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控制
李涛涛 邢鹏
大洲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第九分公司 山东淄博255000
引言
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中,加强对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对于工程建造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有效地解决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另外,在实施道路桥梁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对机械设备、材料等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保证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符合预期要求,对于现场存在的干扰因素进行早期的发现和治理。
1 道路桥梁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1.1 材料管理
在高速桥梁施工中,建材的使用量很大,因此须重视建材的管理工作,以确保建筑工程产品质量。在水泥材料管理工作的流程中,由于拌和比误差、建筑材料硬度与实践标准不符等原因,使用这类水泥建材进行施工时出现裂缝,从而影响到工程的总体品质。若缺少高效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材料品质监管,将一些工程质量不合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材料运送到工地,会严重危害路面桥梁施工的商品质量。
1.2 养护管理队伍任务目标不对称
部分道路桥梁工程为了节省施工期间的管理成本,采用施工方分管的方式进行养护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未能同第三方养护管理及监督机构合作,导致参与养护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管理队伍的专业能力匮乏,不利于在养护工作推进期间形成统一协调的工作模式。比如,多项管理任务需要由不同的专业团队负责执行,但任务之间却具有一定关联性。在缺乏责任体系指导的背景下,多方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交互过程存在缺陷,造成养护工作信息不对称、重复劳动及管理混乱等问题,影响养护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效性。
2 工程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管理
2.1 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制度
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施工要求,科学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确保施工管理工作有序开展。通过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使标准化施工管理效果达到预期要求。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制度内容如下:(1)岗位责任制度。根据道路桥梁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标准及实际施工情况,科学进行责任分工,明确具体岗位职责,按照岗位责任制度基本要求规范工作人员行为,保证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自身职责,提高标准化施工管理的效果。此外,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奖惩制度,并实现与岗位责任制的联动,全面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创造力,提高施工管理质效,保证道路桥梁建设高效推进。(2)例会制度。道路桥梁标准化施工管理开展过程中,应根据相关管理标准及实际施工情况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了解标准化施工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制定处治方案,确保道路桥梁建设完全按照设计标准实施,有效避免因工程变更导致的工期及成本变动,保证工程整体效益。(3)技术交底制度。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前,应组织作业人员实施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在明确自身岗位职责的前提下,全面了解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标准及控制措施,从而保障各项工作均能按照相关标准顺利实施。同时,待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完成后,应对作业人员技术交底内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及成品保护均严格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稳步推进,全面提升道路桥梁建设质量,推动道路桥梁持续稳定发展。(4)试验检测制度。为确保道路桥梁标准化施工效果符合设计要求,需对实际施工情况实施试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标准化技术指标实施对比,评价实际作业效果,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2.2 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监控
为了提高道路交通工程的建造水平,实现理想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目标,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监管,使用安全性和综合性能较强的施工材料,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材料带来的质量风险。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做好质量把关工作,建立起质量控制机制,从多个层面做好材料的质量管理,例如在采购施工材料时和材料进场时,要进行专项质量检验,建立起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分析,保证进场、投入使用的施工材料具有较强的安全性能。管理人员需要主动地参与到材料质量的安全保障中,对于常见的质量隐患问题进行早期的防范,由专人负责现场的材料检验,建立严格的供应商评估体系,对供应商的资质、生产能力、信誉、产品质量等进行全面考察,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生产许可证、过往工程供货业绩等资料。例如,将钢材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场地,底部垫高防止生锈,对砂石料的存放则应按规格分别堆放,避免混杂,定期对存储材料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损坏的材料。一旦发现材料检验不合格,立即停止使用,并做好标识和隔离,防止其混入施工现场,对于不合格材料,管理人员还应根据合同约定和相关规定,要求供应商及时退换货,并追究其违约责任,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3 加强施工工艺管理,提高施工质量
施工工艺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提高施工质量,必须加强施工工艺管理。首先,制定完善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明确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其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施工工艺水平和质量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对于违反施工工艺规程的行为,应严肃处理,确保施工工艺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2.4 更新设备降低施工风险
设备的更新对于降低施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当前复杂的施工环境中,老旧设备的性能不足容易导致施工效率低下,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因此推动设备的升级换代是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措施。更新设备的首要任务是淘汰落后机械,逐步引入新型技术装备。例如,长螺旋 RJP 钻机作为一种高效的施工工具,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能显著提升作业效率,并且其精准的工艺控制有助于减少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但高性能设备的采购成本通常较高,对预算有限的管理方是一个重要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分期购置或者租赁的方式,分阶段完成设备的更新,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与此同时,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技术升级同样是设备更新的关键部分。即使采购了先进的设备,如果日常维护不到位,性能也会迅速下降。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并且要结合具体施工需求,对设备进行技术升级或改造,使其更适应不同施工条件的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中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与可行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研究成果,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根本在于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以此体系为基础,进行人员组织结构设计、工作方案设计与实践工作内容设置等具体活动,真正构成系统化质量控制体系,切实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马瑞利.道路桥梁施工中的 研究[ ].运输经理世界,2024(10):145-147.
[2]肖峰.高速道路桥梁施工过 控制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3(36):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