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融合技术的探讨

作者

张健

身份证号码:120103198012082612

引言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通信技术从早期的模拟通信发展到如今的 5G 网络,实现了数据传输速度与稳定性的飞跃;计算机技术也从单机计算迈向云计算、人工智能时代,极大提升了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的关键技术

1.1 5G 技术原理与特点

5G 技术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的代表,其核心原理包含毫米波技术、Massive MIMO技术和网络切片技术等。毫米波频段能提供更宽的频谱资源,实现高速数据传输;Massive MIMO 通过部署大规模天线阵列,提升系统容量与覆盖范围,网络切片技术则可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将网络划分为多个虚拟子网络,保障服务质量。5G 技术为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技术提供了高速稳定的通信网络,有力推动数据实时传输与处理,促进通信与计算机的深度融合,如在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应用,让设备互联与智能决策成为现实。

1.2 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是以互联网计算为基础,它包含的类型有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软件即服务。云计算可以在通信领域和计算机的融合中为大数据运算、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提供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移动App 等开发,使通信设备、计算机系统之间协调配合,跨越时间和地点对资源进行使用、获取高效率以及高效率服务。

1.3 通信与计算机的融合

智能融合通信与计算技术是以5G、云计算等作为基础的技术支撑,实现通信和计算的有效融合,支撑和实现通信和计算机的融合。5G 技术实现信息传递、数据传输、高效融合,云计算作为算力支撑,智能融合通信和计算支撑,达到融合的运行,更好地满足物联网应用的需求,传感器将获取的信息通过 5G 网络传输到云服务器,分析后作为指令实现对设备的有效控制;实现办公通信的同时能够实现实时在线。远程工作的形式确保了实时通信,实现文件的信息存储及共享,完成计算机终端利用通信进行网络的云端有效接入和操作。

二、通信技术与计算机融合技术的应用场景

2.1 工业领域

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是通信技术+计算机融合技术在工业领域的两个主要应用场景。基于5G 网络低延时和高可靠的特点,工业终端实现互联,配合云计算海量数据的分析能力,使企业能对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进行全方位控制管理。在智能制造领域,融合技术实现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化的仓储物流系统融合,例如富士康的厂区应用了AI 视觉检测技术结合5G 传输对企业产品进行质量实时检验,极大的节省了人工检验的劳动力成本及误差率等。

2.2 医疗领域

在医疗的应用上,远程医疗以及电子健康档案。5G 的高效传输手段能够跨越地域的局限实现远程医疗诊断,包括远程手术辅助等。2023 年北京某医院通过远程操控 5G机械臂为新疆医院进行的脑部外科手术,延迟控制在毫秒级的 1 毫秒,并且实现了媲美远程操作的精准度。电子健康档案通过云能够实现患者就诊/检查报告等信息通过云端实现存储和共享等功能,医生能够通过计算机终端快速访问患者医疗信息,提高门诊时效性。

2.3 教育领域

在教育产业,线上教育平台和智能教学设备由于结合技术而获得发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逾 16 亿学生通过线上教育平台在家上课,线上教育平台凭借云计算支持规模用户同时访问,依靠通信技术维持在线课程直播的顺畅性。例如腾讯课堂支持万人同时在线,通过人工智能进行智能签到、课堂行为管理,以数据帮助进行差异化授课。智能教学设备也已经表现了强有力的性能,智能黑板可以集触控显示、无线投屏于一体,结合 5G 网络实现实时获取云端课程。

2.4 金融领域

金融方面,移动支付及智能投顾是金融科技相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移动支付则是基于通信技术及计算机加密手段的新型、安全的交易模式。目前中国移动支付领域大型平台的年交易额均在千亿元以上,依托生物信息及大数据风控系统,保障了移动支付的资金安全,打破了传统支付手段。智能投顾是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资本市场进行分析处理,利用云计算中强大的算力给客户提出针对性的投资方案。

三、发展策略与建议

3.1 加强技术标准制定与统一

ICT 融合的标准不统一,制约产业发展的协同化,应当组建工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标准联盟,政府牵头,与通信企业、计算机制造业及协会一同研究确立统一的ICT 融合标准,如在 ICT 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中可借鉴 IEC 和 ITU 的合作模式,确立设备接口、传输协议的统一标准,使不同厂家的工业设备和通信网络的连接没有障碍。

3.2 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融合技术应用引发的数据泄密、滥用等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医疗电子健康记录中患者的医疗档案数据、金融智能投顾系统中的个人资产数据,都存在着被不法分子和黑客攻击窃取的安全隐患。强化“法律+技术”的安全体系。技术上,发展高效加密算法以及隐私计算技术,例如在联邦学习框架下能够支持数据的不发生物质泄漏情况下的跨组织数据计算共享;普及零信任安全架构,在网络访问过程中对访问者进行实时的身份验证及权限动态控制。

3.3 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

复合型人才匮乏是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人才培养过程中各高校各专业基础学科专业性教育独立,通信领域与计算机领域课程尚未融合教学,提倡开设“通信-计算机交叉创新班”,将通信原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主要专业课程纳入学习,嵌合企业实际项目开展实践教学,培养掌握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鼓励企业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采用“订单式”培养人才,针对工业互联网运维、智能系统开发等岗位设计相应课程。

结语

本研究系统探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融合技术,明确其在驱动产业升级、革新社会生活中的关键作用。尽管 5G、云计算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但标准不统一、数据安全等问题仍制约发展。随着 6G、边缘计算等技术演进,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深化,通信与计算机融合技术将朝着更智能、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持续为数字经济注入强劲动力。促进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 乔 亚 丽 . 通 信 技 术 与 计 算 机 技 术 融 合 发 展 探 究 [J]. 信 息 记 录 材料,2023,24(12):47-49.

[2]石峰.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发展探究[J].长江信息通信,2022,35(11):75-77.

[3] 尤 少 冲 , 刘 萍 . 通 信 技 术 与 计 算 机 技 术 融 合 发 展 [J]. 数 字 技 术 与 应用,2022,40(01):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