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旅游管理专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建设

作者

张超

徐州机电技师学院

引言

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注重实践与服务的专业领域,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一、旅游管理专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建设,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深入地贯穿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程以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为核心,为学生筑牢思想根基;课程思政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操守、文化自信、生态保护等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二者协同发力,从不同维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旅游专业人才,确保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旅游行业具有服务性强、与社会广泛接触的特点,对从业者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要求较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有助于显著提升 思政课程的理论学习,学生能够深化对社会责任和职业价值的认知; 程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导游业务课程中的文化传播意识等,能引导学 在学 专 知 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模式,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契合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坚守职业操守,提供优质服务,推动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管理专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现存问题

(一)目标协同缺失

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目标设定上缺乏协同性。思政课程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学生思想观念的塑造,而课程思 者目标各自独立,缺乏有机衔接与统筹规划。在实际教学中,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 协同推进,导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出现 “两张皮” 现象,无法形成育人合力,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成效,难以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二)内容融合不足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上的融合程度较低,未能实现有效整合。思政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联系不够紧密,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入、全面,融入方式生硬、机械,存在 “贴标签”“生搬硬套” 等现象。二者内容未能有机融合,使得学生无法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自然、有效地接受思政教育,降低了协同建设的育人效果,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教学方法传统

在教学实践中,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思政课程多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不足,实践环节缺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专业课程在融入思政元素时,同样采用简单灌输的方式,未能充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不利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建设和深度融合,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旅游管理专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建设策略

(一)构建协同目标体系

建统一的旅游管理专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体系,以立德树人作为核心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统筹规划。在目标设定过程中,充分考虑旅游行业发展需求、职业岗位特点以及学生成长规律,明确思政课程在职业价值观引导、社会责任培育等方面的目标,同时使专业课程目标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通过建立目标协同机制,确保各课程目标相互衔接、协同互补,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目标导向。

(二)整合协同教学内容

深入挖掘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资源 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与有机整合。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引入丰富的旅游行 的针对 感和吸引力;在专业课程中,系统梳理各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 课程中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酒店管理课程中的服务意识与 入教学内容。同时,开发思政与专业融合的特色课程或模块,进一 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自然接受思政教育

(三)创新协同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提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的协同效果。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积极运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实践教学等方法,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过程中,借助项目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虚拟仿真教学等手段,使思政教育更加生动、直观、有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教学平台,拓展教学资源和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的协同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四)强化师资协同能力

加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开展针对性的师资培训,全面提升教师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的能力。对思政课教师进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使其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专业教学特点,提升结合专业实际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为专业教师提供思政教育理论和方法培训,增强其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和有效融入教学的能力。建立教师交流合作机制,组织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开展教研活动、教学研讨和课程开发,促进相互学习、经验分享,形成协同育人的师资合力。通过提升教师的协同能力,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结束语

旅游管理专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建设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尽管当前存在目标协同缺失、 内容融合不足等诸多问题,但通过构建协同目标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师资协同能力、完善评价体系以及健全保障机制等一系列协同建设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参考文献

[1]余意峰 , 赵玥玫 , 翁李胜 , 袁勋 , 张小培 .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J]. 教育科学探索, 2025, 43 (03): 106-112.

[2]毛娟. 校企协同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J]. 漫旅, 2024, 11 (24): 49-52.

[3]叶银宁. 新商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J]. 旅游与摄影, 2024, (14): 136-138.

课题名称:基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原则中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建设的实践研究一以徐州机电工程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课题编号: ZKG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