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市工业园区给水排水工程管理要点及策略

作者

李永恒

身份证号码:370323198408210417

引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城市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给水排水工程管理直接关系到生产运行稳定性、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及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工业园区用水排水需求呈现总量大、水质复杂、波动频繁等特点,传统管理模式难以满足高耗水、高污染行业的特殊要求。

一、城市工业园区给水工程管理要点

1.1 供水安全保障管理

供水安全是工业园区稳定运行的生命线。需强化水源地保护,划定保护区范围,严禁在水源上游建设高污染企业,通过设置隔离带、安装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水源水质变化,防范突发性污染事件。双水源或多水源配置是应对供水风险的重要手段,工业园区可结合市政供水与自备水源(如地下水、再生水)构建互补供水体系。完善的应急供水预案不可或缺,通过储备应急水源、配备移动供水设备、建立应急联动机制,确保在极端天气、管网故障等突发情况下,能快速恢复供水,减少对企业生产的影响。

1.2 用水效率提升管理

提升用水效率是实现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的关键。推广节水器具与工艺,在公共区域安装感应式水龙头、节水型卫生洁具,工业生产环节采用高效冷却设备与节水型生产工艺。构建分质供水系统,根据不同用水场景对水质的需求,将高品质水用于生产核心环节,低品质水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实现水资源的梯级利用。建立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对企业用水进行量化考核,超定额用水实施阶梯水价,倒逼企业主动采取节水措施,同时通过技术改造与管理优化,降低单位产品用水量。

1.3 管网运维精细化管理

管网运维质量直接影响供水稳定性与经济性。通过在供水管网关键节点安装压力传感器、流量计与水质监测仪,构建智慧监测网络,实时采集管网压力、流量、浊度等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管网运行状态,提前发现漏损点与潜在故障,降低漏损率。定期开展管网防腐维护工作,对埋地管道采用阴极保护技术与防腐涂层,针对腐蚀性较强的区域,更换为耐腐蚀的 PE 管或不锈钢管,延长管网使用寿命。制定科学的管网巡检计划,结合人工巡检与无人机、管道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对管网进行全方位检测,及时修复破损管道、清理沉积物,确保管网输水效率,减少因管网故障导致的停水损失。

二、城市工业园区排水工程管理要点

2.1 污水分类收集与预处理管理

工业园区污水成分复杂,分类收集与预处理是污染防控的首要环节。依据废水特性,需将重金属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酸碱废水等进行严格分流,避免污染物混合加剧处理难度。企业内部必须配套建设预处理设施,化工企业采用隔油池、中和池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将 pH 值调节至中性,去除大部分悬浮物与油脂,使水质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建立污水排放申报制度,要求企业定期提交水质检测报告,环保部门通过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重点排污口,严厉查处偷排、超标排放行为,从源头降低污水处理厂负荷。

2.2 排水管网系统优化管理

排水管网系统的优化直接影响污水输送效率与运行安全。首先需对管网布局进行科学规划,结合园区地形与企业分布,采用树状或环状管网结构,确保污水重力自流顺畅。针对部分地势低洼区域,设置智能排水泵站,通过液位传感器自动控制水泵启停,避免内涝风险。管网材质选择需考虑耐腐蚀性与抗压性,对于排放强腐蚀性废水的管道,优先选用 HDPE 双壁波纹管或玻璃钢管道。

2.3 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管理

工业园区污水资源化,主要是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的再利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污水处理对象确定,对工业有机污染物浓度比较高的工业废水,采用“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组合工艺,结合 MBR 膜处理技术进行深度处理。对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采用化学沉淀、离子交换等技术脱除重金属离子,中水根据水质进行不同等级的回用,水质较好的中水可用于工业冷却循环系统用水,水质稍差的中水可作为绿化灌溉用水和冲洗道路用水。

三、城市工业园区给排水工程管理优化策略

3.1 技术创新驱动策略

技术进步是增强园区给排水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智慧水务建设需铺设物联网传感设备、大数据分析软件、人工智能技术算法,建成园区给排水动态监控与智能化处理系统。对供水管网压力传感器及流量计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并辅以 AI 模型预测分析管网漏损点、实现漏点精准定位并及时处理。污水处理厂充分利用数字化模拟手段仿真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对运行参数进行优化提升,并推广运用膜生物反应器、零排放处理工艺等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净化、回用;应用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降低对园区生产影响;节约管道修复费用和对自然环境的危害。

3.2 管理机制完善策略

管理体系健全是给排水工程能够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通过构建“园区管委会—企业—第三方运维机构”的协同管理体系,厘清三方的职能职责,园区管委会履行对企业的统筹规划建设督导,企业履行对园区给排水工程设施的建设及运维职责,第三方履行技术和运维方面的支撑保障和指导职责;贯彻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在工程规划建设到运营维护方面都有标准流程管控,有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互融互通。

3.3 政策与资金保障策略

政策与资金是给排水工程管理优化的保障。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倡导工业园区大力开展节水减排和中水再利用,采用先进节水技术的企业给以税收优惠、补贴扶持。制定严格的排水许可证、排污收费标准,督促企业提高污水处理水平。积极筹集资金渠道,建立工业园区给排水专项资金基金,用于解决管道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3.4 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策略

完善的防灾体系和应急体系是减少给排水突发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开发系统的风险分析体系,分析园区给水排水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并采取分级治理方法,包括给水水源、配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等可能存在故障环节;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依据各类突发事故制定应急处置、操作、人员安排及资源落实的相关细则;结合各类突发事故进行应急演练,为未来处置突发事件形成系统性预案。

结语

城市工业园区给水排水工程管理需精准把握供水安全、污水治理等要点,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完善、政策保障与风险防控多管齐下。智慧水务技术赋能管理升级,协同机制打破主体壁垒,政策资金提供发展动能,应急体系筑牢安全底线。未来应持续深化技术融合与管理创新,推动工业园区给排水工程向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保护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陈燕玲.城市工业园区给水排水工程管理要点及策略[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4,23(10):184-186.

[2]张锦华.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优化设计研究[J].江西建材,2022,(01):108-10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