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张萍
身份证号码:37030519810711652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宅建筑的质量要求日益严格,防水工程作为保障住宅使用功能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住户的生活品质与建筑结构安全。当前住宅建筑防水施工中渗漏问题频发,屋面防水层开裂、卫生间管道根部渗水、地下室侧墙渗漏等现象屡见不鲜,不仅严重影响住户正常生活,还可能引发墙面发霉、结构腐蚀等次生问题,缩短建筑使用寿命。
一、住宅建筑防水施工的特点与要求
1.1 防水施工的特点
住宅建筑防水施工的复杂性与专业性,体现在多个维度。涉及部位广泛,屋面、卫生间、地下室和外墙等区域都需进行防水处理,各部位面临的环境挑战截然不同。屋面暴露在外,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地下室长期处于潮湿的地下环境,承受水压。卫生间频繁接触水流,水汽易渗透。每个部位都需量身定制防水方案。环境影响因素多,温湿度变化、建筑结构沉降、外界振动等,都会对防水层造成影响。温度波动致使防水层热胀冷缩,可能产生开裂、变形。结构沉降会拉伸防水层,导致其破损失效。隐蔽性强是防水工程的显著特点,防水层施工完成后,会被后续的装饰层、保护层覆盖。
1.2 防水施工质量标准与规范
国家与行业制定的标准规范,为住宅建筑防水施工筑牢质量防线。在设计层面,需依据不同部位的防水需求,合理选择防水构造和材料类型,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材料选用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保证材料的耐久性、耐水性和粘结性等性能,从源头保障防水工程质量。施工工艺规范贯穿整个过程,从基层处理到防水层施工,都有严格的操作要求。
二、住宅建筑防水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2.1 屋面防水常见问题
屋面作为住宅建筑防水的 “第一道防线”,面临诸多质量问题。防水层开裂是常见现象,由于屋面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经受四季温差变化,防水材料热胀冷缩频繁,若材料柔韧性不足或基层处理不当,极易出现裂缝。施工时若未对屋面结构变形缝、伸缩缝进行有效处理,也会加速防水层开裂。卷材鼓包问题也较为突出,施工过程中,若基层含水率过高,或在铺设防水卷材时未能充分排出空气,水分受热蒸发形成蒸汽,就会导致卷材与基层分离,形成鼓包。鼓包破裂后,雨水直接接触基层,破坏防水效果。排水不畅引发积水同样困扰着许多住宅屋面,落水口、天沟等排水部位若施工时未做好坡度处理或后期杂物堆积堵塞,雨水无法及时排出,长时间浸泡屋面,会加速防水层老化、破损,最终导致渗漏。2.2 卫生间防水常见问题
卫生间因用水频繁,防水施工质量问题易发。管道根部渗漏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卫生间内管道密集,在管道穿过楼板处,若未进行细致的防水处理,如未做止水台、未对管道与楼板缝隙进行密封填充,水就会顺着缝隙渗透到下层空间。同时,管道使用过程中的振动,也会使防水层与管道接口处逐渐脱离,加剧渗漏风险。墙面返潮发霉也是常见困扰,若卫生间墙面防水高度不足,或防水涂料涂刷不均匀、厚度不够,水汽会渗透到墙体内部,导致墙面出现返潮、发霉现象,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危害居住者健康。地面防水层破损在后期装修过程中容易出现,住户进行地砖铺设或其他施工时,若操作不当,尖锐工具可能破坏已做好的防水层,埋下渗漏隐患。
2.3 地下室防水常见问题
地下室内长期处于潮湿、高水压环境下,地下室的渗水防裂问题不可轻视。侧墙裂缝渗漏较常见,地下室侧墙所受土体及地下水压力较大,且混凝土浇筑成型时振捣不密实或养护不到位致使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地下水由此沿裂缝渗漏至室内。建筑沉降差过大易导致侧墙裂缝产生,破坏侧墙防水。底板渗水问题更难以解决,当底板施工时基底不平整,防水卷材或涂料与基面结合不紧密,地下水由此穿过微小间隙渗漏,底板变形缝、底板施工缝若防水不当,止水带安装位置不准确或止水带质量不合格,构成漏水通道。
三、住宅建筑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施工前质量控制
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充分的落实,使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成为住宅建筑防水工程质量的基础保障。要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参加施工图纸的会审,对屋面、卫生间、地下室等各区域的防水方案进行全方位的审核。要着重审查各类不同区域的防水构造是否合理,如屋面排水坡度设计是否科学、卫生间管道根部防水节点的处理是否合理、地下室变形缝的防水构造处理等,及时找出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调整,保证住宅建筑工程的设计满足施工要求。
3.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是关键,优化基层处理的验收,基层质量直接影响到防水层是否能够与基层牢固粘结,因此,要求基层必须坚固、平整、清洁、干燥,要求屋面基层要满足排水坡度设计要求、卫生间基层要求无空鼓、开裂、地下室基层不能有渗水、油污等。基层处理完毕验收合格,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严格做好防水层施工工艺的要求,防水卷材铺贴时控制好搭接宽度和粘结强度,铺贴要牢固、平实,防止出现空鼓、折皱等情况,防水涂料施工中严格按照要求的涂刷次数和厚度进行操作,涂层要均匀、不漏刷,并加强对管道根部、阴阳角等部位的附加层处理,增加防水性能。
3.3 施工后质量控制
做好施工后的验收与维修,是防水工程保证长期有效运作不可缺少的一环。严格进行防水工程的试验检测,对屋面、卫生间进行蓄水试验,时间不少于 24 小时,发现是否出现渗漏现象;对外墙进行淋水试验,查看墙体是否出现渗水点。进行试验检测,及时解决潜在的渗漏问题。建立起问题质量整改机制,对于验收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落实质量整改负责人与期限,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真正得到解决,整改完成后再重新进行验收,直至通过质量标准。对防水工程进行保修管理,明确防水工程保修期限,建立住户回访渠道。
结语
本研究通过剖析住宅建筑防水施工常见问题,构建了覆盖施工全流程的质量控制体系。从施工前的精准筹备,到施工中的严格监管,再到施工后的长效保障,各环节措施有效降低渗漏风险,提升工程质量。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持续优化质量控制策略,将为住宅建筑防水工程筑牢更坚实的防线。
参考文献
[1]王钦弘.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22):177-179.
[2]程剑峰.住宅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居舍,2024,(31):133-136.
[3] 刘 亚 梅 , 齐 琳 . 住 宅 建 筑 工 程 屋 面 防 水 施 工 技 术 及 质 量 控 制 [J]. 居舍,2023,(09):41-44.
[4] 郑建辉. 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分析[J]. 四川水泥,2020,(10):150-151.
[5]曹乃林.浅谈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的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J].湖北农机化,2018,(07):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