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林场森林防灭火系统建设技术分析
李崇武
广东省德庆林场 广东肇庆 526600
摘要:森林火灾是世界上范围广泛的自然灾害,是危害森林资源、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森林资源日益增长,林区人民生产、生活活动快速增加,森林火灾风险也相应增加,森林防火压力越来越大,保护森林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其中森林火灾就是森林最重大威胁之一。因此,文章主要就德庆林场森林防灭火系统建设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德庆林场;森林防灭火系统;技术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揭示了森林对人类的重要意义。森林是改善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主体,是维护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保护森林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重点战略工作,“十三五”以来广东省把林业工作重心转移到森林资源管护上来。
一、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森林防灭火是保护森林资源,巩固绿化成果,维护生态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森林防灭火工作也是我国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森林防灭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对森林火灾防范工作提出“四问”,广东省也相应提出了“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并部署实施重要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及极端天气多发,森林防灭火是一项涉及林情、社情的复杂工作。2019年12月5日,佛山市高明区等地发生森林火灾,给林业工作者敲响警钟,现有森林防灭火形势十分严峻。近几年,广东省野外火源管理监控水平不断提高,组织实施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对风险进行分级评估和防治区划,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加大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极大地减少森林火灾发生。因此,单一的森林防灭火措施难以应对变化复杂的发展形势和新时代要求,必须开展森林防灭火系统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森林火灾的问题。
二、系统建设的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广泛深入开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积极开展林场森林火灾风险调查,摸清林区森林可燃物、重要野外火源、历史森林火灾和减灾能力等情况,开展森林火灾风险评估和防治规划,为林场森林防灭火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开展生物防火林带维护建设,森林防火应急通道、防火线等林火阻隔系统建设,以水灭火系统建设等工程措施,控制大面积森林火灾发生,防止森林火灾蔓燃,减少灾害损失,从而达到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2023年度森林火情早期处理能力提升-以水灭火系统建设
(一)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广东德庆森林公园,核心区面积8580亩,位于广东省德庆县德城镇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1′53//~111°44′50//,北纬23°08′57//~23°10′21//。林地分布在德庆县的德城、新圩、回龙等三个镇内,东接德城边界,南临西江,西连华表石景点,北靠321国道,地理位置、生态区域十分显著。
地形地貌:森林公园地形属丘陵地貌,南临西江,内地丘陵与河谷相间,山势连绵起伏,沟壑交错,山间谷底经泥沙堆积形成沉积盆地,公园整体地势呈东西两侧较高,中部下凹的特点,最高峰为公园西北的芊公顶,海拔368.3米,最低处为公园南侧老虎坑沟谷旁,海拔16米,相对高差352.3米。
气候条件:森林公园地处亚热带地区,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太阳高度角大,辐射强烈,具有热量丰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夏长冬短的气候特点,适宜林木生长。年平均气温21.5℃,较德庆县年平均气温低0.1℃,最冷月出现在1月,最热月出现在7月。森林公园年均相对湿度81%,人体感觉舒适。德庆县年均年降雨量为1508.7毫米,4-9月为雨季汛期,全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60天左右。春季阴雨绵绵,夏秋常有强台风降雨,秋末及冬季较干旱。
土壤:森林公园土壤主要为赤红壤,分布于海拔300米以下的丘陵,土壤偏酸性,成土母壤为花岗岩、沙质页岩,土层中等,多在20-85厘米之间,除沿江一带比较干瘦贫瘠外,大部分土壤肥力中等。
广东德庆森林公园,地理位置、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是德庆市民重要休闲娱乐场所,人员活动频繁,是林场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重点区域和部位。因此,林场申请了省财政支持的《广东省德庆林场2023年度森林火情早期处理能力提升—以水灭火项目建设》这个项目,本人为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该项目是在广东德庆森林公园(核心区面积8580亩)内建设1套固定的以水灭火系统及购置1批移动以水灭火设备。建设规模为:(1)建设1套固定的以水灭火系统:安装水管5000米、布设消防储水罐(5吨)8个、布设储水桶18个、电力设施升级、维护1500米等;(2)购置1批移动以水灭火设备:移动水囊(储水0.5吨)3个、手推式消防泵2个等。
