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写作创新模式研究
王祖贤
楚雄彝族自治州融媒体中心 云南楚雄州 675000
融媒体就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全面融合,实现二者资源融通和利益共融,构建全新的媒体形式,提升信息传播效率。在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情况下,融媒体也迎来了更多发展机遇,尤其在 AI、5G、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下,新闻采访与写作形式发生变化。新闻写作更加强调现场感、趣味性和吸引力,要为新闻受众营造浓厚的现场氛围,给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受众情感共鸣。所以对采访和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根据融媒体的特点进行创新。
一、融媒体发展对新闻采访写作的影响
(一)采访手段更加多样
新闻采访与传播要将各类社交平台作为载体,在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新社交媒体层出不穷,用户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便捷地传播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记者也可以通过各类社交平台获取新闻素材,并且与受众实时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反馈窗口,也帮助新闻记者更加便捷地追踪热点话题。但与此同时,虚假信息带来的影响增加,对记者的分辨与判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应用下,新闻记者的采访与写作更加便捷,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新闻稿件的编辑。不仅如此,移动设备还包括录音、录像等功能,使采访不仅可以进行文字记录,也可以直接进行拍摄记录。随着技术的创新,越来越多新闻记者开始采用远程采访技术,也就是通过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与受访者进行线上交流对话,随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满足新闻直播的需求,使新闻采访具有更强的时效性[1]。例如,2020 年全国两会召开时,新华社采用 5G 全息异地同屏技术,围绕两会编写了系列访谈内容,为新闻受众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新闻场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新闻的限制,达到了“面对面”交流的效果。
(二)技术参与程度更深
在新闻采访写作的过程中,大数据技术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工具和更加多元的视角,使新闻采访更加准确,稿件写作更有深度。通过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可以深化记者对新闻事件的了解,并且帮助记者高效分类信息,然后挖掘有价值的内容。大数据可以帮助记者预测发展趋势,也能够归纳信息结果,为新闻写作提供更多资料。基于大数据技术发展出了 AI 写作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新闻生产效率。例如,使用新闻写作机器人,可以短时间生成海量稿件[2]。AI 也可以辅助新闻创作,通过算法推荐的方式,为记者提供更加丰富选题思路,也能够在已有内容基础上进行扩写和发散,甚至发现更多舆情,并且检索全网信息,将新闻记者从忙碌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新闻记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更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新闻采访任务。在数据技术的应用下,可以自动生成可视化信息图表,便于观众查看,也减轻了新闻记者和编辑的工作压力。
二、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写作创新的对策
(一)紧跟时代脚步,创新写作风格
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要紧跟时代发展脚步,根据融媒体的特点进行采访和写作风格上的创新。一方面,根据网络语境进行语言风格调整。当前网络新闻受众不断增多,根据网络开放、便捷、高效的特点,新闻采访和写作也要进行风格调整,采用简洁明了、节奏清晰的语言风格,充分吸引受众注意力。与此同时,注重情感表达,适当使用网络用语,增加新闻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使受众能够产生情感共鸣。例如,2022 年《扬子晚报》发布了一篇爆款新闻《不能靠颜值 就靠才华吧》,采用了网络化的新闻标题风格,引入“颜值”这个网络常用词汇,更加贴近年轻群体的语境,吸引了大量年轻人阅读。新华社编辑了一篇新闻政论,名为《C 位是怎样炼成的》,模仿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标题,并且引入了“C 位”这个热门词汇,对该词汇的概念进行重新诠释,赋予深刻内涵,激发了受众的情感共鸣,促进了新闻信息与精神力量的传播,发挥了新闻报道的积极作用。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阅读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受众侧重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通常不会完整阅读。所以在新闻采访和写作时,要根据这种阅读特点进行调整,采用结构化的写作方式,可以将内容分为多个部分,对事实进行准确地提炼,然后利用标题、导语、结语等部分引导受众快速了解新闻要点。与此同时,读者也可以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使新闻阅读更加高效。
(二)应用 AI 辅助,提高写作效率
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中,可以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目前,AI 写作的应用愈加广泛,新闻采访写作也可以利用 AI 辅助工具来提升写作的效率。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先使用 AI 进行原始数据预处理,帮助记者理清新闻材料,然后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标注和识别文本内容,将关键词、事件、人物等重要信息快速提炼。然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技术分类信息,生成标题、摘要等内容。在新闻稿件校对方面也可以使用 AI 技术,有效提升写作效率[3]。例如,在 2024 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人民网采用“智媒”模式,推出《两会•智媒报告》专栏,灵活运用 AI、AR、VR 等技术,为新闻受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新闻阅读体验,使新闻内容的呈现更加生动直观。并且通过 AI与 VR 的融合,推出《人大代表的青春风采》短视频,从年轻群体的角度出发,对当选人大代表的感受和对自身使命的思考进行生动呈现。
(三)坚持内容为王,增强报道深度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写作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不断提升新闻内容的质量。虽然 AI 技术提升了新闻写作的效率,但记者不能过度依赖AI,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更多新知识、新技术,并且促进跨领域知识的融合,使报道深度增加。新闻记者要将 AI、5G、大数据等技术作为高效辅助工具,提升信息获取与梳理的效率,以此为基础拓展写作思路,并且丰富新闻内容。例如,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利用 AI 技术实时生成统计图表,清晰地呈现采访中提到的各项数据,并且基于数据进行趋势分析。记者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多个领域的知识进行客观地讲述和解析,使新闻内容更加扎实,也有助于内容创新。
此外,要注重用户生成内容的整合。在融媒体背景下,用户也成了新闻信息的生成者,已经从原本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所以新闻记者要深入挖掘用户生成内容,并且进行全面整合。不仅如此,新闻记者要主动与用户进行互动交流,了解用户的反馈与需求,然后进行针对性地采访与写作调整。例如,澎湃新闻在世界读书日推出《在被掩埋的古文明里,重建心灵的力量》直播课程,将用户生成内容全面整合,并且由专家、学者、读者多方共同建设知识平台,促进了信息的共享与多方的互动。
结语: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写作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创新,也要在理念上进行转变。在传统新闻采访写作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丰富采访形式,提升新闻时效性,同时增强内容深度和趣味性,满足各类受众的阅读或观看需求,更好发挥新闻舆论引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晓宇.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采访模式创新路径[J].中国报业,2025,(04):144-145.
[2]陈细慧.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方式创新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24,45(18):103-106.
[3]王金波,许雅琴.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方式创新研究[J].记者摇篮,2024,(03):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