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物理实验辅助物理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

秦培伟

辽宁省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引言:物理学科具有高度实验性特征,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随着教育技术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标准深入实施,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面临诸多挑战,数字化实验技术逐渐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既要保持传统实验直观性和操作性优势,又要充分利用数字化实验精确性和可视化特点,实现两者有机融合。探究高中物理实验辅助物理教学有效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高中物理实验现状调查,教学辅助问题分析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当前教育环境中呈现出复杂多样化状态,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与数字化实验技术并存发展态势明显。传统物理实验凭借其直观性强、操作感受真实等优势,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实验器材能够获得直接感性认识,加深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理解程度。然而传统实验在精度控制、数据处理、现象展示等方面存在明显局限性,部分复杂物理过程难以通过传统实验手段清晰呈现,实验结果往往受到环境因素和操作误差影响,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数字化实验技术凭借其高精度测量、实时数据处理、图像化展示等技术优势,为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新途径和可能性,学生能够观察到传统实验无法展现微观过程和瞬时变化,提高了实验观察精度和数据分析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辅助过程中存在诸多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实验教学效果提升和学生科学素养培养质量。传统实验器材老化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学校实验设备更新缓慢,影响了实验教学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保障;实验课时安排不够合理,许多学校为了应对考试压力压缩实验教学时间,导致学生缺乏充分实验体验和深入思考机会。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数字化实验技术掌握程度有限,无法充分发挥现代实验技术在教学中作用。

二、高中物理实验方法优化,教学辅助策略构建

物理实验方法优化需要在充分认识传统实验与数字化实验各自特点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实验教学体系。传统实验方法优化应注重实验器材改进和实验流程完善,通过升级实验设备、优化实验步骤等途径提高传统实验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在保持传统实验直观性和真实性前提下引入现代测量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使传统实验能够适应当前教学需求和学生认知特点。数字化实验方法优化应重点关注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避免为了技术而技术现象确保数字化实验真正服务于物理教学目标实现;通过合理选择数字化实验软件和硬件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实验方案,让数字化技术成为增强实验效果有力工具而非教学负担。梯度递进式实验设计成为优化实验方法核心策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知识接受能力,将复杂物理概念分解为若干个相互关联实验环节,每个环节都承载着特定教学任务和认知目标;学生通过逐步完成各个实验环节逐渐建构起完整而深入物理知识体系,这种设计方式既能够降低学习难度又能够保证知识掌握深度。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中重力与弹力教学为例,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将重力和弹力作为两个独立概念进行讲解,学生难以建立两者之间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优化后实验教学方案采用情境化实验设计理念,创设弹簧秤测量重力实验情境,让学生在同一个实验过程中同时体验重力存在和弹力产生机制。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静止悬挂重物现象,让学生思考重物为何能够保持静止状态,然后通过改变悬挂方式让学生观察弹簧在不同状态下形变情况,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逐渐认识到重力作为向下作用力必然需要向上作用力和它平衡才能维持物体静止状态。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定量测量实验,使用弹簧秤测量不同重物重力大小,同时观察弹簧伸长程度变化情况,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弹力大小与重力大小之间对应关系,进而理解弹力产生原因和作用机制。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高中物理实验效果评估,教学辅助价值验证

物理实验教学效果评估需要建立科学完善评价体系,从多个维度全面考察实验教学辅助效果。学生学习效果评估应关注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水平、态度情感变化三个方面,通过前后对比、跟踪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客观评价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知识掌握程度评估重点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深度、物理规律掌握程度、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等方面变化情况;能力发展水平评估主要包括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提升状况;态度情感变化评估涉及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增强等方面表现。多元化评估体系构建成为验证实验教学价值重要途径,将过程性评估与结果性评估相结合,将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融合,通过观察记录、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收集评估信息,形成立体化评估格局。

人教版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为例,传统教学评估往往仅关注学生能否正确计算电路中各部分电压电流关系,忽略了学生对电路连接方式本质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优化后评估体系采用项目式评估方法,设计家庭电路改造模拟项目让学生综合运用串联并联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传统实验评估通过观察学生连接实物电路操作过程,关注学生能否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导线和元件,能否熟练使用电压表电流表进行测量,能否通过实验验证串联并联电路电压电流分配规律。数字化实验评估则重点考察学生运用仿真软件设计复杂电路能力和分析电路工作原理深度,学生通过虚拟实验平台可以快速搭建各种电路模型,观察电路参数变化对整体性能影响。教师通过学生设计作品和分析报告来评价学生电路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发展水平,这种评估方式突破了传统实验器材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展示空间和评估维度。

结论:高中物理实验辅助物理教学有效性探究究表明,传统实验与数字化实验相结合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通过系统调查分析当前实验教学现状和问题构建科学合理实验方法优化方案和教学辅助策略,实现了实验教学质量显著改善。探究验证了优化后实验教学模式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养提升等方面积极作用,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邬秋峰 .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科关键能力的教学设计研究 [D]. 扬州大学 ,2024.

[2] 邱艳花.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探究[J]. 教师博览(下旬刊),2024(10):61-63.

[3] 李强 . 创新物理实验教学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C]//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七).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