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醌长循环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质量控制研究
侯甲福 刘世娟 梁春娥 谢舒 孔茹欣
1.牡丹江医科大学 157011 黑龙江省牡丹江;2.牡丹江医科大学附属红旗医院 157011 黑龙江省牡丹江
摘要:目的 对胡桃醌长循环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含量进行方法学研究。方法 采用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胡桃醌长循环纳米结构脂质载体,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结果 胡桃醌长循环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最大吸收波长为250nm,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方程y=0.0852x-0.0009(R2=0.9996),日间精密度RSD%为1.830、1.152、0.653,日内精密度RSD%为1.552、0.883、0.419,重复性试验RSD%为1.262、0.199、0.138,稳定性实验RSD%为1.942,回收率实验RSD%为0.446、0.814、0.064。结论 该方法进行胡桃醌长循环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含量检测方法可行。
关键词:胡桃醌;含量测定;质量控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胡桃醌是一种糖苷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胡桃和其近缘种黑核桃的幼嫩果皮(绿皮)中。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活性、化学成分等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1-3]。胡桃醌的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明显的抗菌、抗肿瘤及消炎作用[4-6]。本课题组成功制备了胡桃醌长循环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它结合了脂基纳米载体(如脂质体、纳米乳剂)高生物利用度和高生物相容性等优势,并且相较于其他脂基胶体载体,其刚性形态、高物理稳定性、抗载荷降解等优点又确保了更高的安全性,从而降低了急、慢性毒性的发生率。本实验对胡桃醌长循环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胡桃醌的新剂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仪器试剂
1.1 实验试剂 胡桃醌(DST220326-134)乐美天医药德思特生物,单硬脂酸甘油酯(123-94-4)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甲醇(67-56-1)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吐温80(57-55-6)山东优索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1.2 实验仪器 恒温加热搅拌器(KH5200)昆山禾创超声仪器有限公司,超声波清洗器(050219030098)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声波细胞粉碎机(BL1603014PD)上海比朗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23N)上海精科制造有限公司。
2实验方法
2.1 胡桃醌长循环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
取一定比例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和油酸恒温水浴80℃熔融, 取处方量的胡桃醌加入95%乙醇中进行超声,待胡桃醌完全溶解后,另取一定量的卵磷脂、吐温80、mPEG2000-DSPE、加入蒸馏水加热至80℃,将油相加入水相中恒温水浴搅拌一定时间后进行超声,再冰水浴中冷却 5min 即得。
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胡桃醌中药物含量
1.1胡桃醌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精密移取胡桃醌对照品溶液于10mL容量瓶,用甲醇稀释定容,以甲醇为空白对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 200~500 nm 范围内进行扫描得紫外吸收光谱,选择胡桃醌最大吸收波长。
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胡桃醌0.002g,即2mg,溶于25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摇匀,浓度为0.08mg/mL,作为对照品溶液。
2.方法学考察
2.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0.1、0.2、0.3、0.4、0.5、0.6、0.7mL的对照品溶液于5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浓度分别为1.6μg/mL、3.2μg/mL、4.8μg/mL、6.4μg/mL、8.0μg/mL、9.6μg/mL、11.2μg/mL。
2.2标准曲线
取不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最大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药物浓度C为横轴,以吸光度A为纵轴,对吸收率进行了线性回归。
2.3 精密度试验
分别取低、中、高3个浓度即1.6μg/mL、6.4μg/mL、11.2μg/mL的胡桃醌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于1日内间隔相等时间平行检测5次,计算每日的平均 RSD值;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对三种不同浓度的胡桃醌溶液进行了测定,连续测定5天,计算出日间的平均 RSD。
2.4 重复性试验
同一条件下,平行制备6.4μg/mL的胡桃醌溶液5份,分别测定吸光度值,计算RSD。
2.5稳定性试验
制备6.4μg/mL的胡桃醌溶液,分别在配制后0,2,4,6,8,12,16,20,24 h测定其吸光度值,计算RSD。
2.6 回收率试验
取9份0.5mL空白长循环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于5mL容量瓶,加入浓度为0.08mg/mL的胡桃醌对照品溶液0.1mL,0.4mL,0.7mL,平行3份。甲醇超声破乳定容,得0.0016mg/mL,0.0072mg/mL、0.0112mg/mL的供试品溶液,在最大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回收率。
3实验结果
3.1.胡桃醌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以甲醇为空白对照,取一定量对照品溶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00~500nm范围内进行扫描得紫外吸收光谱,确定胡桃醌最大吸收波长为250nm。
3.2方法学考察
3.2.1 标准曲线
进行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方程y=0.0852x-0.0009(R2=0.9996),结果说明在浓度0.1~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如图1
3.2.2 精密度试验
结果从表格1中可以看出,低、中、高三个水平的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都在2%以下,表明本研究的准确度较高,满足了方法学的需要。
3.2.3 重复性试验
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浓度下,不同的相对标准偏差都在2%以内,表明本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满足了方法学的需要。
3.2.4稳定性试验
结果如表 3所示,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测定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方法论水平。
3.2.5 回收率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对低、中、高三种浓度进行了回收率的试验,得到了如下的结论:从96.75%到100.67%, RSD均小于2%,这种方法与方法学考察相吻合。
4讨论
胡桃醌抗肿瘤活性很强,但也是核桃青皮的主要毒性成分,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如何在发挥抑癌作用的同时又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本课题采用现代生物医学纳米技术将胡桃醌制备成为长循环纳米结构脂质载体,降低了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提高了药物靶向性,特异性地抑制了癌细胞的增殖。
参考文献
[1]张新雨,冯亚婵,张皓杰,等.纳米载药体系在肿瘤耐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22,43(04):417-425.
[2]李瑞.基于HSA-ABD-iTEP-PTX纳米颗粒体外对乳腺癌细胞MCF-7抑制作用研究[D].海南医学院,2022.
通讯作者:刘世娟,女,1985.2,汉族,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新药制剂与研发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231313020102);牡丹江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专项计划项目(项目编号:YJSZX2022163)
联系方式:侯甲福 13766657857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通乡路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