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汪洋
身份证号码:210304199107300022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速,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类大型建筑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涌现。然而,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工程质量问题也屡见不鲜,因管理不善导致的工期延误、成本超支,以及因质量控制不到位引发的建筑结构安全隐患等问题,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相关理论基础
1.1 建筑工程管理基本概念
建筑工程管理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项目管理工作范围内,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各项目标而进行的有关活动。建筑工程管理活动范围包括工程项目前期策划、设计管理、工程项目建设实施、项目竣工收尾等建设全生命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限内,完成建设目标,即应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并充分体现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1.2 施工质量控制理论
施工质量控制是指为了达到工程施工质量要求而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活动和技术作业进行的指导、监督、检查和验收等的一整套控制行为。它是以预防为主、动态控制、质量标准等为原则,同时具有全面性、过程性以及系统性的特点。全面性即对人员、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等因素影响的工程质量的全面控制;过程性即对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各阶段施工质量的控制;系统性即对质量控制必须作为一种有机的整体来看待,其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1.3 相关管理理论
项目管理理论认为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和工具对工程项目中各项工作进行综合性管理,达到项目既定目标。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提倡全面参与、全面过程、全面控制,要求在整个工程从立项、决策、施工到最后使用的各个环节,每个人都要树立质量意识,对于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都要加以控制。二者都是建筑工程质量和管理的基础理论,可以使得管理者做到思维科学化,科学化,提高管理效率。
二、建筑工程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大部分建筑企业已经构建了比较健全的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体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实行项目管理制,设立了工程技术、安全、成本等管理组织机构,采取了直线职能制等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和矩阵制、项目制等多种项目管理模式,在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上,还普遍采取了横道计划、网络计划等方法编制了进度计划;在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上,通过编制成本预算、成本核算、成本动态监控和成本责任制等一些成本管理方法实现了工程成本管理目标;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还采取了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制订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等手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但是在具体的工程实施过程和管理活动当中,对工程项目进度、成本、安全等计划管理目标的实现仍然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是管理体系不健全,造成部门职责分工不清、流程不清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信息沟通不及时,造成决策效率低;第二是信息化程度低,虽有部分企业引进了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化手段,但在全过程的工程管理中仍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大部分企业仍采用传统的纸面资料及手写的管理模式,管理效率低;第三是人员管理欠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无法达标,有部分管理人员缺失系统的管理人员知识与实践经验,一线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部分管理人员缺乏技能培训,安全质量意识差,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水平得不到提高。
2.3 问题成因分析
一是制度不落实。对于建筑行业内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法规政策以及相关标准、规范不断增加和完善,但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督体系,甚至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为逐利而忽视管理的行为。二是技术水平缺乏。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关的软硬件系统研发的前期投入大、周期长,且信息化管理技术人才的匮乏以及应用系统的成熟度欠缺,导致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驱动力不足。三是企业人才缺乏。建筑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力度不足,缺少资金用于人才的培训,导致企业人才无法留住。四是外部因素影响。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措施
3.1 施工前期质量控制措施
工程施工前期应做好项目的规划管理以及设计管理,规划设计阶段,要注重工程功能、场地、绿色环保等方面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规划管理方案;设计阶段,对设计图纸的审图和图纸优化管理尤为重要,积极组织专业人士对设计图纸进行有效的会审,及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避免问题被带入工程施工的环节,并将发现的设计问题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施工设计方案;在原材料以及构配件采购过程的管理中,应重点检查采购单位的信誉,采购人员选择物资前应多方调研和考察供应商和构配件的实际水平、质量和信誉情况,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有效检验,确保进场材料质量达标及设计规范;做好工程施工材料供应工作,有效杜绝材料的质量风险及后期的返修工序。
3.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良好的施工工艺,是工程获得质量品质的第一保障。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组织施工,狠抓施工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质量监控,切实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检查管理,认真落实施工质量自检、互检和专检的三方检验制度,及时发现质量缺陷,及时整改质量问题。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安装工程质量过程监测传感器,使用移动终端实时上传和动态反映施工质量信息等,动态跟踪施工质量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开展质量控制,实现施工质量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达到优质生产工程的创建目标。
3.3 施工后期质量控制措施
在后期工程中,严格依照工程验收标准和准则进行工程施工验收,按照国家相关验收标准及与业主之间签订的合同内容,对照分项、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进行逐一验收,作好质量验收工作,并建立质量反馈投诉及整改措施制度,对于施工验收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整改,跟踪整改情况,使工程质量符合合格条件。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通过对相关理论基础的梳理、现状问题的分析以及关键控制措施的探讨,为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方法。在未来的建筑工程实践中,需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人员素质,持续优化质量控制措施,推动建筑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参考文献
[1]达传军.住宅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居舍,2025,(17):37-40.
[2] 代红春, 蒋红兵.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25,23(10):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