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思路及细节研究

作者

刘振奎

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码:110224198305212439

引言

随着工业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现代工业厂房已从单一生产空间,转变为融合生产、环保、人文等多元需求的综合性建筑。当下,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理念对厂房设计提出更高要求,传统设计模式在功能适配、能耗控制、人员关怀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因此,深入探究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思路与细节,不仅是满足工业生产高效化、智能化的现实需求,更是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建筑行业技术进步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思路及细节要点,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对推动工业建筑设计创新、助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围绕现代工业厂房设计展开全面探讨,以期为工业建筑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与原则

1.1 设计理念

功能优先理念是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的核心,强调以生产需求为导向,合理规划厂房空间与设施布局。从工艺流程出发,对生产区、仓储区、辅助区等进行科学分区,确保物料运输路径最短、设备安装与操作便捷,提升生产效率。例如,机械加工厂房需根据机床大小、加工流程规划车间空间,预留充足的物流通道与操作空间。以人为本理念注重满足厂房使用者的需求,关注人员的工作环境与舒适度。通过优化厂房内部采光、通风条件,控制噪音、粉尘污染,设计人性化的休息区、办公区,提升员工的工作体验与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在设计中融入绿色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元素。通过采用节能建材、优化建筑围护结构减少能耗。设计废水处理、废弃物回收系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1.2 设计原则

实用性原则强调厂房设计需紧密贴合生产实际需求,确保建筑空间、设施能够满足生产工艺、设备安装与运行要求。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生产流程的特殊性,预留足够的设备安装空间与操作空间,保证厂房的使用功能。如化工厂房需根据生产工艺设置防爆区、隔离区,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经济性原则要求在满足生产功能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建设成本。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选择性价比高的建筑材料与设备,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减少施工周期与成本。考虑厂房的后期运营成本,如能耗、维护费用等,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

二、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思路的关键要素

2.1 满足生产工艺需求

生产工艺是工业厂房设计的核心导向,其直接决定厂房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在汽车制造厂房中,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环节需严格遵循生产流程依次布局,各车间之间通过合理的物流通道衔接,确保汽车零部件的高效流转。设计时需根据冲压设备的尺寸、重量及运行空间要求,确定车间层高与柱网间距,同时预留充足的检修空间与设备升级空间,以适应未来生产工艺的革新。对于电子芯片制造厂房,因生产过程对洁净度要求极高,设计需采用密闭式空间,配备专业的空气净化系统与恒温恒湿系统,严格控制人员与物料的进出路径,防止外界污染,保障芯片生产的高精度环境需求。此外,在制药厂房设计中,需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将不同洁净级别的生产区域严格分隔,设置独立的人流、物流通道,避免交叉污染。在机械加工厂房,考虑到重型设备的运输与安装,需设置大型吊装设备及配套的起重轨道,同时地面需进行特殊处理以承受重载。针对自动化生产线的布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用于安装机器人、传送带等自动化设备,并规划好设备的电力、数据传输线路,确保整个生产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2.2 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现代工业厂房设计全程,在降低建筑能耗与环境影响。在材料选择上,优先采用太阳能光伏板、再生混凝土、环保型涂料等绿色建材。例如,部分工业厂房在屋顶铺设太阳能光伏板,不仅能满足厂房部分用电需求,还可将多余电量并入电网,实现能源自给自足。采用再生混凝土替代传统混凝土,可减少建筑垃圾排放与天然资源消耗。在能源利用方面,智能照明系统根据厂房内的自然光照强度与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亮度,结合地源热泵技术实现冬季供暖与夏季制冷,大幅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在厂房设计中引入雨水收集系统,通过屋面雨水收集、净化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非生产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于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余热,可通过余热回收装置转化为热能,用于预热生产用水或冬季供暖。在建筑围护结构设计上,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如真空绝热板、聚氨酯保温板等,减少建筑物的热量传递,降低空调能耗。此外,推广使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减少现场施工的扬尘与噪音污染,提高施工效率与建筑质量,实现工业厂房建设的绿色化与可持续化。

2.3 注重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以员工的身心健康与工作体验为出发点。在采光设计上,通过设置大面积的采光天窗与侧窗,引入自然光线,减少员工长时间处于人工照明环境下的视觉疲劳;合理规划通风系统,确保厂房内空气流通顺畅,降低有害气体与粉尘浓度,保障员工呼吸健康。此外厂房内设置舒适的员工休息区,配备饮水机、储物柜、休息座椅等设施,为员工提供放松身心的空间。在安全设计上,除设置完善的消防设施与疏散通道外,还需在危险设备区域安装防护栏、警示标识,并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全方位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营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从而提升员工工作效率与满意度。在厂房内部环境设计中,注重色彩搭配对员工心理的影响,采用柔和、明快的色调,缓解员工工作压力。设置隔音屏障与吸音材料,降低设备运行产生的噪音,为员工创造安静的工作氛围。同时,考虑到员工的职业健康,为接触粉尘、有害气体的岗位配备专业的防护设备,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此外,在厂房周边规划绿化区域,种植树木、花草,改善厂区生态环境,为员工提供休闲散步的场所,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三、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的细节把控

