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与业务融合发展的策略

作者

李方超

西安对外贸易经济开发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压力。随着企业业务发展日益复杂化、国际化,单纯的政工职能已显得有些滞后。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将政工工作与企业的实际业务发展紧密结合,成为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工作模式,增强政工工作在国有企业中的战略地位,实现政工工作与企业业务的深度融合,以推动企业全面发展。

1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国有企业的政工工作在推动企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员工思想教育、企业文化建设、稳定员工队伍等方面,政工部门的作用不可忽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和企业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传统政工工作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政工工作往往偏重于行政化、形式化,缺乏与企业实际业务的紧密结合。其次,政工工作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较少,导致政工工作的目标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脱节,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再次,政工工作在创新方面相对滞后,许多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过于陈旧,未能适应快速发展的企业需求。

2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政工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不仅仅是稳定员工思想、提升团队凝聚力,更多地应当承担起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业务创新、优化管理流程的战略功能。政工工作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的整体效率,加强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感,增强团队的执行力,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 推动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与业务融合的策略

要实现政工工作与业务的深度融合,首先要明确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政工工作不仅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还应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为此,政工工作应当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市场需求、经营策略及未来发展规划,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案,确保政工工作能切实服务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其次,政工工作要与业务部门的工作紧密协作,应积极与生产、销售、技术等业务部门沟通,深入了解一线员工的实际需求,并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日常工作任务有机结合。在企业的每一个发展环节中,政工部门都应当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提升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团队的协作性和凝聚力,推动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4 政工工作与业务融合发展中的实际案例分析

在部分业绩斐然的外贸国有企业中,政工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结出了丰硕成果。在推进内部文化建设进程中,企业主动将特色外贸文化与业务发展目标有机融合,政工工作在强化员工思想政治引领的同时,紧密围绕企业进出口业务实际,量身定制了契合外贸行业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案。在实际执行中,政工部门与外贸业务部门建立协同联动机制,通过组织党员骨干牵头参与国际市场开拓、跨境贸易谈判、外贸单证优化等重点项目攻关,让思想政治工作深度嵌入外贸业务流程各环节,既有效推动了企业进出口业绩增长,又显著增强了员工在外贸业务实践中的参与感和归属感。通过常态化开展外贸业务专题培训和跨部门经验交流活动,政工部门助力员工树立 " 以客户为中心 " 的服务理念,系统提升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最终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与外贸业务发展的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5 推动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与业务融合的挑战与展望

尽管政工工作与业务融合发展对企业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尤其在国有企业全球化布局加速的背景下,这一融合更成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但在实践推进中仍面临多重挑战:其一,部分企业对政工工作的战略价值认知存在偏差,未能深刻把握其与业务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导致政工部门在战略规划、资源调配等环节话语权不足,实际工作效能难以充分释放,这一问题在涉外业务板块尤为突出;其二,政工工作方法创新滞后,传统说教式、灌输式教育模式与新生代员工需求脱节,缺乏数字化、场景化的创新载体,难以适应外贸行业全球化、多元化的思想引领需求;其三,跨部门协同机制尚未健全,政工与业务部门存在 " 两张皮 " 现象,缺乏常态化沟通平台和项目化合作机制,导致党建活动与贸易业务结合不紧密,资源整合效率偏低,在海外项目执行中常出现文化冲突与合规风险叠加的困境。

针对上述问题,需构建" 三位一体" 融合体系: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将政工工作纳入企业战略规划,建立政工部门与业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重大贸易项目决策中嵌入思政评估环节。

二是创新工作模式,推行 " 揭榜挂帅 " 机制,围绕国际市场开拓中的文化融合、合规经营等痛点,设立党员攻坚课题,通过 " 以学带干 " 将理论学习转化为贸易突破能力,同步打造 " 丝路先锋 " 等特色党建品牌,开发多语种数字化思政教育平台;

三是深化项目融合,建立 " 业务难题揭榜 - 党员领衔攻关 - 思政全程赋能" 的闭环机制,通过制度重构、方法创新、机制联动,推动政工工作从 " 软指标" 转化为" 硬支撑",为国有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结论

通过对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与业务融合发展策略的分析,本文认为政工工作不仅是企业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更应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发展战略相结合,实现深度融合。通过创新工作方式、加强跨部门协作、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政工工作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业务发展。尽管面临一定挑战,但通过政策支持、机制创新和实践探索,政工工作与业务的融合发展将在未来的国有企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应进一步强化对政工工作的重视,推动其与企业战略的有机结合,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泽 . 国有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研究 [J]. 铁路采购与物流 ,2025,20(07):71-73.DOI:10.20123/j.cnki.1673-7121.2025.07.016.

[2] 刘琪 . 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国有企业低效无效资产处置的有效措施 探 讨 [J]. 企 业 改 革 与 管 理 ,2025,(13):24-26.DOI:10.13768/j.cnki.cn11-3793/f.2025.0687.

[3] 沈雨前 . 新《公司法》背景下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面临的困境与优化路径探讨 [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5,(13):9-11.DOI:10.13768/j.cnki.cn11-3793/f.2025.0706.

[4] 李璐璐 , 任琼辉 . 共生理论视角下非国有企业档案协同监管 [J]. 档案与建设 ,2025,(07):93-101.

[5] 曹磊. 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融合机制探索[J].社会与公益 ,2025,(12):5-8.

[6] 王珂 .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探究 [J]. 中外企业文化 ,2025,(04):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