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赋能基层治理:以企业职工“ 三险” 服务优化为切入点
朱海浪
灌云县社会保险管理中心 江苏连云港 222200
一、引言
基层治理涵盖基层公共事务管理与公共服务供给,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环节,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人力资源管理在基层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为基层治理提供人力支持,还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能。企业职工 “ 三险”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职工的生活保障和企业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优化 “ 三险” 服务,有助于增强职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进而为基层治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出发,以 “ 三险”服务优化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赋能基层治理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基层治理的关系
2.1 人力资源管理为基层治理提供人力支持
基层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科学的招聘、选拔和培训机制,为基层治理机构输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例如,通过公开招聘、定向选拔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基层工作;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 。
2.2 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基层治理资源配置
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够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和效果。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岗位分析、职责界定和绩效评估,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基层治理的实际需求,合理分配工作人员,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劳动。通过绩效评估,激励工作人员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基层治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
2.3 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效能
优质的服务是基层治理的核心目标之一。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培训体系和服务标准,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例如,设立服务质量奖励制度,对服务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工作人员的服务积极性;开展服务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与群众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基层治理的服务效能,增强群众的满意度 。
三、企业职工 “ 三险” 服务优化对基层治理的重要性
3.1 增强职工安全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企业职工 “ 三险” 为职工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和风险防范。养老保险确保职工在退休后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工伤保险在职工遭受工伤时,提供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减轻职工和企业的负担;失业保险在职工失业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帮助职工渡过难关。这些保障措施能够增强职工的安全感,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基层治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3.2 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优化 “ 三险” 服务,能够简化参保流程、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的负担。例如,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参保登记、缴费核定等业务的网上办理,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企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合理调整社保费率,在保障职工权益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的社保缴费负担,使企业能够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中,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的稳定发展又能够为基层治理提供经济支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基层经济的繁荣 。
3.3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三险” 服务涉及到基层治理的多个方面,包括政策宣传、业务办理、权益维护等。优化 “ 三险” 服务,能够提高基层治理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强对 “ 三险” 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使职工和企业更好地了解政策内容和办理流程;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处理职工的权益诉求,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优化 “ 三险” 服务,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
四、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企业职工 “ 三险” 服务存在的问题
4.1 服务流程繁琐,办理效率低下
目前,企业职工 “ 三险” 参保登记、变更、待遇申领等业务流程较为繁琐,需要提交大量的材料,且办理环节多、周期长。一些业务需要在不同的部门之间往返办理,增加了企业和职工的办事成本。部分地区的社保经办机构信息化建设滞后,业务办理仍依赖手工操作,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办理效率低下,影响了企业和职工的参保积极性 。
4.2 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 三险” 服务涉及到法律法规、财务会计、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然而,部分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业务能力不强,无法准确解答企业和职工的疑问,办理业务时容易出现错误。一些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对待企业和职工态度冷漠,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政府形象 。
4.3 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对 “ 三险” 服务的监督管理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问责机制。部分企业存在欠缴、逃缴社保费用的情况,而相关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社保经办机构内部管理混乱,存在违规操作、挪用社保基金等问题,严重威胁社保基金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 “ 三险” 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了服务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
五、以 “ 三险” 服务优化赋能基层治理的策略
5.1 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理效率
简化 “ 三险” 参保登记、变更、待遇申领等业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材料。推行 “ 一站式” 服务,将相关业务集中到一个窗口或一个平台办理,实现 “ 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加强社保经办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推进业务系统与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业务的自动审核、智能提醒和精准服务,提高办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
5.2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专业素质
建立健全工作人员培训体系,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技能竞赛。培训内容包括 “ 三险” 政策法规、业务操作流程、沟通技巧、服务意识等方面,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鼓励工作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将服务质量和业务能力纳入绩效考核指标,激励工作人员积极进取,提高服务水平 。
5.3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服务质量
建立健全 “ 三险” 服务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参保缴费和社保经办机构业务办理的监督检查。利用大数据分析、实地核查等手段,及时发现和查处企业欠缴、逃缴社保费用以及社保经办机构违规操作等问题。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运行。完善问责机制,对违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保障 “ 三险” 服务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
六、结论
人力资源管理在基层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企业职工 “ 三险” 服务优化为切入点,能够有效赋能基层治理。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加强政策宣传、提升人员素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和强化部门协作等策略,能够提高 “ 三险” 服务质量,增强职工安全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在未来的基层治理工作中,应进一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持续优化 “ 三险” 服务,不断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为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89-102.
[2]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原理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156-178.
[3] 杨燕绥。社会保障法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156-178.
[4] 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 [Z].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