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花椒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作者

王联广 周树娅 季青梅 伍湘竹 余勇

昭通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云南昭通 657000

引言:花椒(芸香科花椒属)凭借强适应性、早结果性和高经济价值,成为多地特色农业核心作物。自 20 世纪 90 年代引种推广以来,种植规模持续扩大,但因栽培管理技术滞后,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导致产量与品质下降。本研究通过系统调查主产区病虫害发生动态,总结综合防治技术,为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1 花椒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征

1.1 主要虫害

1)蚜虫。蚜虫在春、夏、秋三季均会危害花椒嫩枝梢、幼芽及花器,成虫和若虫常群聚于嫩梢处吸食汁液,导致被害部位卷曲畸形。严重时可引发早期落叶,干扰花芽分化过程,造成结果量锐减甚至绝收[1]。该虫繁殖能力极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暴发成灾,其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烟病,加剧危害程度。

2)星天牛。星天牛以幼虫蛀食花椒枝干为主要危害方式。每年5-7 月,成虫羽化后将卵产在枝干皮层裂缝中,卵孵化后的幼虫先在皮层下取食,约 2 个月后侵入木质部,向下蛀蚀形成不规则虫道,并向外排出木屑状粪便[1]。枝干被蛀后木质部结构遭破坏,易受风力折断,且伤口处易感染病菌引发腐烂,严重时可导致整株死亡。

3)花椒凤蝶。花椒凤蝶以蛹在枝条上越冬,次年4 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幼虫孵化后优先取食嫩芽和幼叶,随生长逐渐啃食老叶,食量较大,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1]。幼虫受惊时会从体节间分泌带有异味的液体抵御天敌,一年可发生多代,春、秋季为危害高峰期,对花椒光合作用及树势影响显著。

4)花椒窄吉丁。花椒窄吉丁属鞘翅目吉丁科,成虫具金属光泽,鞘翅有黑色斑点;幼虫乳白色,蛀食枝干。一年一代,以幼虫越冬,次年 4 月取食,5 月化蛹,6 月成虫盛发并产卵,7 月幼虫孵化,成虫取食花椒叶补充营养。 幼虫危害韧皮部、形成层及木质部,致树木流胶、树皮脱落,严重时整株死亡。 每年4 月和6 月为危害高峰期,常与干腐病伴随发生[2]。

1.2 主要病害

1)煤烟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偶尔也侵染枝干。发病初期,叶片表面出现暗褐色小霉斑,随病情发展逐渐扩大并相互融合,形成黑色煤烟状覆盖层,严重时可包裹整个叶片和嫩枝。该覆盖层阻碍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导致树势衰弱、产量降低,甚至引发植株枯萎。病害多由蚜虫、介壳虫等的排泄物诱发,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椒园易流行。

2)干腐病(流胶病)。该病与花椒窄吉丁关系密切,窄吉丁幼虫蛀食花椒树韧皮部、形成层及木质部,造成枝干组织损伤,形成蛀道,破坏树皮保护屏障,使树体抗逆性下降。这种机械损伤为干腐病病原菌(如真菌)提供了侵入通道,同时害虫危害导致的流胶,又为病原菌繁殖创造了湿润环境,加速病害传播蔓延,大型病斑长度可达5-8cm[3]。干腐病引发的树皮腐烂、树势衰弱,会使花椒树更易受窄吉丁侵袭,二者相互促进,加重对花椒树的危害。

3)炭疽病。该病主要危害果实,果实染病后,初期出现褐色小点,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凹陷,呈深褐色至黑色,上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盘,每年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开始发病,8月进入盛期[1],严重时,病果脱落或干缩成僵果挂枝。同时叶片受害侵染后,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褐色病斑,边缘色深。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果、病叶等病残体上越冬,次年借风雨传播,高温高湿环境利于发病,常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2 综合防治技术

2.1 苗木检疫

苗木检疫是阻断病虫害传播的首要环节。从外地引进苗木和接穗时,必须进行严格检疫,严防带疫苗木进入种植区;发现携带毁灭性病害的苗木应立即销毁[1]。健康苗木需经消毒处理(如波尔多液浸泡)后方可定植,确保种植无病种苗。

2.2 品种选择与育苗

2.2.1 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花椒品种抗病性差异显著,在多雨地区,青椒类品种(如九叶青)抗病性明显优于红椒类(大红袍、小红袍)[4]。调查显示,5 年生椒园青椒感病率约 10% ,红椒则达 30%-40%, 。九叶青不仅抗病性强,且品质优良、麻味浓郁,市场价格优势明显,适宜作为主推品种。

