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风险分级管控的小型铁矿安全责任体系构建

作者

周伟杰

沙河市应急管理局 河北省邢台市054100

引言

小型铁矿在矿业经济中占据一定地位,但受规模、技术等因素限制,安全管理面临挑战。风险分级管控作为现代安全管理重要手段,能精准识别、评估与控制风险。构建基于风险分级管控的安全责任体系,可明确各方职责,提升安全管理效能,保障铁矿安全生产与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 风险分级管控的小型铁矿安全责任体系特点

基于风险分级管控构建的小型铁矿安全责任体系呈现出鲜明且独特的特征。该体系以风险为核心导向,通过对铁矿生产全流程细致入微的风险辨识,精准定位各类潜在安全风险点,依据风险性质、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科学分级,为后续责任落实提供清晰依据。责任划分紧密围绕风险等级展开,不同风险层级对应不同层级的管理责任与操作责任,确保责任与风险相匹配,避免责任虚化或过重。体系强调动态管理,随着铁矿生产条件变化、新技术应用以及风险状态迁移,及时调整风险等级与责任分配,保证责任体系始终贴合实际安全需求。注重多部门、多岗位间的协同联动,打破信息壁垒,形成风险防控合力,从技术保障、现场管理到监督考核,各环节紧密衔接、相互支撑。

2 风险分级管控的小型铁矿安全责任体系构建中面临的困难

2.1 风险辨识评估的精准性难题

小型铁矿生产环境复杂多变,地质条件、开采工艺及设备状况等因素相互交织,给风险辨识带来极大挑战。不同区域的地质构造差异,可能导致岩层稳定性各不相同,一些隐蔽的地质灾害风险难以被及时察觉。开采过程中,新的作业面不断拓展,新的风险点随之产生,且部分风险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在设备运行方面,老旧设备故障频发,新设备可能因操作不熟练或兼容性问题引发风险。对风险评估缺乏统一、科学且细化的标准,评估人员专业水平和经验参差不齐,易出现对风险等级判断偏差。一些潜在风险因未被准确识别和评估,无法纳入管控范围,而部分风险等级被高估或低估,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影响整个安全责任体系构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2 责任界定与落实的模糊性困境

在小型铁矿安全责任体系构建中, 险分级后对应的 存在模糊地带。不同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对于一些涉及多环节的风险, 理方面,通风设备的维护、风量调节以及通风效果监测等职责 致责任划分不清晰。岗位责任方面,部分操作规程不够细化 不透彻。缺乏有效的责任追溯机制,当事故发生时, 责任约束。即便明确了责任,在落实过程中,也因缺乏严格的监督考 得安全责任体系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2.3 人员素质与体系适配的矛盾性障碍

小型铁矿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许多一线员工文化程度较低,对风险分级管控的理念和方法理解困难,难以准确识别和应对工作中的风险。部分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安全管理知识和风险管控经验,在制定和执行安全责任体系时,不能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导致体系与实际工作脱节。培训工作也存在不足,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方式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岗位人员的需求。员工参与风险管控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的动力。随着铁矿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安全管理要求的提高,人员素质提升速度难以跟上体系发展的需求,使得风险分级管控的安全责任体系在运行过程中面临诸多阻碍,无法达到预期的安全管理效果。

3 风险分级管控的小型铁矿安全责任体系构建优化提升策略

3.1 强化风险辨识评估的科学性与全面性

小型铁矿需构建一套贴合自身实际的风险辨识评估机制。引入专业风险评估团队,结合铁矿地质条件、开采工艺及设备特性等多方面因素,制定详细且具有针对性的风险辨识清单。清单应涵盖从井下开采到地面加工的各个环节,不放过任何潜在风险点。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风险辨识清单进行更新完善,以适应铁矿生产变化。运用先进的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如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深入剖析,准确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加强对评估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评估能力,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建立风险评估结果审核机制,由多部门联合对评估报告进行审核,避免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评估结果。通过科学全面的风险辨识评估,为安全责任体系构建提供精准依据,使责任分配更具针对性和合理性。

3.2 明确并细化安全责任界定与落实机制

对小型铁矿各岗位、各部门的安全责任进行重新梳理和明确界定。依据风险分级结果,制定详细的安全责任清单,将每一项风险管控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和部门。责任清单应明确责任范围、工作标准和考核指标,避免责任模糊和推诿现象。建立健全责任追溯制度,当发生安全事故或风险失控情况时,能够迅速追溯到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问责。为切实加强责任落实的监督考核力度,需成立专业且权威的专门监督考核小组,小组由安全管理、技术等多领域专业人员构成。定期依照既定标准,对各部门、各岗位责任落实情况展开全面细致检查评估。依据考核结果,建立明确奖惩机制,与员工薪酬调整、职位晋升紧密挂钩,对优秀者重奖,对不力者严惩,以此保障安全责任体系高效有序运行。

3.3 提升人员素质以适配安全责任体系要求

小型铁矿应重视人员素质提升,制定系统全面的人员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对于一线员工,重点培训风险识别、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对于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管理理念、风险管控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其安全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创新培训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提高培训效果。鼓励员工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对通过自主学习取得相关专业证书或提出有效安全改进建议的员工给予奖励。积极引进高素质安全管理人才,充实安全管理队伍,为安全责任体系构建提供人才支持。通过提升人员素质,使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安全责任体系,推动铁矿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结束语

基于风险分级管控构建小型铁矿安全责任体系,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通过明确责任、强化落实,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未来,企业需持续完善该体系,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形势,为铁矿稳定生产筑牢根基,推动行业安全发展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董一宁,赵宏慧.某小型铁矿选厂碎磨工艺方案对比研究[J].现代矿业,2023,39(09):156-160.

[2] 党 智 财 , 李 俊 建 , 张 彤 , 等 . 华 北 地 区 铬 铁 矿 资 源 概 况 及 其 资 源 潜 力 [J]. 华 北 地质,2023,46(01):27-32+41.

[3]杨超.菱铁矿磁化焙烧铁矿物转化机理及动力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2.

[4] 姜 福 平, 李 德洪, 赵华 伟, 等. 吉 林省 铁矿 成矿 地质 条件 及时 空分 布 规律 [J]. 矿床 地质,2021,40(06):1338-1350.

[5]孙泽航.小型多金属矿山周边土壤及作物重金属污染及居民潜在健康风险评估[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