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精细化管理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实践应用

作者

刘海鹏

身份证号码:612129198106134016

引言

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在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工程质量参差不齐、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成本超支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道路桥梁的使用功能和寿命,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随着人们对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和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需求。精细化管理理念应运而生,它强调通过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细致规划、精确执行和严格控制,有助于提升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控制工程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

一、精细化管理概述

1.1 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源于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理念,它强调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精细化管理要求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组织、材料采购、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进行细致入微的管理,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做到精心,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细,每一项工作都做成精品,以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最优化。

1.2 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精细化管理以精、准、细、严为核心,通过三大原则贯穿道路桥梁工程全周期。注重细节原则强调从设计图纸的毫米级误差把控,到施工现场钢筋绑扎的间距规范,每个细微之处都可能影响工程质量与安全,只有将细节做到极致,才能筑牢工程根基。量化管理原则通过将工程进度分解为日计划、周目标,质量指标细化为强度、平整度等可测量数据,成本预算精确到每立方米混凝土、每吨钢材的价格,使管理从模糊经验转向精准数据驱动。持续改进原则要求工程团队定期复盘施工工艺、管理流程。

1.3 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精细化管理依托标准化、信息化、流程化三大方法落地实施。标准化作业通过制定涵盖施工工艺、安全操作、质量验收的统一规范,如《桥梁桩基施工标准化手册》,减少人为操作差异;信息化管理借助 BIM 技术构建三维模型,实现施工模拟与碰撞检测,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桥梁应力变化,让管理突破时空限制;流程化管理将工程划分为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明确各环节输入输出与责任主体,例如工程变更需经设计单位评估、监理审核、业主批准的固定流程,确保管理有序推进。

二、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质量是道路桥梁的生命线,精细化管理则是保障质量的关键手段。从社会层面看,近年来因质量问题引发的桥梁坍塌、路面沉陷事故频发,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精细化管理通过全流程质量管控,可有效降低此类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从经济角度分析,粗放式管理导致的返工维修成本高昂,某跨海大桥因混凝土强度不达标返工,额外增加数亿元费用,而精细化管理通过严格的材料检验、工序验收,能避免质量缺陷带来的经济损耗。

三、精细化管理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实践应用

3.1 规划设计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首先是规划和设计,精细化的规划设计直接决定了后续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规划阶段和设计阶段前期的调查研究和需求分析中需要应用GIS、大数据分析等工具进行工程所在地地势地形、地质结构、交通流量情况、周围环境等的研究;规划方案的设计优化阶段中可以将价值工程理念应用进来,针对同一工程项目从方案的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等方面展开综合性的比较研究;对于施工中的三维模型运用 BIM 技术进行模拟和提前实施,以便发现设计中出现的相互干涉和不合理之处,如桥梁结构与下部管线的空间位置出现的交叠矛盾和冲突问题;对于设计图纸的审核以及交底过程中,建设单位可组织多方开展联合审查制度,邀请结构、交通、景观等专业的专家参与图纸的交叉审核工作,确保图纸不出错,避免偏差。

3.2 施工准备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对工程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在施工组织设计及策划、施工场地布置、资源组织、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针对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我们采用 CPM 法进行施工进度的网络计划安排,并采取关键路径法(CPM)保证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制定的科学性,确定各道工序之间的前后顺序关系及施工的时间节点;采用施工技术手段的比选,就施工技术手段进行方案比选,针对不同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方法。如在深水桥梁基础工程施工中,确定其是否适宜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还是采用沉井基础的施工方法;施工现场的布置,在运用建模软件建立施工现场三维立体模型,针对不同物资材料堆场、车辆停放区域、职工办公生活区域安排合理的空间位置进行综合考虑,充分利用场地;在综合考虑运输路线等要求,避免材料运输次数的增加而产生的二次搬运。资源组织,在资源的组织方式中应建立动态的资源管理系统,对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及时安排的人力、物力及设备量进行充分的掌握。

3.3 施工过程阶段的精细化管理

施工生产过程阶段是施工的中心环节,过程精细化体现在从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方面的全过程控制。质量过程管理精细化方面,实行“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专检),逐项工序的质量验收,把好质量关。采用无损检测技术(无损超声波探伤、雷达检测)等检测手段对混凝土结构内部有无缺陷进行检测,做到“实”测。采用首件工程认可制,通过对第一个分项工程施工经验总结,取得施工经验,确定较好的施工工艺。督促后续工程有稳定的质量保证。安全管理精细化方面,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如高处作业、深基坑开挖作业进行分级管控与排查、治理;运用智能安全帽、物联网传感器等对施工人员位置、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及提示安全风险;进度管理精细化,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实时监控施工过程中的进度,通过对进度数据进行EVM(赢得值)分析对比与偏差分析,进行资源配置的分析,并进行调整。根据工程情况采用流水施工、平行施工等组织施工,以取得好的施工进度。

结语

精细化管理贯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全周期,从规划设计的精准把控,到施工过程的严格管控,再到竣工验收的细致核查,有效提升了工程质量与安全水平,实现成本优化与资源高效利用。随着技术革新与管理理念升级,精细化管理将进一步与智能化、数字化深度融合,为道路桥梁工程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助力打造更多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 何金秋. 道路桥梁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及优化策略[J]. 汽车周刊,2024,(07):21-23.

[2] 李晨曦. 精细化管理在道路桥梁工程养护中的应用研究[J]. 运输经理世界,2021,(29):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