生命知识转化为直观化知识,增进公众对医药卫生知识的了解,强化公众生命健康意识的提高。
一、人体生命科学馆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因此要加大科普教育力度,尤其要综合发挥高职医学院人体生命科学馆的价值作用,以此为平台向人们直观化展示人体结构、疾病预防、健康生活方法等,尤其可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进行互动展览、模拟体验等,为人们创建生动、互动的学习环境,进而深化公众对健康理念的理解,同时为公众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1】。当前,高职医学院加大了对人体生命科学馆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并将其作为传播医学知识的重要场所与平台,同时发挥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联通桥梁作用,有效体现其社会服务功能,为国家科普教育、学科普及的政策导向提供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高职医学院人体生命科学馆是科普教育的关键途径,具有重要的社会服务功能,能够为公众在展示人体生命科学,强化公众健康意识、推动科学教育的有序进行。人体生命科学馆积与社区、社会机构、组织等合作开展科普教育,如“ 健康生活进社区” 等活动,能够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化健康素养的提升。
二、高职医学院人体生命科学馆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实践路径
(一)完善基础建设
高职医学院不仅担负教育学生的职能,同时还担负着向公众传授健康科普知识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其中,人体生命科学馆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的大力建设,能够为健康科普教育的顺利开展创建良好平台,基于此需要做好基础建设工作,有要优化团队建设和制度建设。在科普志愿服务团队建设中,需要选择专业知识扎实、素质良好的教师单位生命科学馆的讲解员,结合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科普讲解方式,组织开展多元化的科普互动活动;大力宣传遗体捐献文化,提升社会公众对生命的热爱,培养良好的奉献精神。此外教师还需要积极推动医学教学改革,把生命科学馆解剖标本与现代电子设备渗透到课程思政建设中,有效提升医学人才的医德和专业技能【2】。除此之外,还需要选择优秀学生担任志愿者,并对其专业培训,担任生命科学馆讲解员,保障挑选的志愿者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表达能力和服务意识。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志愿者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礼仪规范,了解科普知识,进而为公众提供专业、优质的讲解服务。此外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如《生命科学馆对外开放管理制度》等,进而保障生命科学馆的安全合理运行。
(二)开展多样化的健康科普活动
新时期,高职医学院生命科学馆科普实践教育基地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定期举办医学知识讲座,对健康科普知识进行宣传,并与公众分享生命意义。针对不同层次参观与学习团体,需要选择差异化的宣讲、传播方法,进而有效提升宣传效果。(1)免费开放生命科学馆,配备专业解说员为参观看讲解展品,同时结合参观群体的不同,针对性讲解不同展区的人体知识,指导参观者在人体功能模拟区体验3D 数字人,使其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人体。针对青少年群体,需要适当增加生命教育内容,使其更加尊重和热爱佘宁,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3】。(2)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针对儿童群体,组织开展针对性的科普教育活动,向儿童进行科普宣传,强化生命教育,挖掘当地健康教育潜力和动力,促进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助力小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健康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等,形成更加完善的健康教育体系。(3)组织开展“ 生命教育宣传月” 活动,并提前利用宣传册、网络等媒体向公众公布活动时间、地点和内容。此外还需要积极邀请技能大师、劳动模范等进校园,举办医学知识讲座,充分发挥人体生命科学馆在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科普等方面的指导价值作用。(4)组织开展健康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如举办校园开放日科普宣讲活动,接待社会各界认识参观生命科学馆,使其对医学、人体、生命等知识进行详细了解。此外还需要构建互动机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生物组织切片等技术的支持下,充分展现科学馆特色,可以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易于公众理解的信息,从而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确保参观者能够更加直观的获得生命教育,实现高职教育资源与社会共享,强化全民健康。高职医学院校人体生命科学馆在公众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中,不仅传播了科学知识,更是在培养公众的健康信念和行为,为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4】。此外,还可以利用互动式学习模型,开展模拟人体器官、疾病预防、急救技能等互动展览,把科普知识转化为居民的日常行为习惯,增加学习趣味性,强化科普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发挥高职医学院人体生命科学馆科普实践教育基地的社会功能价值作用,要对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科学手段进行优化应用,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感;积极推动人体生命科学馆与社区的合作,开展定制化的科普项目,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提高科普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铭鑫,王汶,黄泽源,等. 建设人体生命科学馆科技教育基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J]. 教育观察, 2022, 11 (23): 58-61.
[2]贺旭,彭舜华,申燕伟,等. 人体生命科学馆在高职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及管理模式初探 [J]. 卫生职业教育, 2021, 39 (14): 16-17.
[3]李鹏. 青岛大学医学发展史馆、人体生命科学馆开馆 打造涵养师德的医学科普教育基地 [J]. 山东教育(高教), 2020, (Z2): 2+129 .
[4]孙玉锦,邓良超,李明蓉,等. 依托人体生命科学馆开展教学和医学科普教育 [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8, 40 (03): 249-250.
作者简介:朱麦兰,出生年月:1997.03,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省**市):甘肃省兰州市,职称:初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