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贾霜

新疆瑞泉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伊犁 835000

1 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人员管理方面

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人员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当前存在着诸多问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一线工人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在操作过程中易出现不规范行为,进而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同时,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不尽相同,部分管理人员缺乏现代管理理念与方法,无法对施工团队进行有效协调,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此外,人员流动性较高,特别是在一些短期项目中,新员工的频繁加入对团队的稳定性产生了影响,也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1.2 质量管理方面

质量管理为建筑工程之核心,然而当前存在诸多隐患。对于原材料质量把控不够严格,部分施工企业为降低成本,选用质量不达标的建筑材料,为工程质量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机制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质量检测手段与标准,对一些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测不够严谨,致使问题在后期才得以发现,增加了整改的难度与成本。与此同时,施工工艺的执行不够规范,一些施工人员为赶进度,简化施工流程,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1.3 安全管理方面

安全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中不容小觑的关键部分,当前现状却并不乐观。安全意识淡薄是普遍存在的状况,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均对安全问题重视不足,存有侥幸心理。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危险区域未设置显著的警示标志,安全设施老化、损坏的现象屡有出现,难以给施工人员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除此之外,安全培训工作徒具形式,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与应急处理能力,一旦遭遇安全事故,常常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举措。

1.4 成本管理方面

成本管理对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存在诸多不合理的状况。成本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未能对市场价格波动进行精准预测,致使预算与实际成本出现较大偏差。在施工进程中,成本控制措施未能有效落实,材料浪费现象较为严重。部分施工人员在使用材料时节约意识淡薄,随意丢弃剩余材料。此外,工程变更管理存在漏洞,频繁的工程变更致使成本大幅上扬,且变更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审批与监督机制,导致成本失控的情形时有出现。

2 解决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人员管理

针对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这一普遍问题,企业应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举措强化培训工作。其一,需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定期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的技能培训课程,邀请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与技术骨干进行现场教学,采用理论阐释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提升一线工人的操作技能水准,强化其规范意识与安全意识。其二,针对项目管理人员,应着重开展现代管理理念与方法的专题培训活动,通过案例剖析、经验交流等形式,助力他们掌握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提升团队协调能力与决策水平。同时,为有效降低人员流动对项目团队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企业需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体系与长效激励机制,通过改善员工的物质待遇与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其归属感与忠诚度。具体可设立多层次的绩效奖金制度,将个人表现与团队业绩相挂钩,对工作表现卓越、贡献突出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与晋升机遇,充分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此外,还可通过组织团队建设活动、提供职业发展规划等途径,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2.2 强化质量管理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是确保工程品质的关键环节。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原材料采购管理体系,通过市场调研和供应商评估,选择具有良好商业信誉和稳定供货能力的优质供应商。在原材料进场前,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和性能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强度测试等多项指标,确保每一批次的原材料都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同时,要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检测标准和操作流程,配备专业的质检人员和先进的检测设备,对施工全过程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控。特别是对于隐蔽工程,要实施全过程跟踪检测制度,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手段,做到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并迅速采取整改措施。此外,还要重视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通过定期组织技术交底、工艺培训和质量案例分析,切实提高施工人员对工艺规范的理解和执行能力,确保施工操作严格遵循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

2.3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是当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定期组织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安全应急演练及案例分析研讨等形式,使全体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要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建立健全安全设施巡检维护制度。对老化损坏的安全设备要及时维修更换;在危险作业区域必须规范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隔离防护设施。要着力提升安全培训实效,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岗位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技能培训,确保全体人员熟练掌握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法,切实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和应急反应水平。

2.4 优化成本管理

科学编制成本预算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全面考量市场价格波动因素,组建专业团队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优先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定额计价法等科学方法,同时充分运用历史工程数据和经验成果,构建规范的预算编制流程与质量控制体系,切实提升预算编制的精准性和科学性。施工阶段要系统建立成本管控机制,严格执行材料使用管理制度,对材料采购、验收、储存、领用、使用及回收等全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同步建立材料使用台账和定期盘点机制,严控材料消耗水平,有效降低材料损耗。针对工程变更管理,必须健全审批制度和监督机制,明确变更审批权限与责任,强化变更申请的必要性论证,严格把控变更频次和范围,确保各项变更均符合经济合理要求,并做好变更资料的完整归档,防范因变更管理不当引发的成本风险。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在人员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等维度存在的问题,均对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与可靠性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强化人员培训与激励机制、加强原材料质量把控与工艺规范执行、提升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并确保防护措施落实到位、优化预算编制与成本管控方式,能够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各类挑战。这些改进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还可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未来,相关从业者需持续关注管理实践中的新问题与新方法,不断总结经验并完善管理体系,进而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朝着更为科学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骁骊.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5,23(06):34-36.

[2]陈鹏曌.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5,23(05):94-96.

[3]李鹏.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8):37-39.

[4]王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4,22(17):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