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安全安装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杨长海
370321196805233338
引言
机电设备安全安装工程作为保障设备稳定运转与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工业生产向复杂化、智能化演进的背景下,机电设备的类型不断丰富,结构设计愈发精细,这使得安装过程对精度把控和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可见,深入探究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安全安装工程中的应用,具备较为显著的实践价值。
1 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安全安装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性
1.1 提高安装精度
机电设备的安装精度与运行性能、使用寿命存在密切关联。信息化技术中的 BIM 技术能够为设备搭建三维模型,借助虚拟安装模拟的方式,尝试发现设备各部件间潜在的空间冲突与尺寸偏差问题,进而在实际安装环节开展针对性的调整优化工作。在安装过程中,采用激光定位、全站仪等信息化测量设备,能够对设备安装位置、水平度、垂直度等关键参数进行较为精准的测量与把控,以此促进安装精度向设计要求靠拢。以大型发电机组安装项目为例,通过 BIM 模型碰撞检测和激光定位技术的应用,设备安装误差能够较好地控制在毫米级区间,为设备运行稳定性的提升提供了有效助力。
1.2 增强安装安全性
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领域,安全始终是备受关注的核心要素。信息化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为工程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借助该技术,可对安装过程中的诸多安全相关参数展开监测,包括设备吊装重量、人员作业位置、现场环境温度等,在隐患初现端倪时即发出提示信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则让安装现场的各类传感器与监控平台实现有效连接,进而对设备运行状况与人员操作情况进行动态追踪,一旦出现偏离正常状态的情况,便可迅速介入处置。以起重机械安装为例,通过部署重量与角度传感器,能够对吊装过程中的负荷及角度变化进行持续记录与分析,当数值接近或超出安全标准时,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并暂停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超载、倾覆等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安全安装工程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应用不够深入
在机电设备安全安装工程领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践已逐步展开。部分企业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为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革新。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技术应用更多聚焦于辅助设计与基础数据管理环节,在功能拓展与价值深挖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以BIM 技术为例,不少企业已开展建模工作,但在碰撞检测、施工模拟等关键功能的实践探索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模型效能的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多以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为主,对于采集数据的深度挖掘与系统性应用,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2.2 专业协同不足
机电设备安全安装工程涵盖机械、电气、自动化等多个专业领域,专业间的协作配合至关重要。现阶段,信息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若能进一步优化标准体系与统一工作平台,将更有助于提升专业间协同效能。实际工作中可以观察到,设计部门采用的 BIM 模型与施工管理软件在数据对接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致使设计信息在向施工环节传递时,存在优化空间;不同专业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在格式规范上若能达成更多共识,将更有利于数据的整合分析与深度应用,进而推动安装过程的协同工作迈向新台阶。
3 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安全安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BIM 技术的应用
施工模拟与进度管理:借助 BIM 技术对机电设备安装流程进行模拟,有助于制定详尽的施工进度方案。通过模拟施工过程,各工序的先后顺序及时间节点得以直观呈现,便于协调各专业施工安排,减少工序冲突和工期延误风险。此外,将 BIM 模型与进度管理软件相结合,能够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跟踪,对比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差异,从而灵活调整施工计划。例如,在大型商场机电安装工程中,运用 BIM 技术进行施工模拟,有助于合理规划空调机组、水泵等大型设备的进场与安装时机,保障施工进程有序推进。
安装过程的可视化指导: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将 BIM 模型与移动终端相结合,能够为安装人员提供可视化的操作指引。安装人员可通过移动设备查看 BIM 模型中的设备安装图纸、技术参数及操作流程,明确安装要点与注意事项。同时,利用 AR 技术将 BIM 模型与实际安装场景相结合,实时呈现设备安装位置与连接方式,辅助安装人员精准完成设备安装。
3.2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人员定位与安全管理:运用物联网技术中的人员定位系统,可实现对机电设备安装现场人员的位置追踪与动态管理。通过在施工现场合理设置定位基站,并为安装人员配备定位标签,能够精确获取人员位置信息与行动轨迹。当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或是出现违规操作迹象时,系统会触发报警机制,便于管理人员及时介入处理。此外,借助物联网技术,还可对人员出勤情况、培训记录等信息进行系统化管理,有助于确保安装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与操作技能。
物资管理与追溯:物联网技术为机电设备安装物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在物资上粘贴RFID 标签,记录关键信息,配合RFID 阅读器,能够实 资的高效识别与盘点,推动物资管理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依托物联网平台,可对物资流转全过程进行跟踪,追溯物资使用情况,为保障物资质量与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4 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安全安装工程中应用的优化策略
4.1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为推动机电设备安全安装工程的信息化发展,可考虑适当增加相关技术研发投入。建议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探索 BIM 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与创新。结合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实际特征与需求,尝试开发契合度较高的信息化技术及产品,以此优化技术的适配性与稳定性。此外,也可关注国外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与实践经验,通过学习、吸收与创新,逐步提升我国机电设备安全安装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4.2 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为缓解各专业间信息交互不畅的现状,可尝试搭建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以此促进机电设备安全安装工程中的信息整合与流通。该平台可集成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及检索等功能,优化不同专业工具间的数据交互与格式适配机制。借助这一平台,工程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各环节人员能够便捷获取所需信息,进而提升多方协作效能。实践中,可将 BIM 模型、施工进度规划及安全监测数据等内容纳入平台,为各参与方提供信息查阅与应用支持,助力工程建设的协同推进。
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于机电设备安全安装工程领域的应用价值已逐步显现,在提升安装精度、保障作业安全、优化施工效率及完善运维管理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展望未来,伴随信息化技术的持续迭代,其在机电设备安装行业的应用场景有望得到更为丰富的拓展,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可能。
参考文献
[1]林万胜.高层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及质量管理[J].产品可靠性报告,2024,(11):50-52.
[2]王永安.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4,53(03):104-106.
[3]张炜.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2023,52(05):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