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理念下的机电设备能效优化与节能技术研究
田磊
身份证号码:372925198401024512
引言
在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绿色环保理念已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核心导向。机电设备作为工业生产、建筑运行及交通运输领域的耗能主体,同时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传统机电设备普遍存在能效低、能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例如工业领域中低效电机的广泛使用,导致电能损耗巨大。建筑空调系统因缺乏智能调控,造成大量电力资源浪费。
、机电设备能效现状分析
1.1 机电设备能耗特点
机电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其能耗呈现显著的行业差异化特点。在工业领域,电机、风机、泵类设备是主要耗能单元,在钢铁冶炼中,高炉鼓风机、除尘风机持续运转消耗大量电能。化工行业的离心泵用于物料输送,因长时间高负荷运行,能源利用率不足。传统电梯在空载下行时,电能浪费问题突出。交通运输领域,大量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船舶航行时,螺旋桨推进系统的能耗效率受航速、海况影响波动明显。
1.2 能效提升面临的挑战
机电设备能效提升面临技术、经济与管理多重壁垒。技术层面,核心节能技术研发滞后,如高效永磁电机的高性能磁材依赖进口,自主化率不足。设备间兼容性差,不同厂商的智能控制系统通信协议不统一,导致多设备协同节能难以实现。经济层面,节能改造成本高昂,以工业锅炉余热回收改造为例,单台设备改造费用超百万元,中小企业因投资回报周期长望而却步。管理层面,企业能源管理意识薄弱,缺乏专业的能耗监测与优化团队,能效逐年下降,却因更新成本高而持续服役。
1.3 绿色环保理念对机电设备的要求
绿色环保理念推动机电设备向低碳化、循环化方向升级。在能效标准方面,国家相继出台《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等强制性标准,要求 2025 年前淘汰 IE2 级以下低效电机,新建建筑机电系统需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以上标准。环保设计层面,设备生产需减少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使用,如电子设备的电路板需采用无铅焊接工艺。资源循环利用方面,鼓励余热、余压回收技术应用,如工业窑炉的高温烟气余热可用于发电或预热原料。
二、机电设备节能技术概述
2.1 节能技术分类
机电设备节能技术可依据功能与应用场景分为四大类。动力系统节能技术聚焦设备核心动力单元,如高效电机、永磁同步电机,通过优化电磁设计与材料性能,降低铜损、铁损,提升电能转换效率;变频调速技术则通过调节电机转速匹配实际负载需求,避免“大马拉小车” 现象。传动系统节能技术致力于减少能量传递损耗,如采用高精度行星齿轮传动替代传统皮带传动,降低摩擦损失。磁流体传动利用磁性流体传递动力,实现无接触传动,提升传动效率。智能控制节能技术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通过算法优化设备启停、转速、功率等参数,如建筑空调系统的智能群控,可根据室内外温湿度、人员密度自动调节制冷制热功率。
2.2 关键节能技术原理
变频调速技术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节能技术之一,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改变电机输入电源的频率与电压,调节电机转速。降低频率即可实现转速下降,进而减少电机功率消耗。智能控制系统则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将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器,经预设算法或机器学习模型分析后,输出最优控制指令。
2.3 节能技术发展趋势
机电设备节能技术将向智能化、集成化与多能协同化发展。智能化背景下,随着
5G 与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机电设备节能将实现更加自我感知的能力与自我决策的能力,例如智能电表能够采集机电设备用电情况并自动规划用电方案;机电设备向集成化方向演进,是设备中多种节能技术的融合,例如机电设备的节能泵,变频调速、高效叶轮与智能控制将统一集于一身,减少机电设备的结构层次,实现整体效率最大化;机电设备的多能协同化是机电设备借助多种能源之间相辅相成的作用进行功能与效益优化,机电设备中大型工厂园区,“余热-光伏-储能”的能源系统,能够实现热与电的协同供给与存储。
三、机电设备节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分析
3.1 工业领域
机电设备节能技术的运用广泛地运用于工业领域,有效降低了工业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在电机系统节能中,钢铁企业对传统异步电机进行高效永磁同步电机的技术改造,利用变频调速技术实现电机的根据轧制工艺进行电机转速调节,实现电能消耗的降低。余热回收技术被运用在众多化工、冶金企业中,在化工行业中,化工企业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来回收反应釜中的高温尾气余热,进行发电或者对原料进行预热,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3.2 建筑领域
建筑机电节能改造是打造绿色建筑的重要环节。在空调系统中,智能化群控系统利用传感器采集室内温湿度、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和室外气象数据,对冷水机组、水泵、风机运行参数动态调节;智能化照明通过调光技术,采用人工或自然光线环境变化自动调节,学校、办公楼等实施节能改造后照明能耗降低。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整合建筑中空调、电梯、照明等设备数据,由大数据对运行策略优化,某超高层写字楼应用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后,实现年均节电 120 万度,节约碳排放 800 吨。
3.3 交通运输领域
在道路交通和水路交通设备层面开展的相关节能技术应用有利于降低碳减排量。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选取具有较高能量转化效率的功率器件与控制方法,即高效电机驱动技术,如高效率的全集成碳化硅功率器件与驱动控制一体化技术,电机效率 595% ;电池智能控制技术,如实时电池状态监控技术与电池状态评估管理技术,提高电池健康度寿命等。客运、货运铁路实现回收列车制动能量和再利用的技术为电气制动技术,电气制动是轨道车辆上将车辆动能在制动过程中转换为电能,再将电能重新送回输电系统回给负载电机,以减低排放和油耗;即电气制动主要是发电模式。电气制动是火车制动的一种方式,也是再生制动的主要形式。电气制动回收方式就是充分利用牵引电机消耗大量的电能,牵引时直接转化为电能进行利用,其是消耗电力的集大成者;如今国内一些大城市普遍采用电气制动技术,在节能率方面提升了 25%~30% 。船舶节能措施通过减少船舶载荷、改善主机油门利用率、螺旋桨设计的优化以及尾气能量通过安装废气涡轮增压器回收,亦可应用于电力推动船舶。
结语
在绿色环保理念指引下,机电设备通过应用各类节能技术及优化策略,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实现显著节能降耗。这不仅助力企业降低成本,更对缓解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意义重大。随着技术持续创新,机电设备节能技术将向智能化、集成化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更强动力。
参考文献
[1] 弓 进 . 绿 色 环 保 理 念 在 住 宅 室 内 设 计 中 的 应 用 [J]. 住 宅 与 房 地产,2024,(22):120-122.
[2]王晶晶.环保理念下绿色饲料包装的减量化设计[J].中国饲料,2024,(14):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