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韩陆洋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创新高级中学 224200
引言
高中数学学科具有较强抽象性与逻辑性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感困难兴趣不足,教学情境创设作为连接抽象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桥梁,对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理解、培养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得到广泛关注,但实际教学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探究旨在分析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现状,探讨有效策略为教师开展情境教学提供参考,助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
一、教学情境创设现状,问题表现突出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工作虽已受到普遍重视,但就整体实施效果而言,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问题,目前情境创设普遍表现出程式化倾向,许多教师仅在教学开始阶段简单引入情境,未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造成情境割裂现象。部分教师所设计情境与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甚至出现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情况缺乏实际教学意义,情境设计过于刻板,未能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特点与兴趣爱好,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难以激发真正学习热情。一些教师过分依赖教材提供情境素材缺乏创新意识,未能结合时代发展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拓展导致情境陈旧单一,吸引力不足。还有些教师对情境创设理解不够深入,简单将其视为吸引注意力手段,未能认识到情境创设对促进数学思维发展重要价值,使得情境创设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造成上述问题主要原因包括:教师情境创设能力不足缺乏相关专业培训,教学任务繁重,备课时间有限难以投入足够精力进行情境设计,教学资源支持不足缺乏高质量情境素材库,考试评价机制影响部分教师过分关注知识讲解与题型训练,忽视情境创设。这些因素共同导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质量不高,影响教学效果,反思当前教学情境创设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探索更加科学合理创设策略充分发挥教学情境积极作用,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二、生活元素融入课堂,情境创设多元
生活元素融入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科内涵与现实世界联系,构建富有意义学习情境,指数与对数作为高中数学重要内容,具备广泛实际应用背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入生活案例。教师应当从自然现象、经济发展等多角度选取素材,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应用价值,创设情境时应注重层次性与开放性,既考虑知识掌握需求又兼顾能力培养目标。融入生活元素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应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并非脱离现实抽象符号而是解决实际问题有力工具,情境创设过程中应遵循由浅入深原则,先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再逐步建立数学模型最终回归实际应用,形成完整认知过程。
苏教版必修一第四章指数与对数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金融投资情境引入复利计算问题,例如向学生展示一份银行定期存款协议,询问“若投入一定金额按年利率计息,复利计算,几年后能获得多少收益?”引导学生尝试计算不同期限收益,发现随着时间延长计算越发繁琐,从而自然引出指数函数模型。接着可转向探讨房贷还款问题,如何确定还款年限或每月还款金额引出对数概念应用,疫情传播模型亦是理想教学素材,初期感染人数呈指数增长现象,而疫苗接种后传播速度逐渐放缓,这一过程恰好体现指数函数特性。地震强度测量则能很好展示对数应用,利用震级概念解释为何小数点差异代表巨大破坏力差别,声音分贝计算同样采用对数刻度,可通过测量不同环境噪音建立数学模型,探讨噪音污染问题。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情境体验深化
技术手段辅助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已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重要途径,尤其对于平面向量等抽象概念教学具有独特优势,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突破传统教学局限,将静态平面转化为动态可视化呈现,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向量运算过程与几何意义。通过数学软件构建互动式学习环境,学生可自主调整参数观察结果变化,形成深刻认知印象。教师运用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时应把握几点原则:先保持技术应用与教学目标一致性避免喧宾夺,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而非被动接受,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多层次技术支持,强化师生互动与生生协作促进思维碰撞。合理运用技术手段不仅能够优化教学过程,还能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使数学学习真正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与学生认知特点。
苏教版必修二第九章平面向量教学中,教师应当借助 GeoGebra等动态几何软件创设丰富教学情境,例如讲解向量加法时设计航海导航情境:“某船从港口出发,先沿东北方向航行一段距离,再转向西北方向继续前进,最终位置如何确定?”通过软件动态演示两个位移向量合成过程,使学生直观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向量数乘概念可结合物理学中力学情境,通过模拟不同大小推力作用于物体效果,展示向量方向不变而大小改变特性,向量分解则引入工程学应用如斜坡上物体受力分析,借助软件实时展示向量在不同方向投影变化。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结合机器人编程情境,让学生通过编写简单指令控制虚拟机器人运动,体验任意向量都可由基向量线性表出。向量应用于解决几何问题时构建智慧城市规划情境,如何最优布局公共设施使居民平均出行距离最短,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展示不同方案效果,引导学生运用向量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体会数学在现实决策中重要作用,激发学习热情与应用意识。
结论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工作虽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积极探索有效策略仍能取得显著成效,探究从生活元素融入与技术手段辅助两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旨在促进教学情境创设质量提升。实践表明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构建多元化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理解,而现代技术手段应用则能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深化情境体验。未来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应朝着更加多元、开放、富有时代特色方向发展,教师需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富有意义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思考、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晓清. 探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 教育艺术 , 2024(1):27-28.
[2] 严敏娟. 基于高中数学课堂的情境创设策略[J]. 2023.
[3] 刘聪娜. 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运用[C]//2021传统文化与教育创新理论研讨会 .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 浙江省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协会,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