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承包管理模式下的大型医院建设项目综合效益提升策略研究
冯永 杨小飞 马鸿玮 李牧洲 赵丙生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四川 成都610066
前言
对一个工程项目而言,施工总承包单位是否能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统筹协调的作用,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在项目上的各参建方,所处位置不同,想法和利益自然也不同,对总承包单位而言,如何在确保自身效益的情况下,总揽项目全局,权衡各方利益,顺利推进项目建设,则是总承包单位在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
工程概况
大学华西医院峨眉分院项目位于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大南村,名山南路以南,瑜伽路以北,占地总面积约7.3 万m2。项目包括健康体检中心、第一、二住院楼、门诊医技综合楼、行政综合楼等5 栋建筑以及地下室、配套设施等,地下一层,地上五~九层,建筑高度23.95m~45.0m,总建筑面积155838.53m2。
本项目定位是以康养医疗和旅游医疗为特色的非营利性三级综合医院,打造具有中心特色、智慧型、人性关怀的第5 代花园医院。外立面主要采用玻璃、铝板、花岗岩、真石漆等材料,选用米黄色、木纹色等暖色调,与峨眉山整体和谐统一,各栋楼屋面四周均设置连续大跨、高低挑檐,以形成简约大气的立面观感,富有层次。
医院内设有心脑血管疾病中心、消化疾病中心、康复医学中心、呼吸与胸部疾病中心、创伤医学中心、特需医疗中心(含医美)六大特色医疗中心和 17 个一级科室。医院建成后由大学华西医院独立运营,目前处在试运营阶段,正式运营后预计能满足目标群体每年约45 万人次的门诊需求及1.68 万人次的住院需求,将极大提升整个乐山市乃至川南地区的整体医疗水平。
工程难点、特点
本项目作为大型三甲医院,专项工程众多、专业性强,装饰与材料种类繁多,质量要求严苛。因图纸审核流程复杂、变更频繁,工期压力极大。多专业分阶段穿插施工,总包统筹协调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
项目单体多、占地面积大、分布广,且场地整体呈南低北高的地势,部分楼栋部分楼层连接互通,部分楼栋相对独立,项目通过将“基础医疗区、特色专科及住院区、地下交通接驳区”三个主要医疗使用区对接不同到达层来化解场地14 米巨大高差。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室外及室内部分楼层按建设单位要求进行了分区开放,对项目的场平布置及转换、整体部署和施工技术方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除配套设施外,各栋楼屋面挑檐造型悬挑宽度宽,各楼栋挑檐总长达到1406m,悬挑屋面结构与幕墙铝单板、金属屋面板工作量大,危险性高、耗时长。且幕墙施工面积超8.6 万 m2,材料种类多,材质要求严,质量要求高,而幕墙工程合同工期仅有180 天,且含整面山墙样板段施工确认时间50 天,样板段验收后各栋楼须同步施工方能满足工期要求,工期极其紧张。
项目管理举措施工策划和计划管理
在项目投标阶段,即对进度、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目标进行全面策划,结合企业效益进行风险预判与防控,依托地方特点进行施工方案比选,优选经济可行方案。基于技术路线,编制并深化总进度计划,明确工期、采购、专业衔接等关键节点,实施动态管控。面对变更及时调整计划并预警风险,强化过程协调。针对甲方独立分包众多、甲供材复杂等特点,提前拟定招标、进场及界面划分建议,发挥总包协调作用,强化交底与合同管理,将各分包纳入统一体系,通过周例会推进事宜,以服务促管理。严格工序移交与材料设备进出场制度,跟踪关键材料供应链,保障施工连续性与进度受控。
安全管理措施
项目依托施工动态组织各参建单位系统性辨识危险源,梳理现场安全难题,制定详实预案以提升事故应对能力。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培训,结合案例教学与实操演练,全面提升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水平。实行危险源清单公示与常态化检查机制,重点管控机械、临电及脚手架等风险点,确保隐患及时整改。鼓励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建立奖惩分明、阶段调整的文明施工制度,实施月度考评与公开公示。疫情期间统筹防疫与生产,实行门禁与帽贴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分区,要求非财务类人员每日巡查并反馈隐患至群组,推动即查即改,筑牢安全生产基础。
质量管理措施
项目严格执行样板引路制度,事前明确样板的施工计划、位置、流程及验收标准,编制指导与确认文件,事后组织讲评会,贯彻“事前有计划、过程有控制、事后有总结”的全流程管控。推行项目层级的“三检制”管理细则,强化工序质量验收与举牌制度。针对混凝土浇筑、防水节点等质量通病,提前制定防治措施并专项交底,协同设计优化节点工艺。通过巡查及时开具整改或停工单据,并依托专题学习及质量活动提升整体水平。积极推广优秀工法,结合影像与模型明确标准工艺及验收要点,实现质量管理的标准化与精细化。
成本管理措施
项目部高度重视合同管理,要求管理人员深入研读总承包及分包合同,精准识别权利义务与潜在风险,并据此制定应对策略。强调双向视角审视合同,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勇于依据有利条款争取权益。针对因使用方确认流程复杂导致的严重延期,项目部持续发出书面预警,并在合同工期结束后定期提出详尽的索赔要求。通过活用合同条款(如成功就垂直运输设备延期拆除办理签证并索赔费用),有效维护了项目利益。在材料成本控制方面,实时跟踪市场价格波动,主动进行调价或协商;重点严控钢筋等材料损耗,从理论重量验收、优化下料工艺到规范余料利用实施精细化管控,显著节约了项目成本。
技术管理措施
项目全面应用 BIM 技术,依据分期出图情况分专业建模,进行砌体深化、管线综合与碰撞检测,为医疗专项预留空间,保障工程有序推进。针对装饰做法多样等特点,提前核对图纸、梳理清单,协同各方固化做法,避免施工延误。结合楼栋分布与结构形式,合理选用落 与悬挑架,优化连通区域架体设计。垂直运输方面灵活布置塔吊与人货梯,减少机械周转,并采用多种基础形式。通过对悬挑结构及幕墙架体方案比选,创新采用工字钢周转利用技术,将结构支撑体系转化为幕墙操作平台,严格控制荷载与安全措施,实现了安全、优质与高效施工,并成功申报一项实用新型专利。
总结
项目于 2021 年1 月开工,合同工期670 天,因甲方原因导致工期严重延误,至2024 年11 月方通过竣工验收,累计延误达745 天。过程中,项目部系统收集并提交延期证据,成功向甲方提出索赔,最终获得工期责任认定及经济补偿,基本达成预期经济效益。凭借出色的总承包管理及履约表现,集团后续承接了机电安装与精装修工程,体系内子集团中标幕墙项目,使建工体系整体合同额由最初的2.08 亿元增至4.56 亿元。项目建设期间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成效显著,获多项省、市级荣誉与检查肯定,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级环保先进,并通过标准化工地验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品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侯东梁, 刘志鑫, 赵志航. 基于 BIM 技术的医疗建筑综合管线施工策划方案[J]. 建筑技术, 2024,55(18):2284-2287.
[2]陈光华,谢洪涛,孙柏锋.基于价值工程的既有建筑加固改造项目经济性及模式创新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24, 38(6):1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