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的探讨

作者

谭欢

身份证号码:372928198803035811

引言

在数字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智能建筑作为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正迎来快速增长期。智能建筑通过集成电气自动化、通信网络、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建筑设备高效管理与资源优化配置,为用户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环境。

一、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理论基础

1.1 智能建筑的概念与特征

智能建筑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通过对建筑设备能、办公自动化(OA)、通信自动化(CA)为核心功能,构建高效、舒适、安全的建筑环境。在电气系统层面,智能建筑具备三大显著特征:设备智能化,如智能电表可实时采集能耗数据,智能断路器能自动检测电路故障并精准跳闸。系统集成化,通过统一的通信协议与管理平台,实现照明、安防、空调等子系统的互联互通与协同控制。服务人性化,借助环境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可根据人员活动与环境变化自动调节室内照明、温湿度,提升用户体验。

1.2 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原理

智能建筑电气安装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物联网技术通过部署传感器网络,实现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将温度、电流、电压等数据上传至云端;大数据分析技术则对海量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预测设备故障风险并生成维护建议。云计算技术则为智能建筑提供强大的计算与存储能力,支持远程监控、故障诊断等功能的云端化部署。边缘计算技术的应用,可将部分数据处理功能下沉至设备端,降低数据传输延迟,提升系统响应速度。

1.3 施工流程与技术要点

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需遵循严谨的流程与技术规范。施工前期,利用 BIM 技术进行三维建模与管线综合排布,提前规避电气管线与其他专业的空间冲突,并通过模拟施工优化设备安装顺序。设备选型阶段,优先选择支持开放式通信协议、具备远程控制功能的智能设备。施工过程中,综合布线是关键环节,需严格区分强电与弱电线路,确保光纤、网线等传输介质的敷设符合 EIA/TIA 568 标准,减少信号干扰。在系统调试阶段,采用分阶段测试策略,先对单个设备进行功能测试,再进行子系统联调,最后完成整个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联动测试。

二、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关键技术措施

2.1 智能化设备安装技术

智能化设备是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核心载体,需遵循严格的安装规范与技术标准。智能传感器安装时,温湿度传感器应避免阳光直射与风口直吹,确保数据采集准确性。人体红外传感器需根据探测范围合理布局,安装高度控制在 2.2-2.5 米。智能配电箱安装要求更高的精度,除保证垂直度偏差≤1.5‰外,需预留充足的通信接口与空间,便于后续设备扩展;内部智能模块需进行预调试,确保回路控制逻辑准确。智能电表安装时,需严格区分进线与出线,采用 RS485 或电力载波通信方式实现数据远传,并做好防电磁干扰处理。设备安装后需进行单体测试,验证设备功能与通信协议兼容性,确保与建筑智能化系统无缝对接。

2.2 系统集成与布线技术

系统集成与布线是实现智能建筑各子系统协同运行的关键。综合布线需遵循TIA/EIA-568-C 标准,采用六类及以上网线与单模光纤,确保数据传输的高速稳定性。强电与弱电线路需保持≥30cm 间距,避免电磁干扰。线槽敷设应横平竖直,转弯处采用 45° 弯角,减少线缆弯折损耗。在系统集成方面,采用 OPC UA、Modbus TCP 等通用通信协议,打破子系统间的 “信息孤岛”。BIM 技术在系统集成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三维建模提前优化管线布局,减少施工冲突。利用 BIM 模型关联设备信息,生成数字化竣工档案,为后期运维提供数据支持。

2.3 智能化控制与调试技术

智能的控制与调试影响着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最终控制状态。在实际应用前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和方案,分别从“单体设备调试→子系统调试→系统联动调试”过程中分阶段分步骤调试,设备单体调试过程要通过单体调试智能开关控制器等,检查并核实其指令执行可靠性;子系统调试过程要检查该安防系统报警联动、智能照明系统的场景控制等运行状态是否良好。

三、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管理措施

3.1 施工组织与协调管理

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属多专业有机融合的组织协调,组织架构应设置技术组、施工组、协调组等工作组,确定各岗位职责。技术组包含深化设计和技术交底,是将智能系统复杂的控制逻辑转换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将同一区域划分为作业班组,做好设备专业电气工程施工人员的配备,要求他们应具备智能化设备安装经验。协调组负责组织电气与其他专业如土建、装修、暖通的专业协同交叉施工。建立基于 BIM5D 的应用,关联时间、成本、资源等变量进行模拟施工,实时跟踪进度,提前了解管线碰撞或工序碰撞情况。建立多方协商例会机制,对接受电时间、机房空间分配等关系到项目工程控制重要节点进行提前沟通,积极寻求对策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3.2 质量与安全管理

安全质量是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生命线,针对电气质量管控,制定“三检一验”的质量控制办法,即班组自检、施工班组检验、项目部专业检查和监理验收,对智能化设备安装、电缆布线等重点检查项目予以特别注意,针对智能化系统的常见问题,如通信不稳定、协议不匹配等,编制专项质量检查清单,通过检测仪表对网络延时、信号质量等数据予以量化检验;运用二维码,为每一个智能设备、每一根电缆都添加一个独立的标识标签,对扫一扫即知该设备参数、安装人员及安装、测试数据等提供溯源体系。

3.3 进度与成本管理

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是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终极目标,前者通过甘特图和关键路径方法(CPM)将施工活动分解到周的进度计划中,以智能化设备采购、系统调试等作为关键路线活动。设置进度预警体系,若出现实际进度滞后 5% 以上时,自动统计进度迟滞原因,如通过增加劳动力,调剂工序等方法进行进度动态纠偏。至于成本控制,通过利用 BIM 模型进行工程量精确算量并结合市场行情制定成本预算,对智能设备采购成本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及框架协议采购,降低采购设备单价。针对施工期间材料领用情况及时统计电缆损耗率、设备利用率等参数,以排除超支风险。

结语

本文通过对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的探讨,构建了涵盖设备安装、系统集成、施工管控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电气系统的稳定性与智能化水平。技术迭代与标准滞后、复杂系统协同优化等问题仍待解决。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度应用,智能建筑电气安装将向更高效、精准、智能的方向发展,持续赋能建筑行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韩 斐 . 智 能 建 筑 电 气 安 装 施 工 技 术 措 施 的 探 讨 [J]. 建 材 发 展 导向,2024,22(11):108-110.

[2] 杨强. 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安装施工技术分析[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3,(04):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