3.1 结构设计细节

作为重要构建,厂房的结构设计是厂房安全的关键。厂房屋盖支架设计应该根据跨长灵活选用支架的形式:对于中小跨的厂房结构,通常采用自重较轻、搭接方便的钢结构轻钢桁架,轻钢桁架通过腹杆和弦杆的合理布置来传递屋面荷载;对于大跨厂房多采用网架结构,采用空间三维受力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以及抵抗荷载的能力。一般小跨厂房的隔热形式多为双层金属板中间填满岩棉、玻璃棉等隔热材料来提高隔热效果,大型厂房屋盖通常采用钢结构,以阻断热量的传导影响厂房的使用环境以及能耗问题。在基础设计方面,需根据厂房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进行针对性设计。对于软弱地基,可采用桩基础、换填垫层等处理方式,提高地基承载力;在地震多发地区,基础设计要满足抗震规范要求,增强厂房的抗震性能。在墙体结构设计上,对于需要安装大型设备的厂房,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承重墙,保证墙体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而对于轻钢结构厂房,多采用彩钢板夹心墙,既满足保温隔热需求,又减轻建筑自重。此外,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厂房的改扩建需求,预留结构连接节点与荷载余量,方便后期进行厂房的扩建与设备升级。

3.2 基础设施设计细节

合理选配屋面的排水方式。南方降雨量大,为防止屋面漏水,所以建筑物的屋面宜采用有组织排水,即屋面雨水经内排水,由天沟、雨水管排至建筑物外,以加快排水。对于工业企业中产生废水,要安装污水处理设施,如隔油池、沉淀池等,对含油废水、重金属废水等预先处理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后连接到市政污水管网。在北方地区对厂房的采暖方式的设计要考虑当地气候。低温地区在屋面采暖设置采暖散热器或采暖管道,根据计算室温和温度要求正确选择散热器或管道。在供电系统设计方面,需根据厂房内设备的用电负荷,合理配置变压器容量与配电线路。对于对电力稳定性要求高的生产设备,要设置双回路供电或配备备用发电机,确保生产不间断。在供气系统设计上,若厂房需要使用压缩空气、天然气等气体,要规划好管道走向与储气设施,保证气体供应的安全与稳定。此外,随着工业智能化发展,厂房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设计至关重要,需提前预埋光纤、网线等线路,设置无线基站,满足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与数据传输需求,同时为办公区域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

3.3 消防安全设计细节

对于消防栓系统来说,要因地制宜,考虑影响火灾扑救效率的厂房火灾危险性类别、面积等因素,设置符合数量和间距要求的消防栓,以保证厂房内任何位置发生火灾时,两股充实水柱能同时到现场进行救火。至于厂房的安全防护最重要环节之一,火警报警和疏散指示系统的防护。厂房内需要安装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使火灾隐患发生时,迅速检测出火灾情况,一但触发报警,应急广播迅速响起,以疏散引导人员迅速进行疏散。对于指示标志而言,要尽量沿着疏散通道设置,其设置间距不应超过 20m ,地面疏散指示标志要保持不间断发光,以确保断电或浓烟等情况下,人员可以准确的方向。降低火灾伤亡率。此外,在厂房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于火灾危险性较高的区域,如油浸变压器室、危化品仓库等,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或气体灭火系统,提高灭火效率。在消防通道设计上,确保通道宽度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且通道两侧不得堆放杂物,保持畅通无阻。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与检测,确保消防栓、灭火器、报警系统等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同时,制定完善的消防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与逃生自救技能,全方位保障厂房消防安全。

四、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4.1 新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趋势

目前阶段,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采用高新技术进行工业厂房建设,加大了对工业厂房建设施工技术的更新。工业厂房设计数字化技术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够实现对工厂建设模型的三维可视化、信息化、精细化及协同化进行,使工业厂房建设的设计师、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工业厂房建设的相关人员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对工业厂房建筑的设计方案进行全面审视,及时查出空间布置、管线相互干扰等问题,进而及时修正,以更加有效地保障设计质量、提升设计人员的沟通效果。在应用高新技术进行工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工厂部件装配的建筑技术,对事先生产的厂房建筑部分进行运输,最终结合自身需求在工厂中进行安装,以达到节约建造时间、减少建筑物湿作业以及建筑垃圾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构件的美观程度、精确程度,并且可以依据工厂、企业对建筑使用要求进行内部空间和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例如,部分标准化建设工厂项目,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装配式钢框架建筑技术以及预制装配混凝土楼板技术,在工厂内部搭建出钢筋混凝土基本框架,加快了厂房建筑的基本形式建设,在符合工业建筑使用要求的同时,可以根据工厂的生产需求灵活、快捷地对建筑空间进行调整。

4.2 未来设计理念的演变方向

未来工业厂房设计理念将围绕工业与智能化持续深化。工业时代,生产高度自动化、智能化,要求厂房设计具备高度灵活性与适应性。可重构的空间布局成为趋势,通过采用灵活隔断、可移动设备基础等设计,厂房能迅速响应生产工艺调整与产品迭代需求。文化与艺术元素融入设计也将为工业厂房注入新活力。以往单调、功能性至上的厂房形象逐渐转变,企业愈发重视通过建筑彰显自身文化与品牌特色。在外观设计上,运用独特造型、色彩搭配展现企业文化内涵。内部空间则融入艺术装置、绿植景观,营造舒适宜人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归属感与创造力,打破工业建筑冰冷、刻板的传统印象,实现生产功能与人文艺术的有机融合,塑造富有魅力与个性的现代工业建筑形象。

结语

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需以生产工艺为导向,融合可持续发展与人本理念,从结构、基础设施、消防等细节处精准把控。新技术的应用与设计理念的革新,为工业厂房发展注入新动力。未来,需持续探索设计思路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完善细节处理,推动工业厂房向智能化、绿色化、人性化方向迈进,更好地服务工业生产与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纪豪.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思路及细节研究[J].居业,2024,(11):82-84.

[2]呼延宇.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思路及细节问题分析[J].居舍,2022,(10):94-9

[3]曾广吉.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思路及细节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5,(08):160-162.

[4]汤静.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思路及细节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88.

[5]王海峰.现代工业厂房建筑设计思路及细节问题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0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