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制造技术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刘跃勇

身份证号码:371581199007244771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制造时代已经悄然来临,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工业浪潮下,机械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成为趋势,机械产品设计作为制造的源头,需融入智能制造技术以提升效率与质量。智能制造技术能实现设计过程的数字化、自动化与智能化,满足市场对个性化、高品质机械产品的需求。

一、智能制造技术与机械产品设计的理论基础

1.1 智能制造技术的内涵与核心技术

智能制造技术是基于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与优化的技术体系。其核心在于通过数据驱动与智能算法,打破设计、生产、服务各环节的信息壁垒,构建自主决策、动态优化的制造系统。核心技术包括数字化建模与仿真技术,可实现产品虚拟原型的精准构建与性能预测;物联网技术通过感知设备实现制造要素的实时互联与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技术能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潜在规律,为设计优化提供依据;人工智能技术则赋予系统自主学习与决策能力,如智能算法可自动生成设计方案并进行评估。

1.2 机械产品设计的特点与智能化需求

机械产品设计具有多目标协同、多学科耦合的特点,需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平衡成本、可靠性、可制造性等多维度指标。设计过程涉及大量参数计算、方案迭代与性能验证,传统模式下依赖经验积累,存在效率低、创新受限等问题。当前市场对产品个性化、快速迭代的需求,推动机械产品设计产生强烈的智能化需求: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参数计算的精准度与效率;借助智能算法实现多方案的快速生成与优化;利用协同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跨团队高效协作。

1.3 智能制造技术与机械产品设计结合的重要性

二者的深度融合是机械制造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从效率层面,智能制造技术可将设计周期缩短,通过虚拟仿真减少物理样机试制次数,降低研发成本。从质量层面,数据驱动的设计优化能提升产品性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减少后期制造与使用中的问题。从创新层面,智能算法拓展设计边界,可生成人类经验难以企及的创新方案,推动产品功能与结构的突破。从市场响应层面,智能化设计能快速适配个性化需求,实现小批量、多品种产品的高效设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这种结合为设计流程注入动态适应性,使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可根据反馈持续优化,形成从设计到服务的价值闭环,顺应制造业向服务型转型的趋势。

二、智能制造技术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的应用

虚拟设计和虚拟仿真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机械产品设计方式,利用计算机虚拟设计软件来创建包含材料、结构参数等信息的产品设计虚拟样机,代替传统机械产品的二维设计图纸,设计人员可以直观展示最终设计方案。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在虚拟环境中对产品的机械性能、运动轨迹、使用工况等进行虚拟模拟,对机械的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预测在负荷下结构产生的变化形态,对部件之间的装配间隙进行运动仿真,以便对部件运动过程中的干涉现象进行分析,使设计的缺陷在早期得到及时修正,对多个结构进行快速设计和验证,为复杂的机械结构设计提供准确性能信息。

2.2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设计决策中的应用

智能决策:大数据+人工智能支持设计决策。比如,利用大数据获取已有设计数据、类似产品指标和客户意见信息,挖掘设计数据中可能隐含的设计规律与产品性能相关性,如某些机件之间的尺寸比值与寿命的关联性;利用人工智能的算法搜索自动寻找相关规律,然后通过算法导出,例如拓扑优化算法自动生成给定空间和负荷下满足约束条件的零部件材料分布,设计轻质、高强度的零件结构。

2.3 协同设计平台的应用

协同设计平台破除机械产品异地设计的地理限制。基于云平台的共享设计软件环境,使机械产品的设计者、工程师或客户可以随时随地共享访问并进行产品的设计版本,基于权限管理,实时进行设计版本共享。多人进行在线标注、版本跟踪与冲突预警等,如结构设计人员和电气设计人员,同时对同一款产品进行设计,可自动获取双方的设计冲突,提供相应的提示,不再需要后期进行产品的版本归并,进行重复地设计。

2.5 智能制造技术在设计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针对设计工作,采取智能制造技术,使全流程管理过程更加优化。借助于设计工作流引擎,将一个设计工作流程拆分成若干标准节点,自动分解设计工作,再通过设计工作流引擎自动指定负责人、跟踪进展情况,比如在某流程的某一节点指定该负责人必须完成的方案评审、参数计算等任务。对设计工作成果进行梳理,也可以借助于设计数据管理系统,将设计成果文件结构化,进行版本管理,其中每一版本能够按照项目、项目版本、关键字检索,避免检索设计文件的过程杂乱无章;也能对整个设计工作的关键指标进行监控,则可根据相应的数据分析,指出某个流程节点环节出错频率高,出现进展较慢,则自动提示该流程节点的优化方案,从而加强对整个设计流程的管理。

三、智能制造技术在机械产品设计应用中的挑战与对策

3.1 面临的主要挑战

智能制造技术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存在多重阻碍。技术层面,不同系统间的数据接口不统一,导致数字化设计软件、仿真工具与协同平台难以无缝对接,形成信息孤岛。数据安全风险突出,设计过程中涉及的核心参数与知识产权信息,在云端传输与存储时易遭泄露或篡改。人才缺口显著,既懂机械设计原理又掌握智能算法与大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人才稀缺,传统设计师对智能化工具的适应能力不足。传统设计理念与管理模式的惯性,使企业对智能化转型的投入持谨慎态度,制约技术应用的深度推进。

3.2 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挑战,需从技术整合与生态构建入手。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统一数据交互格式与接口规范,实现不同智能系统的互联互通。建立多层级数据安全体系,采用加密传输、权限分级管理等技术,保障设计数据的完整性与保密性。加强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开设交叉学科课程,开展在职培训提升现有团队的智能化技能。企业应树立数字化转型理念,试点示范项目积累经验,逐步推动设计流程与管理模式的重构,为智能制造技术的深度应用创造条件。

结语

本文研究了智能制造技术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数字化设计、智能决策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及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该技术能提升设计效率与质量,推动机械产品创新。持续突破技术瓶颈,加强人才培养与理念革新,促进智能制造技术与机械产品设计深度融合,助力机械制造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张智慧.基于智能制造的机械设计分析[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54(02):88-90.

[2]孙会龙.智能制造时代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深度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2,(05):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