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硬化合并胆汁淤积对患者症状的改善评价

作者

戴庆超

白城中心医院 吉林 白城 137000

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所导致的肝硬化属于慢性进展性肝病,随着病程发展可能引发多种病理改变,其中胆汁排泄障碍尤为常见。该病理状态不仅会引发皮肤瘙痒、黄疸等临床症状,显著降低患者生存质量,还会加剧肝细胞损伤,促进疾病恶化进程。当前针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肝脏保护、转氨酶调控及抗病毒等基础疗法,然而疗效普遍欠佳 。作为一种重要的肝脏代谢调节因子,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促进胆汁分泌和改善肝脏功能方面展现出潜在的治疗价值。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50 例患者予以差异化治疗方案,具体研究结果显示如下。

1.资料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研究以 2023 年5 月至 2025 年1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 例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硬化伴胆汁淤积患者为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纳入25 例患者,其中男性15 例,女性10 例,年龄区间为32-68 岁,平均(48.5±6.2)岁,病程 3-10 年,平均(5. 8±1.5) 年;观察组25 例,含男性14 例,女性11 例,年龄30-69岁,平均(47.8±6.5)岁,病程 2-11 年,平均( (6.1±1.7) 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设立对照组与观察组,旨在评估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疗效。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治疗方案,具体措施包括: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 (1.2g ,溶于 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0667),每日一次;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19),每日一次,以控制病毒复制;并辅以对症支持治疗,如维生素补充及电解质平衡调节,以维持患者机体稳定。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额外增加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治疗,具体方法为将1000mg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0015)溶解于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八周的治疗,分为两个连续的四周疗程。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通过症状评分系统对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皮肤瘙痒、黄疸等临床症状进行评估,评分标准为:无病状计 0 分,轻微病状计 1 分,中等病状计2 分, 严重病状计 3 分,评分值越高暗示症状程度越重。此外,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 (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分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瘙痒(1.5±0.4)、黄疸症状评分(1.6±0.5)显著低于对照组(0.8±0.3)、(0.9±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分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对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TBIL、DBIL、ALT、AST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TBIL、DBIL、ALT、AST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对 (x±s)

3.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硬化合并胆汁淤积症属复杂性病理状态,其病理进程与肝细胞损伤、胆汁排泄功能紊乱密切相关。胆汁淤积致使胆汁成分在内环境中累积,引发皮肤瘙痒、黄疸等临床表现,并加剧肝细胞损害,形成病理上的恶性循环。鉴于此,优化胆汁淤积状况及维护肝脏功能对于该病治疗至关重要。

作为一种生理活性物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SAMe)通过转甲基反应显著提升磷脂的生物合成效率,进而增强细胞膜流动性并促进胆汁分泌。 GSH)的生成,后者凭借其抗氧化和解毒特性可有效减轻肝细胞氧化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皮肤瘙痒、黄疸等临床症状缓 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 证实了SAMe 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胆汁淤积患者的临床症状 且表现出良好的用药安全性[2]。

综上所述,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硬化合并胆汁淤积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肝功能指标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李征.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硬化合并胆汁淤积的预后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4, 43(5):20-23.

[2] 李小金,贾莉,曹冬雪.谷胱甘肽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肝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 8(9):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