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破零散之困,筑素养之基

作者

包文敏

四川省邻水县观音桥镇中心小学

一、引言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人文性兼备的学科,承载着传承文化、启迪智慧、塑造人格的重要使命。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却陷入了“散装教学”的泥潭,知识碎片化、学习浅表化、教学单一刻板等问题如影随形,严重制约了语文核心素养的达成。面对这一困境,新课标提出了“结构化教学”的理念,本文将深新课标下语文结构化教学的内涵、价值及其实践路径,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语文教学的现状剖析:零散之困

(一)知识碎片化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课文拆解为字词、句段、中心思想等零散的“知识点”。以《桂林山水》为例,学生虽能背诵“漓江的水真静啊”,却难以描绘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更无法学习到作者的表达方法。这种知识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让难以构建起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更难以完成语文的核心素养。

(二)学习浅尝辄止

小组讨论课在实际操作中,看似热闹,却缺乏真正的思维交锋与深度探讨。学生在讨论中往往浅表化,未能深入文本内核,导致学习难以触及语文的精髓。

(三)教学单一刻板

传统语文教学往往采用线性教学结构,即按照课文顺序逐篇讲解,教学目标散乱无序,知识结构化体系难以建立。在这种教学结构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与探索。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结构化教学的内涵与价值:破局的金钥匙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指出:“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 , 促进知识结构化,实现课程内容结构的优化。”同时强调:“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

结构化教学是指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实现课程内容结构的优化。它强调将零散的知识点编织成一张紧密相连的知识网络,让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中逐步构建起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在结构化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能承载“文化自信”“审美创造”的育人使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四、语文结构化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精准识别“承重墙”:锚定核心素养的生长点

在单元教学中,首先要精准识别最能承载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就是“承重墙”。以四年级“神话单元”为例,我们可以紧扣“语言建构”与“思维发展”两根“梁”,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情节,感受神话的神奇想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辨“牺牲的价值”。这样单篇课文便成为语文素养的“砖石”。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日积月累”中汇集了几个以“过”为主题的句群。“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理解“过”的含义是把握句义的关键,可引导学生的语言运用经验,为“过”字组词,如“过错”“记过”等,从而自主推导出“过”字表示“错误”的结论。从而理解句子意思。再引导学生感悟中国悠久的历史,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理解并传承文化思想,有意识地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从而产生文化自信,这就是美的传承。这种教学样态下,“难者易之,旧者新之”的良性循环自然形成。

(二)精心设计“生长链”:让能力如阶梯般层层递进

1. 学习活动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呈阶梯式完成学习目标。以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的略读课文《那一定会很好》为例,本课的学习目标是:体会从一粒种子到木地板生命历程,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针对这一目标可以设计初步感知、交流感受、讲述三个学习活动呈阶梯完成。

2. 评价方式创新:以前咱们总把评价当“秋后算账”,现在试试把它变成“成长导航”。如童话单元的“素养存折”:能画情节思维导图存 10 分,能讲(复述)童话存 20 分,创编童话运用反复情节写法存20 分、有精彩对话描写存20 分。存折里的分数不是终点,而是“升级任务”的钥匙——集满 50 分可以解锁“童话推荐会”的编剧资格,集满 80 分能当“童话小主播评选员”。当评价从“冷冰冰的分数”变成“热腾腾的成长银行”,孩子们眼里的光都不一样了。

(三)巧妙构建“承重墙”:让读写如卯榫般紧密咬合

1. 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结构化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读写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营养,在写作中表达思想。以童话单元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写童话,暴露想象力不足、情节单调等问题,再通过课文学习汲取方法,最终实现“写作—学习—修改—升华”的闭环学习。

2. 方法指导: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要注重方法指导,如引导学生学习表达方法、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何运用不同的词句表达等。通过一系列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读写能力。

五、从“知识单元”到“素养家园”:结构化教学的终极目标

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神话故事”单元为例,编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和一篇略读课文《女娲补天》。还编排了习作:《我和 过一天》,习作内容是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神话或童话人物,想象自己与他过一天会发生的故事;还有“快乐读书吧”是推荐阅读中国神话和世界经典神话。

根据单元学习内容、目标,以问题情境为核心,设计三个阶梯任务激活深度学习:

任务一:神话密码破译——解构叙事,发现文化基因

任务二:传播文化分享会——联结现实,追问文化意义

任务三:神话新编工坊——古今对话,重构文化表达

六、结语

结构化教学是破解零散之困、筑牢素养之基的必由之路。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们要不断探索与实践结构化教学,为学生的语文成长之路铺设坚实的基石。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成为“搬砖人”,更要成为“建筑师”,引领学生用知识的“砖石”搭建起属于自己的语文家园。在那里,思维的灯火将永远照亮前行的道路,表达的炊烟将永远升腾在心灵的天空,文化的根脉将永远深扎在肥沃的土壤之中。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语文教学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

[2]《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