2.2.2 科学育苗

种子育苗:选饱满种子,温水浸种后沙藏催芽。春季条播,覆土 1-2厘米。出苗后间苗,保持株距 10 厘米,适时浇水除草,苗高 15 厘米时追肥,培育壮苗。

嫁接育苗:花椒嫁接育苗:选 1-2 年生实生苗作砧木,春季采用劈接或切接,接穗选健壮结果枝。接后绑紧,套袋保湿,成活后解绑。嫁接可保持优良品种特性,提高产量与抗性。

2.3 农业防治

2.3.1 加强肥水管理

花椒需加强肥水管理:萌芽前施氮肥促生长,花期喷磷酸二氢钾保果,采果后施有机肥壮树。浇水结合施肥进行,萌芽期、膨果期需水多,雨季及时排水防涝,保持土壤湿润不积水,增强树势[4]。

2.3.2 中耕除草

花椒地中耕除草:春季萌芽前浅耕,疏松土壤促根系发育;夏季杂草旺期深耕,深度15-20 厘米,除尽杂草同时切断部分老根。雨后及时中耕,防土壤板结。杂草可深埋作肥,避免与花椒争水争肥,减少病虫滋生环境。

2.3.3 科学修剪

花椒是喜光植物,合理修剪可以减少病虫害滋生,增强通透性。一年修剪 2 次,冬季重剪,疏除病弱枝、交叉枝,短截徒长枝;夏季轻剪,摘心控旺,疏除过密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修剪后伤口涂保护剂,促愈合防病虫。

2.4 物理防治

花椒病虫害物理防治:秋冬清园,烧毁病果、落叶及虫枝。人工捕捉窄吉丁成虫、人工捕捉星天牛、金龟子,人工摘除花椒凤蝶卵和幼虫,刮除流胶病斑。利用害虫趋光性,挂黑光灯诱杀成虫。冬季树干涂白,防冻兼防病虫。

2.5 化学防治

4 月,花椒树萌芽期,针对干腐病(流胶病),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涂抹枝干伤口;同时防治初孵窄吉丁幼虫,可喷施氯氰菊酯;使用蚜螨净 1000 倍液喷雾,可防治蚜虫、金龟子等害虫[3]。5 月,窄吉丁化蛹期,用敲击后涂抹 50% 托布津或多菌灵药液杀灭幼虫,兼防流胶病;炭疽病开始发生,喷施喷施600 倍 50% 退菌特或600-800 倍可杀得溶液预防。6 月,窄吉丁成虫盛发,喷施杀螟松乳油;炭疽病加重,用苯醚甲环唑喷雾。7-8月,高温高湿易致炭疽病流行,隔 10-15 天喷一次咪鲜胺;同时防治窄吉丁幼虫,用内吸性药剂涂干;采用石硫合剂或 1:50 石灰水灌根,进行杀菌处理,防治根腐病 。9 月,炭疽病持续危害,喷施百菌清;此时窄吉丁幼虫开始越冬,可向蛀道内注入辛硫磷乳油。11 月至次年2 月刮除树干老皮及干枯病斑后,用石灰、硫酸铜乳液涂白树干和主枝,起到防病和防日灼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花椒病虫害防治应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原则,整合苗木检疫、品种选择、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措施,构建多层次防控体系[4]。实践表明,选用抗病品种(如九叶青)、强化栽培管理(肥水、修剪等)可显著增强树体抗性;物理与化学防治配合使用,能在有效控害的同时降低农药残留风险。未来可进一步探索生物防治技术(如利用天敌控制蚜虫、凤蝶)及病虫害预测预报模型,实现精准防控,推动花椒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青山,谢安勇,蒋绍波.花椒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湖北植保,2008(1):15-16.

[2] 薛 战 杰 . 浅 谈 韩 城 花 椒 的 栽 培 与 管 理 [J]. 农 技 服 务 ,2014,31(4):173-176.

[3] 傅汝维. 九叶青花椒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J]. 南方农业,2009,(9):19-20.

[4] 康改琴. 韩城花椒的栽培和管理技术[J]. 四川林勘设计,2010,(2):67-71.

[5]沈艳丽.花椒的整形修剪[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1):23.

第一作者:王联广(1990-),男,本科,农艺师,现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研究。E-mail:1034498414@qq.com。

*通信作者:周树娅(1989—),女,硕士,高级农艺师。现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研究。E-mail:7149632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