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政工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实践探索

作者

雷星亮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引言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凝聚员工、塑造品牌、促进治理的重要纽带。政工工作则是我国企事业单位特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是企业党组织推动文化建设、引导员工思想行为、营造良好氛围的重要手段。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重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意识到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提升管理效能,还能增强员工认同,形成共同价值观,进而提升整体竞争力。在这一过程中,政工工作的思想引领作用愈发凸显。通过制度建设、文化传播、榜样引导等多种形式,政工人员将党的理论方针与企业发展愿景有机融合,有效地推动企业文化的内涵深化与外延拓展。然而,当前部分企业在政工工作与文化建设融合方面仍存在着机制不健全、方法不灵活、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制约了政工工作实效的充分发挥。因此,研究政工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机制,探索实践路径与优化策略,对于推动企业治理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政工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政工工作的首要功能是思想引领,通过政策宣讲、价值传播和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员工认同企业的发展理念和价值目标。这种认同不是表面的接受,而是在内心深处形成对企业文化的情感共鸣和行为指导力,使员工在实践中自觉将企业目标与个人发展紧密结合,实现组织与个体的双向赋能。政工人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承担着传达企业愿景、塑造行为规范、营造团队氛围的任务。他们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宣传典型事迹、引导正确舆论,推动形成健康积极、团结互助的组织氛围,为企业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其次,政工工作在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中也起着协调与监督的作用。通过制度设计、规章落实和文化制度融合,政工人员促使制度建设不仅“有形”,更“有魂”,实现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文化建设为引导的企业管理新格局。

二、当前企业政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政工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实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其功能的发挥与文化建设的实效。首先,部分企业对政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将其视为“附属职能”,在组织设置、资源投入、制度保障等方面存在“边缘化”倾向,导致政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话语权和主动性。其次,政工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局限于传统的宣传教育与文件传达,缺乏与员工实际需求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创新手段,难以激发员工的兴趣与参与热情,造成文化传播的“形式主义”。再次,政工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部分人员专业能力不强,理论水平和表达能力有限,对现代管理理念和企业运行机制理解不深,难以实现政工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机融合。此外,政工工作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协同度不高,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品牌传播等部门存在信息壁垒和职能冲突,影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三、提升政工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有效路径

要实现政工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最大化效能,首先必须明确其职能定位。企业应将政工工作纳入战略管理范畴,明确其在文化建设、价值传播、员工引导等方面的职责,给予其应有的组织地位与资源配置。政工人员应参与企业文化顶层设计,结合企业战略目标与员工结构特征,共同制定文化建设规划,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其次,应加强政工队伍专业化建设。通过系统化培训提升其政治素养、表达能力、沟通技巧与文化策划能力,建设一支懂管理、会沟通、善引导的政工队伍。同时,应拓展政工工作的手段和形式,结合新媒体技术、行为激励机制与文化体验方式,创新开展文化活动,增强文化传播的感染力与渗透力。例如,借助企业内部平台开展微视频展播、互动问答、员工故事征集等形式,将抽象的价值观转化为生动的员工实践。

四、政工工作推动企业文化落地的实践探索

在具体实践中,不少企业已经积极探索将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某大型制造企业设立专职政工办公室,统筹企业党务、文化、群团、宣传等工作,通过打造“文化阵地”、建立“员工讲堂”、推出“文化积分”等举措,有效调动了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一过程中,政工人员扮演了组织者、传播者和评估者的多重角色,不仅负责活动策划执行,还通过文化评估工具分析活动成效与员工反馈,指导下一步优化工作。此外,企业还探索将政工工作与人才发展相结合,通过“文化导师制”、青年员工“思想提升营”等方式,引导员工在职业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价值观,实现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五、构建以政工工作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为实现政工工作对企业文化的持续推动,应建立系统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首先,应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与政工工作的顶层设计,形成“企业党组织主导、政工队伍执行、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确保政工工作在企业战略执行与文化传播中具有方向性与权威性。其次,应将政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制定文化建设年度计划、实施流程和评估标准,使文化建设不再是阶段性工程,而成为贯穿企业日常运营的重要部分。再次,构建政工工作协同平台,推动跨部门资源共享与信息互通,形成各部门在文化建设中各司其职、相互支撑的工作机制。

结论:

政工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新时代企业管理环境的深刻变化,政工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企业战略与员工需求,发挥思想引导、价值传播、组织协调等核心功能,全面参与企业文化的规划、执行与评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通过明确职能定位、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制度机制,政工工作将在塑造优秀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未来,企业应继续推动政工工作的现代化、专业化、制度化发展,使其成为企业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柱,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持。

参考文献:

[1] 杨代利 . 论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J]. 中国港口 ,2000,(04):40-41.

[2] 杨波 , 张立盛 . 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生态伦理建设 [J]. 中南民族学院 学 报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2000,(02):134-136.DOI:10.19898/j.cnki.42-1704/c.2000.02.034.

[3] 孙劭艺 . 试述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 [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0,(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