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分析
王少海 周洁
372328199612140311 370303199501165410
引言
电力自动化的发展,正推动着电力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迈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电力自动化将为解决能源危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面对未来,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将继续作为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期待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实现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升级,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1 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的意义
1.1 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与可靠性
在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使得电力系统能够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数据采集、设备控制及远程操作。高度自动化的管理方式能够缩短响应时间,提高调度效率,还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电网中的异常情况,有效避免因人为因素或信息滞后导致的电力事故,从而显著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
1.2 增强电网故障应对能力
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故障和异常情况,而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迅速、准确地识别故障点,并自动执行故障隔离和恢复操作,从而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减少停电范围和停电时间,能够保障用户用电,降低经济损失。标准化的自动保护系统能够在检测到异常信号时立即动作,切断故障区域,防止故障扩大,保护电网和设备安全,而且自动化系统还能快速启动备用电源或重新分配电力,确保非故障区域正常供电,提高电网的自我修复能力。
2 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要点
2.1 电网调度自动化控制
电网调度自动化控制作为电力系统安全自动控制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其设计与实施应当充分强化系统的可靠性和健全性。控制的目标在于确保电力传输的高效和安全,通过借助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调度自动化控制需从根源层面解决电网中存在的各种挑战,包括但不限于负荷波动、故障响应和能源调配的最优化。通过实施调度自动化控制,电网的操作可以更加灵活,能够在瞬间对变化迅速的电力需求做出响应,远胜于传统的手动控制系统。对于电网而言,调度的自动化控制最终需要落实到每一个操作层面,通过强化技术和策略的应用,可以认为电网的操作安全和效率将得到显著提升。这种自动化控制的实践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方法的有效补充,还从一个新的层面强化了电网的整体运作框架,为实现更高级的电力系统管理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输电与配电环节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在输电环节,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用于输电线路的监测与保护。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实时获取输电线路的相关参数,及时发现线路异常情况,并自动启动保护装置,隔离故障区域,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同时,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对输电系统的优化调度,根据不同区域的电力需求和电网运行状态,合理分配电力资源,降低输电损耗。在配电环节,自动化技术实现了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对配电变压器、开关设备等进行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与隔离,缩短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2.3 通信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实现技术中,通信技术是保障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支撑,光纤通信凭借其大容量、高速率、低损耗、抗干扰能力强等显著优势,成为电力系统骨干通信网的主流选择,可实现长距离、高质量的信号传输,确保调度中心与变电站、发电厂等之间实时、可靠的数据交互。电力线载波通信则利用现有电力线路作为传输媒介,无需额外铺设通信线路,具有成本低、覆盖范围广等特点,适用于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等场景,但其易受电力负荷变化、噪声干扰等因素影响,通信质量和稳定性相对光纤通信稍逊一筹。无线通信技术方面,无线专网为电力系统量身定制,具备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低时延等特性,能满足电力设备远程监控、故障抢修指挥等对通信实时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需求。同时,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如 5G 技术凭借其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能力,在智能电网的精准负荷控制、分布式能源协同控制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2.4 自动化安全防护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日益复杂化和网络化,安全防护成为电力系统安全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网络安全层面,自动化安全防护技术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以及先进的加密技术,有效防止黑客攻击、病毒侵入和数据泄露等网络安全威胁。这些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网络流量,识别并阻止恶意行为,确保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畅通无阻且安全可靠。在物理安全方面,自动化安全防护技术关注电力设施的物理防护和人员安全。它利用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环境监测等手段,对变电站、发电厂等关键设施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系统会立即触发报警,并联动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设施安全和人员生命安全。数据安全是电力系统安全控制的核心。自动化安全防护技术通过数据加密、数据备份、访问控制等手段,确保电力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2.5 分布式能源管理
(1)实时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和采集设备,电力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各类分布式能源的运行状态,对于评估能源供应的稳定性、预测能源需求以及优化能源调度至关重要。
(2)能源优化。通过对分布式能源运行数据的分析,电力系统可以发现能源利用中的不合理之处,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例如,对于太阳能发电系统,系统可以根据天气预报和负荷预测,优化光伏板的倾斜角度和发电量,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故障预警与维护。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还可以对分布式能源进行故障预警和维护管理。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系统可以预测设备的潜在故障,并提前进行 以减少故障对能源供应的影响。并且通过引入先进的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的实时监测 和控制, 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促进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网结构的日益复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电网运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在电力工程中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故障率,增强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海涛.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进展,2024(1):90-92.
[2]廖鹉嘉,鲍海波,李克文,等.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新潮电子,2024(1):31-3
[3]魏力.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运用[J].电力设备管理,2023(9):32-34.
[4]黄洁鸣,陈宋绩,杨煜辉.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8):125.
[5]齐永军.有效提升电力自动化之我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