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观念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

王婕若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当前教学中人们要积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与综合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在之后的终身学习中更为健康地成长与发展。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明确自身的责任,结合当前教学现状为学生优化、创新教学形式,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更加有效地发展。在本文中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分析,针对如何培养学生法治观念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道德与法治;法治观念,教学策略

前言: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法治观念、法治意识和法制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青少年法治观念、法治意识和法制行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生的自制力不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不强,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偏差。因此,在《德育与法制》这一学科中,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意识,为他们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一门必修课,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被忽视,致使实际的教学效果不佳,从而导致学生的法律素质普遍较低。目前,初中生的法律意识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对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条文不了解,对自己的权利义务也不是很了解,甚至影响自身法律意识的形成。据调查,许多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与其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淡薄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既不懂得法律,也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触犯了法律,或者成为法律的牺牲品。

二、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具体策略

(一)拓展知识素材,丰富学生视野

法制知识的获取途径是制约高校学生法制知识获取的“拦路虎”,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法律素质的提升。因此,在中学德育课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就必须拓宽法律教育的渠道,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法律知识,了解法律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法律意识。

以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增强安全意识》这部分教学内容为例,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讲授本节课知识内容时,可以结合主题内容为学生拓展相关的安全知识,以达到更好加深学生法律知识认识的教学目的。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本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二)创设情景教学,锻炼法治思维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必须创设特定的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法律思维。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入情”“入景”,从而使其对法律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法律知识的积极思考。为此,中学德育与法制课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出能有效提高学生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的情景,使德育与法制课的教学更具实效性。

以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幸福和睦的家庭》这部分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角色表演活动,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加深对家庭的印象与了解,进而促使学生更好形成法治素养。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指挥交通的情境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父母、爷爷奶奶、妹妹、姐姐等角色,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实现教学高效发展。

(三)融入实际案例,加强学生意识

生活化教学是进行法制教育、培育法治观念的有效方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打破常规,勇于改革,以“生活化”的案例为载体,以“生活化”的课程设计为优化手段,从多个角度、多个途径、多个层次、多个层面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法制素养。

以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爱护身体》这部分教学内容为例,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道德与法治》频道的真实案例,促使学生在视觉刺激下,更容易激起学习法律知识的欲望,实现学生法治素养的有效培养,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四)设置教学实践,激起法治行动

加强法律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法律,了解法律,遵守法律,尊重法律,运用法律,逐渐形成对法律的信仰和对法律的规范。通过开展法治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生产生活的具体实践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律法规的作用和价值,形成敬畏法律、守法的意识,自觉地运用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成为合格的依法治国的公民。

以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这部分教学内容为例,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学校开展联谊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明白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进而保证课堂教学发展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素养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所以教师们不能操之过急,要坚持创新优化课堂教学形式,以拓展知识素材、创设情景教学、融入实际案例、设置教学实践等教学模式,促进教学高效发展,进而实现逐步培养学生良好法治素养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春玲. 浅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C]. //教育教学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3:1-5.

[2]吴娜新.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观念培养的策略研究[D]. 洛阳师范学院,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