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危险因素指导的预警性护理方案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依从性的改善探讨
乔艳东
白城中心医院,吉林白城,1370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范畴,其特征表现为突发性、可逆性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该病症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数分钟至 24 小时内自行缓解,且临床症状可完全消失而不遗留神经系统损害[1]。针对此类患者,本研究采用基于危险因素指导的预警性护理干预策略,通过系统评估个体危险因素,实施定制化的护理方案,旨在提升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及治疗配合度。鉴于此,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 70 例患者实施差异化护理方案,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资料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研究以 2024 年5 月至 2025 年5 月本院收治的70 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35 例患者中,男性 19{β| ,女性16 例,年龄范围为45-72 岁,平均年龄(58.6±6.3)岁,合并高血压20 例,糖尿病12 例,高脂血症 15 例;干预组35 例患者中,男性20 例,女性15 例,年龄跨度43-75 岁,平均(59.2±6.8)岁,伴有高血压22 例,糖尿病13 例,高脂血症16 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遵医嘱给药、基础生活护理、健康宣教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实施基于危险因素指导的预警性护理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1)危险因素评估。在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后,由主管护师运用自行设计的风险评估量表对其进行系统化测评,该量表涵盖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慢性病患病情况(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体重指数以及遗传因素等多项指标。依据测评数据,将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划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危险程度等级。
(2)预警性护理计划制定。 实施差异化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方案。针对高危风险患者,采取强化监护措施 意识水平及运动功能等临床指标,确保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 血糖和血脂等生化指标,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同时开 为模式。对于中危风险患者,在基础护理服务之外,着重强化 自我管理技能。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动态调整护理策略。低危风险患者则接 ,引导其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健康教育。采纳多样化手段实施患者健康教育,包括分发健康教育资料、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实施个体化指导等。所述教育内容涵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潜在风险、治疗措施、药物副作用、饮食与运动建议等方面。通过此类健康教育,旨在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增强对治疗依从性的认知,并提升其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和意识。
(4)由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反复出现,患者常伴随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可能对治疗的配合度产生负面影响。护理工作者需积极与患者互动,深入探查其心理状况,并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与慰藉。通过分享治疗成功的案例,旨在提升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念。同时,激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关怀与支持,以构建一个积极的心理氛围。
1.3 观察指标
对不同分组治疗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观察比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x2 检验。以 P<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分组治疗依从性比照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 (7.25±1.26) )显著高于对照组(6. .12±1.15) ),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t=4.078, P<0 .05)。
2.2 不同分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比照
如表1 所示,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比照 (x±s)

3.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作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变,其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和高复发率为主要特征。相关临床研究证实,有效干预危险因素并 患者治疗依从性, 对预防 TIA 复发及进展为脑卒中具有决定性意义。以危险因素评估为导向的预警性护 : 行 上品 者个体化需求为核心的护理模式,该模式通过系统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状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最终实现精准化护理管理目标[2]。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施护理后干预组各指标均显著优越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 (P<0.05) )。本研究基于患者风险评估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将研究对象划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并据此制定差异化的护理干预方案。这种分层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措施的精准性, 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干预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包括疾病知识普及、治疗依从性重要性宣教等,旨在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此外,通过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机制,及时解决患者疑问,增强其治疗信心,最终实现治疗依从性的持续提升。
综上所述,基于危险因素指导的预警性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 TIA 患者的依从性,增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 TIA 复发和进展为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岩,佟旭,吴雅坤,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口服二级预防药物 1 年复合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 2019, 59(24):5.
[2] 杨小莉,吴河海,冯桂芳,等.认知行为干预对高危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 2020, 038(005):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