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机电安装管线综合排布方法与管理策略

作者

苏强

身份证号码:120225199507295415

引言

在现代化建筑中,机电系统涵盖了给排水、电气、通风空调、消防等多个专业,各系统管线错综复杂。不合理的管线排布易引发施工冲突、空间浪费、系统故障等问题。

一、机电安装管线综合排布的基本原则

1.1 一般原则

遵循 “电上、风中、水下” 原则,电气桥架在上部,通风管道在中部,水管在下部,减少相互干扰。有压管让无压管,如给水管避让排水管,保证排水顺畅。小管线让大管线,小管改动灵活性高;施工简单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降低施工复杂性。

1.2 特殊场景原则

在机房等管线密集区域,合理规划设备与管线布局,预留足够的设备检修空间与人员操作空间,如检修通道宽度不小于 0.8m 。在抗震设防区域,严格按照《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设置抗震支吊架,确保管线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

二、机电安装管线综合排布的关键步骤

2.1 收集整理管线信息

收集整理管线信息是机电安装管线综合排布的基础环节,其准确性与完整性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在实际操作中,需从设计、施工等多方面全面获取信息。深入研究各专业设计图纸,包括给排水、电气、暖通空调等系统的平面图、剖面图与系统图,明确管线规格、材质、走向及连接方式等关键参数。收集施工现场的实际信息,如建筑结构尺寸、预留孔洞位置、设备基础位置等,避免因现场与图纸不符导致管线排布不合理。

2.2 确定管线布置顺序

确定合理的管线布置顺序是避免管线冲突、优化空间利用的关键。在确定布置顺序时,需遵循管线综合排布的基本原则。按照 “电上、风中、水下” 的一般原则,将电气桥架布置在空间上部,通风管道布置在中部,给排水管道布置在下部,减少不同系统管线间的干扰。对于有压管与无压管,应遵循有压管让无压管的原则,因为无压管对坡度要求严格,有压管相对更易调整走向与标高。

2.3 绘制管线综合平面图

管线综合平面图是对管线布置方案的可视化表现,因此在绘制管线综合平面图之前应将各专业管线模型进行合并,根据建筑平面图,使用 BIM 软件或 CAD 等绘图软件在管线布置先后顺序的基础上,对给排水、电气、通风空调等不同专业的管线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绘制,并且严格把控好管线间距和安装位置,达到规范要求和施工操作空间标准,将管线的规格型号、标高以及走向等信息标注其中,使施工人员充分了解设计的意图。将管线交叉、管线复杂节点以及管线复杂部位等进行详细标注或是局部放大进行绘制,从而使平面图能够达到清晰和准确标准。

2.4 绘制管线综合剖面图

管线综合剖面图有助于更加直观、清楚地反映管线的垂直空间关系,是管线综合平面图的进一步完善。在管线综合剖面图绘制过程中,应选择管线交叉较多的、具有代表性的立面部位进行管线剖切。根据管线综合平面图中标注的各管线位置、标高要求,绘制各管线在剖面内的形状、尺寸及相互的叠加关系。以管线与管线之间相互的上下、左右的位置和关系,管线与建筑结构构件相互空间关系为主。以管线与建筑结构构件之间无抵触、无干涉为绘制要求,形成无碰撞的管线安装图。

2.5 优化调整管线布置方案

通过管线的合理优化布置调整是确定管线综合排布合理性的重要内容,管线综合排布做好平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工作之后,应用BIM 软件中的碰撞检查功能,对管线模型进行详细的检查工作,掌握管线模型出现的硬碰撞和软碰撞等问题,对出现的碰撞点的位置以管线布置原则和管线布置施工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通过多次合理有效的调整,做好相关专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要保证通过管线的优化布置调整工作,不会影响到其他专业系统施工的进行,最终形成管道综合排布的方案内容,准确有效地为机电安装施工提供合理的指导。

三、机电安装管线综合排布管理策略

3.1 设计阶段协同管理

协同设计是管线综合布置保证科学合理的初始阶段。协调解决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专业建立基于 BIM 的协同设计平台,拆除专业之间的障碍,打通各专业之间的数据传递和共享,设计人员在协同平台上同时设计、查看同一模型,避免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时与其他专业碰撞节点,或阶段性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与修改;加强各专业设计人员的协同,细化各专业的管线布置。

3.2 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机电安装管线综合排布方案实施阶段施工质量控制主要是抓好施工工序管理。施工程序建立相应质量控制内容,比如管线布置、连接、支吊架安装等。合理采用检测方法,例如超声波探伤测试检查检测管线焊缝内部缺陷,通过激光测距仪核查检查管线安装间距和标高,控制施工精确度。施工阶段实行阶段验收制,从管线预留、安装到系统检测实施过程中的每阶段均应组织检验,经验收通过确认后再开展后续施工。

3.3 施工进度管理

机电安装施工进度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确保整个机电安装工程的如期完成。根据整个施工项目的工作进度总目标以及管线综合布置的特征等,编制相应的施工进度计划,通过应用横道图、计划网络图等方式,将整个项目计划工作流程中各个节点的工作时间段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资源需求等。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动态控制和管理整个施工进度,将施工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相应对比,如果存在进度偏差现象就需要找到出现偏差的可能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对计划做出有效地纠正和管理,这时就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及时督促相关材料供应商加快交货等。

3.4 运维阶段信息管理

在运维阶段对信息的管理可以辅助机电安装管线实现长期稳定运行。通过建立基于BIM 的运维信息管理平台,将管线设计图纸、施工、设备参数等信息进行集成整合,建立运维数据库,运维人员通过运维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方便快捷地对管线走向、规格、安装位置等相关资料进行查询,从而对设备设施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制订设备维护计划,利用运维信息管理平台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对重要设备采取数据采集、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对可能存在的故障进行提前预判。

结语

机电安装管线综合排布可运用 BIM 技术进行三维建模与碰撞检测,遵循 “电上、风中、水下” 等排布原则优化路径。管理策略上,设计阶段借助协同平台加强专业沟通;施工时严控质量与进度,做好资源协调。运维阶段建立信息管理平台,集成全生命周期数据,实现设备智能化维护,保障管线系统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何宇烨.浅谈机电安装的管线综合排布技术[J].中国设备工程,2024,(16):239-241.

[2] 蔡 涌 吉 , 骆 主 河 . 建 筑 机 电 安 装 工 程 管 线 综 合 排 布 探 讨 [J]. 四 川 建材,2020,46(12):19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