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污水处理在环境保护工程中的实践分析

作者

张驰 刘达

湖南霖昇工程技术技咨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前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对水资源、土壤以及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水污染问题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污水处理属于环境保护工程的关键部分,对于改善水环境品质,守护生态平衡有着无法替代的价值。通过有效的污水处理手段,可以清除掉污水里的有害物质,让污水得以净化,从而重新融入自然循环或者达成再生利用的目的。本文将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一起探讨污水处理在环境保护工程中的实践过程、策略及成果,以期为环境保护事业提供有益的经验总结和技术参考。

1 工程概述

某地区位于城市近郊,随着周边工业企业增多,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增多,区域内河流、湖泊水质迅速变差,水体富营养化、黑臭现象频发,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当地政府开始建设大型环保污水处理工程。该污水处理工程的日处理量为 5 万吨,服务区域包括周边众多的工业园区和居民生活区。工程运用了较为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把物理处理,生物处理以及化学处理融为一体,形成了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物理处理阶段主要依靠格栅,沉砂池等设施,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砂粒;生物处理部分则采取改良型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化学处理则用于去除难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并且对污水开展消毒处理,保证出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此外,该工程还设置了完备的监测系统,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指标,如 pH 值、COD、BOD5、氨氮等实时监测,从而随时调整处理工艺参数,保证污水处理的效果稳定可靠。

2 环境保护工程中污水处理的实践策略

2.1 物理处理策略

物理处理属于污水处理的第一道工序,主要借助物理手段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漂浮物以及部分杂质,从而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1]。在此工程当中,格栅设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粗格栅采取机械清渣的方式,可以拦截污水中体积较大的垃圾,如树枝、塑料袋、纸巾等,而细格栅则能进一步去除那些较小粒径的悬浮物,保证进入后续处理单元的污水杂质含量符合要求。沉砂池依靠重力沉降的原理,让污水中的砂粒沉淀下来,这样既可防止砂粒对后续设备造成磨损,又能阻止砂粒进入到生物处理单元之中,以此影响微生物的活性。

2.2 生物处理策略

生物处理是污水处理的关键部分,依靠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把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无害物质,改良型活性污泥法在该工程里得到很好的应用效果。活性污泥里的微生物群、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营造出复杂的生态系统 [2]。在曝气池当中,不断曝气给微生物给予足够氧气,让它们迅速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而且,该工程采用了污泥回流技术,把二沉池沉淀的某些活性污泥送回曝气池前端,补充微生物的数量,维持生物处理系统的稳定。为了改善生物处理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该工程设置了厌氧 - 缺氧 - 好氧(A²/O)工艺,通过不同的微生物环境,达成对氮,磷的去除目的,阻止水体产生富营养化现象。

2.3 化学处理策略

化学处理在污水处理的深度处理和消毒环节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工程中,对生物处理后依然存在的少量难以被降解的有机物以及重金属离子,因此采用化学混凝沉淀法,向污水中投入恰当的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促使污水中的微小颗粒与胶体物质相互凝聚成较大的絮体,再利用沉淀或者气浮手段把它们清除掉。在消毒环节,选用二氧化氯消毒工艺,二氧化氯具备很强的氧化能力,可以有效地消灭污水里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病原微生物,从而保证出水水质安全,符合排放标准 [3]。

3 污水处理在环保工程中的实践成效

3.1 水质改善效果显著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该污水处理工程对水质改善效果显著,具体见表 1, 通过对进、出水水质指标长时间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进水COD 平均值 350mg/L ,经处理后出水 COD 平均值 50mg/L 以下,去除率在 85% 以上;进水 BOD5 平均值 180mg/L ,处理之后的出水 BOD5 平均值10mg/L 以下,去除率高达 90% 以上;进水NH3-N 平均值则为 30mg/L ,经处理后出水 NH3-N 平均值 5mg/L 以下,去除率在 83% 以上。这些数据表明,污水处理工程有效地减少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以及氮的含量,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 ΔA 标准。周边受污染的河流湖泊的水质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水体的黑臭现象消失,水体透明度变好,溶解氧含量增加,水生态系统正在慢慢恢复。

表1 :水质改善效果

3.2 生态环境逐步恢复

随着污水处理工程的正常运转以及污水达标排放,区域内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被污染后减少的水生生物又重新出现,鱼类、贝类等生物的数量慢慢增多,生物多样性有所恢复。周边湿地生态系统也得到了改善,植被生长得更加茂盛,鸟类等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和数量都有所增长。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处理后,部分被制成有机肥,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了污泥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从而推动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3 社会经济效益提升

该污水处理工程的开展,既收获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又收获了明显社会经济效益。从社会效益角度来看,改善之后的水环境品质,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加强了居民的环保观念,优化了城市形象[4]。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讲,经过处理的再生水可以被应用到工业冷却、道路喷洒以及绿化灌溉等范畴,做到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缩减了新鲜水资源的开采花费。而且,污水处理工程的创建和运作,推动了当地的环保产业,创造了部分就业岗位,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结束语:在环境保护工程中,污水处理所处的地位及作用相当重要。通过采取适当的物理处理方式、生物处理方式和化学处理方式等多种手段,去除掉污水中的污染物,改善水质状况,促使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改善,能带来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未来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还要加大研发和创新对于污水处理方面的科技研究技术,在提升污水处理质量和速度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在环保工程之中持续推动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加强宣传环境保护意识,倡导大家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相处相得,让环境变得更加美好、美丽。

参考文献

[1] 汪洋 , 邱洪军 . 新时代下环保工程中污水处理策略研究 [J]. 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 ,2025,(04):105-107.

[2] 杨洪美 . 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措施及新技术探究 [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5,(04):269-271.

[3] 庄园 , 侯福东 , 薛楠 .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及环境保护措施探析 [J].清洗世界 ,2025,(04):136-138.

[4] 谭红 . 农村河湖水污染及其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 [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5(03):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