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张玉竹
身份证号码:371083199206102544
引言
在城镇化进程加速与房地产市场迭代升级的背景下,房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不仅承担着提升空间使用功能的任务,更是满足人们个性化审美与舒适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工程质量问题频发,如墙面开裂、地面空鼓、室内环境污染等,不仅影响建筑使用寿命与用户体验,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一、房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理论基础
1.1 装饰装修工程的特点与分类
房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兼具功能性与美学属性,呈现出三大显著特点。功能性强,需满足空间使用需求,如商业建筑需优化动线设计提升客流效率,住宅需合理规划水电布局保障生活便利。美观性突出,通过材料选型、色彩搭配、造型设计实现个性化风格,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复杂性高,涉及多工种交叉作业、多材料复合应用,易受施工工艺、环境因素干扰。从分类来看,按空间可分为室内装修与室外装饰,前者侧重空间功能划分与居住舒适度,后者强调建筑外观与城市风貌协调。
1.2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质量管理理论为装饰装修工程提供系统化方法论。全面质量管理(TQM)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与全要素管理,在装饰装修中体现为从设计、选材到施工、验收的全链条把控,实现质量持续改进。以墙面涂料施工为例,计划阶段制定工艺标准与进度安排,执行阶段按规范施工,检查阶段通过漆膜厚度检测、色差比对评估质量,处理阶段针对流坠、透底等问题优化施工方法,推动工艺迭代升级,有效降低质量缺陷率。
1.3 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原则
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控制需遵循三大核心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强调提前识别风险,如在施工准备阶段通过图纸会审预判管线冲突、材料色差问题,制定应对方案;执行阶段加强材料进场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流入现场。过程控制原则要求对施工全过程实施动态监管,利用 BIM 技术模拟施工流程,优化工序衔接;采用二维码追溯系统记录隐蔽工程施工数据,确保关键节点可查可控。持续改进原则注重经验总结与技术创新,通过建立质量问题案例库,分析空鼓、开裂等常见缺陷成因,推广装配式装修、绿色环保材料等新技术,提升工程质量与施工效率,推动装饰装修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房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是保障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的基础环节。在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方面,需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人员,深入核对图纸细节,重点排查空间布局矛盾、节点构造不合理等问题,确保设计意图精准落地。技术交底时,应细化施工工艺标准与质量要求,明确各分项工程操作规范,避免施工误差。材料与构配件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验收制度,核查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对石材、瓷砖等装饰材料进行抽样复检,确保放射性、甲醛释放量等指标符合国标。对龙骨、五金件等构配件,检验其规格尺寸与力学性能,防止以次充好。做好材料存储管理,如防水卷材需干燥通风存放,涂料避免暴晒,防止材料性能劣化。
2.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需贯穿各分项工程全流程。在基层处理环节,墙面需确保平整度误差≤3mm,通过水泥砂浆找平或石膏腻子修补,为饰面施工奠定基础;地面基层需清理干净、无空鼓,卫生间、厨房等区域做好防水闭水试验,防止渗漏隐患。分项工程施工中,地面地砖铺贴需控制缝宽均匀,采用十字卡定位、橡皮锤敲击密实。墙面瓷砖粘贴需保证垂直度偏差≤2mm,阳角处采用 45° 碰角工艺。吊顶工程中,龙骨安装需符合设计间距,确保结构稳固。
2.3 施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最后一个环节是施工验收,这决定了工程质量结果的优劣。分项工程质量检验验收必须依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从地面质量、墙面质量和吊顶质量等分项,以靠尺、塞尺、激光测距仪等设备检测平整度、垂直度及阴阳角方正度等;从门窗质量检查启闭是否灵活、密封胶条是否完好,并通过气密性能、水密性能考核。在竣工验收时,应由施工方进行自检、互检及整改后,准备好竣工资料由监理和建设单位进行验收。将有关单位联合起来进行一次竣工验收,验收的重点是观察质量的观感及使用效果的实现情况。
三、房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 组织与制度管理
合理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规章制度为施工质量管理提供必要条件。体制管理中,组建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小组,具体划分技术员、质检员、材料员以及班组人员,落实他们的质量管理工作任务。技术员落实制订施工方案和质量标准,质检员全面管理施工质量,材料员严格把关材料质量,班组人员执行操作,实施分层管理、逐级负责的制度体系。制度方面,编写质量责任追究制,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质量问题责任人具体执行责任追究的处罚内容。制定质量例会制度,定期召开质量例会,了解施工的质量状况,落实相应的整改措施。
3.2 技术与方法管理
创新技术运用以及科学工具的应用是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技术推广运用中采用新技术,开展装配式装修技术运用,将包括墙面、地面、吊顶等部品部件在工厂生产加工,现场模块化施工,降低湿作业和施工质量偏差,推广绿色型材料,如用水性涂料、无醛板材等低污染材料,保护室内环境。技术工具利用中,利用 BIM 技术对材料进行三维建模,模拟出管线综合排布和施工工序等,提早消除空间干涉,利用二维码技术给材料和工序加上独一无二的标签,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得到产品信息、施工质量标准和验收情况,实现质量可追溯。
3.3 安全与环境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是施工质量的支撑。针对安全管理,在现场实施《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悬挂安全警示牌,高空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带及安全网,并定期检査脚手架的安全使用性;严格临时用电管理,现场采取三相五线制及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模式,装设有漏电保护器;对动火作业实施审批,备有必要的灭火器材,杜绝消防火灾。环境管理实施措施,施工现场建造封闭式的围挡、喷淋降尘装置,PM2.5 浓度超标时自动开启降尘装置;建设垃圾分类处理站,对废弃涂料桶、木材边角料等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对建筑垃圾的清运采用封闭式运输车,合理安排施工时段,错峰施工,避开居民休息时段,减小噪音影响。
结语
本文通过构建全周期质量控制要点与多维度管理体系,为房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管理提供有效路径。实践表明,科学的质量管控显著降低了空鼓、渗漏等常见质量问题发生率。但当前仍存在技术应用成本高、行业标准细化不足等问题。随着数字化技术深度应用与绿色施工标准完善,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管理将迈向智能化、标准化新阶段,持续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纪亚池.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其管理[J].石材,2024,(10):32-34.
[2]郑磊.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7):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