2023年6月底前,项目单位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三方共同进行项目竣工初步验收,项目工作任务全部按作业设计完成任务,工作质量较好,项目竣工初步验收完全合格。
(二)主要技术措施
1.建设1套固定的以水灭火系统:
A、挖取水池(4个):分别在红包大道上山坡3个山沟出水口约2米高位置挖3个简易取水池,在长冲坑尾出水口约2米高位置挖1个简易取水池,规格为:长150cm*宽80cm*深70cm。取水池至少要安装1个出水口、1个溢水口和出水口过滤网。
B、安装塑料储水罐(8个):在取水池旁边合适位置各安装2个储水桶,每个储水罐均为5吨圆形塑料储水罐。每个储水罐均要求有进水口、出水口、溢水口和排水口(清洗)各1个,罐身要涂绿色(或蓝、青色),安装时根据实际地形情况要下沉罐身的1/4-1/3。
C、安装储水桶(18个):在公园指定路线沿路边合适位置各安装塑料储水桶(18个),每个储水桶均为1吨圆形塑料储水桶。每个储水桶均要求有进水口、出水口、溢水口和排水口(清洗)各1个,桶身要涂绿色(或蓝、青色),安装时根据实际地形情况要下沉桶身的1/4-1/3。
D、安装PVC塑料水管(5000米):规格主线直径为1寸管,储水桶出水口至水龙头为4分管。要求:a,在公园指定路线沿路边埋设;b,连接各取水池(蓄水池)、储水罐、储水桶及水龙头;c,每个储水罐(8个)、储水桶(18个)进、出水口至少均安装1个水阀;d,在主线上至少预留8个排气口;e,把蓄水池水管和红包大道取水池水管联通,并安装4个水阀;f,把红包大道水管和储水罐进水口、下山水管联通,并安装2个水阀分别控制蓄水池和取水池供水;g,联通下山水管和江边水管,并安装2个水阀;h,在每个储水桶出水口连接1条横约1米高约1米长的4分水管及安装水龙头1个。
E、电力设施升级、维护(1500米):对原有供水电力线路进行维护,补充完善漏电保护装置等,要求所有线路均升级为4平方以上铜心线,并试运行。
2.购置1批移动以水灭火设备:6月份前购置完成移动水囊(储水0.5吨)3个、手推式消防泵2个及高压水带(至少15米长)等配件,并进行安装及喷水调试。
具体建设内容详见下表1。
(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项目中储水罐必须布置在大半山上才能够产生足够压力向其他储水桶输送水源,但是山上平时很缺乏水源,只有雨季下雨时储存部分水源,如何保证全年储备水源或使用后及时补给,这样就出现储备水源问题。解决办法:采取自然储备水源和抽水储备水源相结合方式。雨季雨水充足,可以在主要山沟建设简易水池,收集雨水;旱季则利用原先建好的山脚蓄水池,从山脚抽水供水上山顶蓄水池,然后供水水管互联互通,水源不足时自动补充。
2.公园里虽然都开通道路和步道,但是大都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甚至个别地方还是比较陡峭的,地形条件复杂,输水管道沿路边埋设,公园游客较多,必须确保供水设施设备安全,存在如何安置储水桶问题。解决办法:根据地形条件不同,有的在路上,有的在路下,大多数下沉,个别硬地化后平放,不千篇一律,灵活布置。
3.输水管道布设,有的走横山,有的走“之”字路,有的还要跨过山沟的,状况各不相同,参差不齐,高差比较大,山脚下面水管压力大,容易爆管漏水,如何解决水源互联互通而又不出现爆水管的问题。解决办法:采取既互联互通,又分段控制,逐步减压的办法控制水压。
4.布设好储水罐、输送水管、储水桶以及互联互通储备好火源后,存在如何实现森林防火和应急处置问题。解决办法:采用移动式、便携式消防水泵、消防水带及水枪共同实现平时森林防火和应急处置问题。利用新购置的两台自吸式森林消防水泵,连接好高压消防水带和灭火水枪,把吸水管放到路边存放的储水桶即可实现。
因此,在广东德庆森林公园建设以水灭火项目,投资少,效果好,见效快,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以水灭火工作的学习研究,有利于森林消防半专业队伍开展以水灭火训练,有利于在公园里开辟多一种森林防灭火渠道,总之这是我场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的一个新尝试,同时也为以后继续开展以水灭火项目建设提供很好的基础和借鉴作用。
四、系统实际运行效果
(一)林火阻隔系统建设。与林场外部均维护建设生物防火林带,防火林带够宽、可燃物清理也够干净,通过建设能够有效阻隔林场外部林火蔓延到林区,林场内部中间阻隔带分布合理,完全可以实现分割、延缓,甚至熄灭火源,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
(二)以水灭火系统建设。在广东德庆森林公园建设一套固定以水灭火消防水池、储水罐、储水桶、输水管等设施,配合移动消防水泵、移动水囊、高压水带、水枪等以水灭火设备,共同构成以水灭火系统,经过调试、使用,效果非常好,并且得到上级好评。达到气候干燥时预防森林火灾、发生火警时以水灭火,及森林消防半专业人员训练,为研究以水灭火工作提供经验等目的,技术上创新了森林防灭火实践,开辟了广东省德庆林场以水灭火的新尝试。
五、结论
以生物防火林带和森林防火应急通道维护为主的我场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是森林防灭火工作的最基础工作之一,以水灭火项目建设也是森林防灭火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以水灭火是有效防控森林火灾的治本措施,是保障林业生态安全的另一项重要措施,更是一项最科学、最合适、最有效提升森林火情早期处置能力的战略工程。总之,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及以水灭火建设共同构成我场森林防灭火系统,为林场森林防灭火工作提供科学支撑和有力保障,对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季海军.加强以水灭火系统建设,提高森林消防灭火能力[J].今日消防,2022,7(07):127-129.
[2]江创葵,季仙华.创新型森林防灭火技术对世界森林防灭火贡献的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6(01):14-17.
[3]钱阳平,陈杰.山岳景区森林防火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森林防火,2013(03):29-31.
[4]王忠宝,沈显成.加强以水灭火系统建设提高森林消防灭火能力[C]//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内蒙古根河市航空护林站,2011:3.
[5]胡维林.关于推进塞罕坝森林防火水灭火系统建设的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0(0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