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规划研究

作者

孙宜人

海阳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 山东省海阳市 265100

一、引言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业提升竞争力与创新能力的核心驱动力。在这一浪潮下,事业单位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主体,其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也势在必行。通过数字化手段,事业单位能够优化管理流程、提升决策科学性、增强人才吸引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为社会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然而,当前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规划科学合理的实施路径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

2.1 提升管理效率,优化业务流程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依赖大量人工操作,流程繁琐且易出错。数字化转型后,考勤管理、薪酬核算、员工信息管理等日常事务可借助信息化系统自动完成,极大缩短业务处理时间,减少人为失误。例如,自动化考勤系统可实时记录员工出勤情况,薪酬核算系统依据考勤及绩效数据自动生成薪资报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使人力资源部门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战略规划、人才培养等核心工作中。

2.2 实现精准决策,优化人才配置

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使事业单位能够对人力资源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通过对员工绩效、技能水平、培训需求等数据的综合考量,管理者可精准把握人才现状,预测人才需求,从而在招聘、培训、晋升等环节做出更科学合理的决策。如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确定急需引进的专业人才类型,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以提升员工技能短板,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人才价值。

2.3 增强员工体验,提高满意度与忠诚度

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为员工提供便捷的自助服务渠道,员工可随时查询个人信息、申请休假、参与培训课程等,操作简便快捷,节省时间精力。同时,平台还可实现员工与管理层的实时沟通反馈,使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关注与重视,增强对单位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进而提高员工满意度与忠诚度,减少人才流失。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

3.1 对数字化转型认识不足,缺乏战略规划

部分事业单位管理层对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深刻,将其视为简单的技术应用,未从战略高度进行统筹规划。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导致资源投入分散,各项工作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3.2 数据质量不高,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人力资源数据来源广泛,格式多样,部分事业单位在数据收集与整理过程中缺乏规范标准,导致数据准确性、完整性不足,影响数据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此外,随着数字化程度加深,数据泄露风险增加,而一些单位在信息安全防护方面投入不足,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3.3 技术应用能力有限,缺乏专业人才

数字化转型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与专业的技术人才保障。然而,部分事业单位信息技术基础薄弱,现有系统老化,难以兼容新的数字化工具与平台。同时,单位内部缺乏既懂人力资源管理又熟悉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导致在系统选型、实施与运维过程中困难重重,制约数字化转型进程。

3.4 员工对数字化转型的接受度较低

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习惯与思维模式,使部分员工对数字化转型存在抵触情绪,认为新系统操作复杂,增加工作负担。加之单位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培训,员工对新系统功能及操作方法了解不足,进一步

降低其对数字化转型的接受度与参与度。

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4.1 强化顶层设计,制定科学转型战略

事业单位应成立由高层领导牵头的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转型工作的统筹协调。深入调研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业务需求,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明确转型目标、实施步骤、时间节点及资源配置计划,确保转型工作有序推进。例如,设定在未来 1-2 年内初步搭建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3-5 年内实现各项管理流程全面数字化,并持续优化升级的阶段性目标。

4.2 加强数据治理,保障数据质量与安全

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规范数据采集、录入、存储、使用等各环节操作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与一致性。加强数据清洗与整合,对现有分散、杂乱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同时,加大信息安全投入,采用防火墙、加密技术、访问权限控制等多种手段,构建全方位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制定完善的数据安全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与演练,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数据安全。

4.3 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加大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力度,选择适合单位业务需求与发展规模的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如具有良好扩展性、稳定性与易用性的SaaS 云平台。加强与专业技术供应商的合作,获取技术支持与服务,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与持续优化。此外,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引进等多种方式,打造一支既懂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又具备数字化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数字化技术培训课程,鼓励员工自主学习,提升员工整体技术应用水平。

4.4 加强沟通培训,提高员工参与度与接受度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至关重要。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发布内部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员工广泛宣传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及预期效果,消除员工疑虑与抵触情绪。针对新上线的数字化系统,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开展分层次、多样化的培训活动,包括系统操作演示、模拟练习、在线答疑等,确保员工熟练掌握系统功能与操作方法。建立员工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员工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建议,对系统进行优化改进,提高员工使用体验,增强员工对数字化转型的参与度与接受度。

五、结论

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是事业单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提升管理效能的必然选择。尽管在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强化顶层设计 参与度等一系列实施路径,事业单位能够有效克服困难, 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效率与决策科学性,增强人才竞争力, ,推动事业单位在数字化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数 事业 位应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不断优化完善数字化转型策略,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巨大优势。

参考文献:

[1]高阳.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优化[J].商讯,2024,(10):179-182.

[2]杜立鹏.探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模式构建[J].现代商业研究,2023,(10):152-154.

[3]田长玲.数字经济时代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探究[J].中国科技投资,2024,(36):134-136.

[4]邹毅.浅谈大数据时代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J].乡镇企业导报,2024,(23):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