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编程思维培养策略探究

作者

李海霞

重庆市巴蜀渝东中学40460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编程思维被视为21 世纪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教育界对编程思维的重视促使信息科技课程的改革,尤其是在初中阶段 ,编程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编程思维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程技能,更能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探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编程思维的培养策略,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编程思维的现状

1 教学内容的单一性

当前,许多初中的信息科技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过于单一,通常专注于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的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 对实际应用的深入探讨。尽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如果没有结合实际场景和项目实践, 实际相结合, 进而 响编程思维的培养。编程思维强调的是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创新能 要丰富的教学内容支持。不仅仅是简单的编程语法学习,学生还应接触到算法设计、 杂的知识。此外,教学内容的更新也相对滞后,未能及时反映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导致学生 习中缺乏动力,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然而,许多初中生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往往表现出对编程学习的抵触情绪。由于课程内容的单 性和教学方法的传统性,学生在课 上得不到实际操作的机会,导致他们对编程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产生深入的兴趣。此外, 就感,很多时候,他们无法看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进一 步 了学习动机。信息科技课程的设计 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未能有效地激励他们去探索和实践编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编程的乐趣。

3 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现阶段一些信息科技教师在编程思维教学中的专业素养明显不足。 问题,某些教师对编程思维的理解也相对肤浅,缺乏灵活运用教学策 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往往依赖于传统的灌输式教 堂的互动性和参与度。同时,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的不足,也使得他们 升受到限制,影响了编程思维的有效传递。

二、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编程思维的培养策略

1 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

1.1 引入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实际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将根据特定的项目目标进行探究和实践 从中解决真实问题。例如,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发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或设计 个小型的网站 不仅帮助 掌握编程语法,还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逻辑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 行团队合作,分享和讨论想法,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因此,引入项目式学习可以 促进编程思维的灵活运用,使学生在真实的项目环境中得到锻炼。

1.2 开展竞赛与活动

竞赛和活动是提升学生编程兴趣的重要手段。通过组织编程竞赛、黑客马拉松或科技展览,学生可以在竞争和展示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技术能力。 这类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竞赛过程中,学 对的挑战会促使他们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编程思维水平。此外,这些活动还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让他们在合作与竞争中收获更多的知识与经验。因此,将竞赛与实践活动融入到信息科技教育中,能够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编程思维。

2 改进教学方法

2.1 倡导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强调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中不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通过提出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信息科技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和探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等多种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探索解决方案。这种学习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编程思维。

2.2 实施反馈与反思

反馈与反思是有效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应定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反馈,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分析思维中的漏洞,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改进学习策略和方法。例如,在每个项目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让他们分享各自的经验与教训,促进彼此的成长。此外,学生也可以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及编程思维的提升。这种反馈和反思的机制,不仅有助于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有助于他们在编程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思维方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教师培训

3.1 开展专业培训

开展针对编程和信息科技领域的专业培训是提升教师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的培训,教师可以掌握最新的编程语言、教学理念和实践方法, 的课堂教学能力。培训内容可以涵盖编程解析、项目开发、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确保教师能够胜 任务。同时,引入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和示范,可以为教师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将新知识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3.2 建立交流平台

建立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也非常关键。通过开展定期的教师研讨会、工作坊或线上社区,教师可以分享教学经验和成功案例,讨论教学中的挑战与解决策略。这种交流不仅能增强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还能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更新,使他们保持对最新教育动态的敏锐度。此外,跨校和跨区域的交流活动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结论

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是提升其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强化教师培训等综合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编程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工作者应持之以恒地探索适合学生的编程思维培养策略。

基金项目1:中国教育学会2024 年度教育科研一般规划课题“三峡库区初中科学教育实践路径与评价研究”(第 202426672519B 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基金项目 2: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2024 年度一般课题“依托本土资源开展初中科学教育的实践路径与评价研究”(第PJY2024309 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宋旭平.大单元视角下初中信息科技 Python 编程教学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5,27(09):59-

2]张春兰.项目式学习在初中信息科技编程教学中的实践[J].智力,2025,(08):56-58.

[3]谢海平.项目式学习在初中信息科技编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4,(04):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