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作者

任倩倩

身份证号码:120224198810196822

引言

在全球工业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石油化工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产品质量与生产安全直接影响能源供应稳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分析检验作为石油化工生产的眼睛,贯穿原料验收、过程监控、成品检测全链条,是把控产品质量、规避生产风险、推动技术革新的核心环节。

一、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石油化工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材料、医药等领域。分析检验质量控制贯穿生产全流程,是保障产品质量与生产安全的核心环节。在产品质量层面,石油化工产品性能指标复杂,不同产品对成分、纯度要求各异。精准的分析检验能准确测定产品各项指标,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若质量控制缺失,将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损害企业声誉,削弱市场竞争力。安全生产方面,石油化工生产涉及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工艺。质量控制通过实时监测反应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可及时发现异常,预防爆炸、泄漏等事故。对设备腐蚀、管道堵塞的检测分析,有助于提前预判设备故障,保障生产连续性。质量控制是推动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二、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控制现存问题分析

2.1 仪器设备管理问题

仪器设备的性能对检测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目前企业对于仪器设备的管理不到位,首先表现在设备陈旧老化、设备更新缓慢,随着行业的不断前进,检测标准越来越高,因此老旧的仪器设备精度、稳定性不高,无法满足对高精度的仪器检测要求;其次,企业对于仪器设备的校准以及维修不够及时、到位,部分企业没有完善、科学的仪器设备的校准制度,日常的维护检修没有制定科学、规范的方案,也没有安排专门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组织操作,导致仪器设备出现故障越来越频繁,其使用寿命也会进一步缩短。

2.2 人员专业素养与管理问题

分析检验人员是最直接的质量控制实施者,目前其专业知识缺乏、操作不规范,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聘用专业素质低、学历低、专业培训不足的人员,无法熟练正确地使用分析仪器和分析数据;也存在企业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考核及培训制度,人员工作积极性不足,质量意识差等问题。

2.3 样品处理与检测方法问题

在样品采集及分析过程中,合理性的程序亟待完善。样品采集代表性不足、样品制备不符合规范,无法体现样品本身的特性,进而影响样品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样品的检测方法不完善,很多企业采用传统的检测方法,检测操作复杂、耗时长、灵敏度及精确度不够,在新的检测技术方面的应用缺乏,无法有效提高产品质量控制能力。

2.4 质量管理制度与监督问题

完善的制度监督是质量控制的保证,当前却仍是任重道远,很多公司制度不完善,内容空洞、缺乏可操作性,落实中形式主义严重,监督机制不到位,缺乏独立的部门监督,监督手段落后,只在事后检查,发现不了和纠正问题的萌芽。

三、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控制方法优化

3.1 仪器设备质量控制优化

进一步加强仪器设备质量控制,加强仪器选购、校准维护、更新换代等工作,如仪器选型时,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生产任务及检测需求,通过走访查寻比对,在众多的仪器设备中挑选具有高精度、性能稳定、自动化水平高、符合行业检测标准的仪器设备,同时要考虑仪器设备的配套与拓展,能满足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要求。应制订严格的产品仪器设备校准制度,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和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时间对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校准,保证仪器检测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认真做好产品的仪器设备校准记录,并建立产品检验仪器设备校准档案,便于以后的溯源和核查。

3.2 人员管理与培训优化

加强对分析检测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是提高质量控制措施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应该加强人才的培养,做好分析检测人员聘用条件设置,优先聘用具有相关专业背景、丰富检测经验、高素质的人员;同时做好分析检测人员培训管理工作,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分析检测专业基础知识、仪器操作、分析测试方法的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等方面,定期开展内部培训和参与外部学术交流活动,聘请行业专家作学术讲座,让检测人员外出参加学术会、培训班等,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增强专业技能。严格做好对分析检测人员的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让检测人员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检测流程,熟练掌握正确处理所检测到的结果。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分析检测质量控制相关指标纳入绩效考核管理范畴,绩效考核工作优秀的检测人员,给予物质奖励与精神嘉奖。

3.3 样品处理与检测方法改进

采取针对性强的样品处理和检测方法,能够为分析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提供保障。做好样品处理工作,要求制定系统规范的样品采集制备规程,确定样品采集的时间、地点、方法、数量,确保采集样品的充分代表性。使用科学合理的样品制备技术和方法,如微波消解、固相萃取等,提升样品制备工作效率与质量,避免降低样品处理过程中的误差。加强样品处理环节的检验质量控制工作,强化对样品采集制备过程的记录和监控,确保样品采集制备过程符合操作规范,并实现数据可溯。做好检测方法改进工作,做好行业技术发展动向的跟踪,及时采纳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如推广使用色谱-质谱联用、光谱、在线分析技术等,这些检测技术和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检测速度快,能够充分满足石化生产检测复杂样品快速准确检测的需要。鼓励企业深化检测方法研究创新,强化对现有检测方法的优化完善,开发出适合本企业产品特点的专属检测方法,增强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3.4 质量管理制度与监督体系完善

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与监督体系,是分析检验质量控制有效执行的良好保证。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详实具体和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分析检验全过程中的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岗位责任以及质量控制流程,建立质量责任制,将质量控制目标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具体个人,做到事事有人问,人人肩上有担子。加强质量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要求全员熟知质量管理制度,并自觉执行制度;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体系,设置单独的质量监督机构,配备专门质量监督员,明确其职责、权限等。

结语

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关乎企业发展与行业进步。针对当前存在的设备、人员、方法、制度等问题,企业需从多维度优化改进,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从而提升分析检验水平,推动石油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绍宗,郭媛媛,石玲.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5,45(10):65-67.

[2]黄福凯,王欢欢,孙岩.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4,44(1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