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电运输系统技术创新与应用分析
柳慧峰
身份证号码:14223219980716749X
引言
在现代矿业发展进程中,矿山机电运输系统作为矿山生产的关键枢纽,其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矿山的生产效率、运营成本与安全状况。当前众多矿山仍面临机电运输设备老化、自动化程度不足、能耗污染严重等问题,传统运输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需求。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矿山机电运输系统的技术创新带来了新契机。
一、矿山机电运输系统现状分析
1.1 国内矿山机电运输系统现状
当前,国内矿山机电运输系统设备应用呈现多样化,但整体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大型矿山引入带式输送机、提升机等先进设备,可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运输,然而中小矿山仍普遍使用老旧设备,其可靠性差、维护成本高。在技术层面,自动化控制仅在少数矿山初步应用,多数矿山仍依赖人工操作与经验判断;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应用不足,难以及时发现设备潜在问题。管理模式上,许多矿山缺乏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与人员培训体系,导致设备检修不及时、操作人员专业技能欠缺,进一步降低了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
1.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国内矿山机电运输系统面临能耗高、故障率高、智能化程度低等诸多问题。老旧设备能耗超出新型节能设备,造成能源浪费与成本攀升。设备老化与维护不当致使故障率居高不下,频繁的停机维修严重影响矿山生产进度。智能化运输设备与管理系统普及率低,无法满足矿山高效、安全开采需求。安全防护技术滞后,如防跑车、漏电保护等装置存在设计缺陷或老化失效,给矿工生命安全带来隐患。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矿山行业可持续发展,亟需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加以解决。
二、矿山机电运输系统技术创新方向
2.1 智能化技术创新
在矿山机电运输系统中,智能化技术创新是提升效率与安全性的核心路径。无人化运输技术通过融合自动驾驶、定位导航与避障技术,实现电机车、矿用卡车等设备的自主运行。无人驾驶电机车能够依据预设路线自动行驶,精准停靠装卸点,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可将运输效率提升。智能监控与管理系统则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如温度、振动、转速等参数,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设备状态,提前预测故障并自动生成维修计划。
2.2 节能与环保技术创新
节能与环保技术创新是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型节能设备的应用为降低能耗提供了有效手段,永磁同步电机相较于传统异步电机,效率提升且具备功率因数高、启动电流小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带式输送机、提升机驱动系统。变频调速装置则可根据运输负载实时调节电机转速,降低空载能耗。绿色运输技术方面,电动矿用卡车凭借零尾气排放、噪音低的特点,逐步替代柴油动力车辆,减少矿山环境污染。
2.3 可靠性与安全性技术创新
提升机电运输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是保障矿山稳定生产的基础。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利用振动分析、红外热成像、油液检测等手段,对设备关键部件进行状态监测。通过振动频谱分析能够检测轴承磨损、齿轮故障等问题,结合历史数据建立故障预测模型,实现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将设备故障率降低。在安全防护技术上,新型防跑车装置采用多重制动与监测技术,当检测到车辆超速或失控时,自动触发制动系统,保障斜巷运输安全,智能漏电保护装置可快速识别漏电故障并精准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三、矿山机电运输系统技术应用分
3.1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机电运输自动化的应用改变传统的机电运输设备的运输模式,井下无人矿用机器人具备自主规划行走路径、自动躲避障碍物的功能,在井下运输巷道自动行走的同时,运输货物到指定位置;在井下运输巷道运输矿岩、物资等,有效替代人工的低效、易疲劳的运输模式,提高运输效率。井下机电设备巡检机器人携带丰富的传感器,对井下的通风设备、机电设备进行巡检,通过传感器感知的信息,可以对机电设备和通风设备进行全天候信息采集,例如井下机电设备存在温度异常、瓦斯泄露等隐患及时预警,提高巡检人员巡检工作的安全性。
3.2 井下机器人的应用
矿山机电运输借助井下机器人可以更有效地开展井下货物运输工作。例如,重载运输机器人可以通过在窄小、弯曲的井巷中自主导航设计路径,在矿山内对矿石、设备和物资等进行有效的运输,而且具有较高的运输效率,而井巷内部存在许多障碍物,避障难度较大,通过装备的高精度导航设备和避障设备,能够对巷道内存在的障碍物进行有效规划,避开井下巷道中的障碍物,有效提高了矿产资源及设备的运输效率,相比人工运输,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司机疲劳驾驶以及操作不当引发的运输事故减少。巡检机器人通过搭载高精度红外热像仪、气体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多种设备,能够对井下巷道内的矿井内部机电设备、通风系统、巷道结构等实现全天候、实时运行监测。一旦系统检测到设备的异常高温、气体泄漏、巷道结构隐患等能够实现第一时间的报警,进而将数据信息传输到地面上,可以有效提示地面上控制室掌握有效的信息,方便在矿山安全方面做出及时决策,可极大程度地保障矿山内部运输工作安全工作顺利运行。
3.3 智能化监测系统的应用
自动化监测系统是给矿山机电运输系统装上脑,在提升系统中通过监测提升机运行速度、负荷、制动闸间隙等参数,并与预设安全参数进行对比以及算法的判断,确定提升机的运行状态,如果出现异常就会自动发出声光的报警并且会自动发出减速、停车的指令,以此来避免提升机发生过卷、断绳等事故。在带式输送机中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对运行的输送带的表面的监测,可以监测到输送带出现撕带、跑偏、打滑等现象,对比传统的人工检测而言,机器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故障的发生,节省大量出现故障时间,减少出现设备故障,带式输送机停机的损失。另外通过测量运输量及设备的运行状况等调整运输机的速度及运输的启停时间,进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使用智能化监控以后可以使矿山的机电运输系统综合能耗相比使用之前减少。
结语
矿山机电运输系统技术创新与应用,明确智能化、节能与环保、可靠性与安全性三大创新方向切实有效。自动化技术、新型节能设备及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显著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能耗并强化安全保障。当前技术在多系统融合、复杂环境适应性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深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完善技术标准与规范,推动矿山机电运输系统向更高效、智能、绿色的方向迈进,助力矿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万 步 炎 , 韩 志 型 . 地 下 运 输 系 统 的 计 算 机 优 化 选 择 [J]. 世 界 采 矿 快报,1997,(15):18-20.
[2]刘芳忠.煤矿机电运输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对策[J].冶金管理,2022,(07):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