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技术在会展场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伍智
身份证号码: 210921198905090955
引言
随着全球会展行业的蓬勃发展,会展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日益多样化,对会展场地的规划与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依靠经验和简单测量工具的场地规划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复杂场地布局、高效人流疏导、精准设施管理等需求。例如,在大型国际展会中,因展位规划不合理、人流监测不及时导致的拥堵问题频发,严重影响参展体验与展会运营效率。测绘技术作为获取空间信息的重要手段,具备高精度、数字化、可视化等特点,能够为会展场地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将测绘技术应用于会展场地,对提升会展场地的综合竞争力、推动会展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测绘技术在会展场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1.1 会展场地规划阶段应用
测绘学在规划阶段能够为会展空间规划选址过程提供科学的依据。针对会展空间选择的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测绘技术能够在会展空间选址的过程中,从大范围内对场地周边的地形、地面及建筑物结构进行分析,为场地空间选址提供初步判断依据,从而选出合适的位置;无人机测绘能够根据整体测绘情况对会展空间选择的位置进行精密观察,捕捉细小画面,给予厘米级影像资料,进一步明确场地整体平面的状况、场地整体与周围环境是否匹配等情况。
1.2 会展场地建设施工阶段应用
在施工建设阶段,采用GPS 技术、全站仪技术来进行建设测量并及时控制位置精确度,保障建设施工质量及进度。GPS 定位测量可以使范围大的点位精准测量,而全站仪可以对施工控制点进行高精度、高精细的测量工作,精确控制建筑物、设备的位置、高度、标高等。施工中采用无人机测绘或地面的三维扫描来获取即时施工场地的平面数据,与其他实际的施工进度相比,及时找出建设进度存在的问题。
1.3 会展场地运营管理阶段应用
运营管控。运用测绘技术提升会展场地运营管理和处置效率,利用基于 GIS 和各类传感器,实时获取会展场地的人员位置、客流等信息,实时掌握会展场地人潮分布、移动等情况,及时获取区域客流量统计信息,开展科学分流,防范踩踏事件的发生;利用GIS—设备设施管理工具对会议场地内的设施和设备进行系统化、流程化的管理,记录设施及设备的位置、属性、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完成设施及设备的全过程管控。
二、测绘技术在会展场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应用成本较高
高成本限制了测绘技术在会展场地使用的大面积推广。一方面从硬件设备上讲,精度高的激光雷达设备动辄数百万元,专业无人机及其传感器几十万,最基本的 GPS 测绘仪器设备采购也不菲;另一方面软件的使用授权同样昂贵,专业的测绘数据分析软件、三维建模软件每年的授权费用也不低于几万元甚至更高。而后期的数据处理、硬件设备的维护、员工的技术培训等支出也是一笔大数目。
2.2 实时性与动态性不足
展览馆在举办活动中客流量大、流动性快、突发性强,对测绘技术时效性和动态性要求极高,而传统测绘技术本身在技术特性上并不能够达到此类要求。传统测绘技术数据采集时间长、数据传输处理时间长,不能满足于展厅经营管理中客流量快速变动、突发事件频发等特点,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新数据资料辅助决策。两次数据采集之间时间段的变化状况不能体现,致使无法及时了解现场客流密集、设施设备损坏的情况,不能实现快速响应,危及其他群众或参观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2.3 管理理念与模式滞后
会展场地管理理念与模式滞后,严重制约测绘技术的深度应用。部分会展企业管理者对测绘技术的认知停留在表面,未能充分认识到测绘技术在优化场地规划设计、提升运营效率、保障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核心价值,仍依赖传统经验式管理模式。企业内部管理流程未能与测绘技术有效融合,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尚未建立。测绘技术产生的数据未能在企业内部实现有效流通与应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同合作,无法将测绘数据转化为实际管理效能。
2.4 专业人才短缺
专业人才短缺是阻碍测绘技术在会展场地应用的重要因素。测绘技术涉及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会展场地规划与管理又有其独特的行业需求,既精通测绘技术原理、数据处理,又熟悉会展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极为匮乏。现有的会展从业人员大多缺乏测绘技术相关知识,面对测绘数据往往不知如何解读与运用,无法将数据与实际管理工作相结合。
三、促进测绘技术在会展场地应用的对策
3.1 推动多技术融合
为解决数据整合与共享难题,需推动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激光雷达等多种测绘技术深度融合。研发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接口规范,打破数据格式壁垒,使不同技术获取的数据能够无缝对接。例如,建立标准化的数据转换协议,将栅格格式的遥感影像、点云数据与矢量格式的 GIS 数据,快速转换为统一格式,便于整合处理。
3.2 降低技术应用成本
降低测绘技术应用成本是推动其广泛应用的关键。政府可出台扶持政策,设立专项补贴资金,对采购测绘设备、软件的会展企业给予资金补助,或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低成本、高性能的测绘设备与软件,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企业可通过共享设备、购买云服务等方式,减少硬件与软件的一次性投入。
3.3 优化管理与人才培养
会展企业需更新管理理念,积极引入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模式,将测绘技术深度融入场地规划与管理全流程。建立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通过分析测绘数据优化展位布局、制定人流疏导方案、安排设施维护计划等。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开设会展与测绘技术交叉学科专业或课程,培养兼具测绘技术知识与会展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内部定期组织测绘技术培训,提升现有员工的数据处理与应用能力。
结语
测绘技术为会展场地规划与管理带来了创新变革,在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人流疏导效率等方面成效显著。然而,当前技术应用仍面临数据整合、成本、人才等诸多挑战。持续推动技术融合创新,完善管理模式,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促进测绘技术与会展行业深度融合,为会展场地的高效运营与会展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曹秀丽,宋东明,杨晓松.基于数字分析技术辅助的场地规划优化设计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7,43(12):86-90.
[2] 张凯, 滕晨. 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与场地规划条件的相关性研究[J]. 城市建筑,2024,21(07):162-167.
[3]葛亮.住宅小区友好型公益场地规划浅析[J].安徽建筑,2009,16(05):12-13.
[4]徐柏刚,唐建.地震灾害下的老旧社区避难场地规划方法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22,38(0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