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作者

杜丽

文县城关第一幼儿园 746400

引言

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区域活动。幼儿园教育应该尊重幼儿发展的适宜性,开展主动性学习。区域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目前的实践过程中,一些区域活动出现了材料投放简单、任务层次不到位、教师支持偏差等现象,致使儿童自主性的发展受到制约。所以,对区域活动如何有效地培养儿童自主性学习能力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1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幼儿园阶段正是孩子们自主性学习能力初显的关键阶段,区域活动正好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公开自由的学习情境。自主性学习不只关系着幼儿是否能在当前活动中主动探索和积极思维,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通过区域活动可以使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模式,并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产生自我决策、自我管理意识,这一经验帮助幼儿逐步摆脱了对成人的全面依赖,发展了自主完成工作的自信和能力。同时区域活动注重动手操作、合作互动等特点,儿童在与伙伴一起构建、探讨、解决问题等活动中不仅能培养语言表达及社交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经验、开拓思路。如果自主性发展不足,区域活动就会流于形式,幼儿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学习成长。所以,重视幼儿园区域活动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是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不二之选。

2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2.1 优化区域材料投放促进探索动机生成

儿童自主性学习是以具有自由探索为内在动机为前提的,动机的生成有赖于环境和材料的有效支撑。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能够将层次性,开放性及多样性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及探索冲动。教师对区域进行设计时需采取科学筛选、动态更新等措施,以确保素材不仅符合幼儿安全需要,更要体现出难度递进、内容开放等特点,让幼儿自发地进行选择和操作,形成不断学习的愿望。具体操作时,教师可向建构区投放多规格积木,拼插片和透明几何体等,结合常规材料和功能性扩展材料,如提供量尺,卡片图纸及其他辅助手段,促使儿童努力由随意搭建向模仿设计转变,进一步形成独立建构的能力。教师也可在美工区开设“ 主题材料的一角” ,比如提供色彩鲜艳的布料,木片,废旧包装纸及创意工具等,使孩子们在自由创造中感受不同的材料质感,并引发积极的组合探究动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素材的可更换性、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变化、学习主题推进等情况,经常对新素材进行调整或者补充,从而使活动具有新鲜感、挑战性。全过程需要教师扮演好引导者、支持者等角色,并通过理性投放、适时观察等方式帮助孩子们在对素材的探究中逐渐提高自我选择、自我管理等能力。

2.2 构建多层次任务梯度激发独立思维发展

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就在于幼儿是否能在探究中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任务的科学梯度正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任务太单一或者难度太大,孩子很容易丧失兴趣或者有挫败感,分层次,递进式地设计任务可以让孩子在循序渐进的挑战中持续刺激独立思维。教师开展区域活动时,要围绕“ 容易—困难” 任务链条,制定与不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学习目标,使幼儿能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逐步积累体验,从而形成由依赖走向自主的思维路径。在角色区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首先设计一些基本的模仿任务,例如“ 顾客和售货员” 之间的对话练习,以帮助幼儿掌握基础的交流技巧;然后设计了进阶层次模拟任务如指导幼儿试着拟定价格和协商交换商品等,使其在解决问题时形成逻辑推理;在更高的教学层次上,教师有能力激励幼儿围绕“ 开家小商店” 这一核心主题,进行角色分配、环境布置和资源管理,并在真实模拟的环境中激发他们的自主思考和决策能力。教师要全程维持适度支持,只有当幼儿遭遇明显阻碍时才会给予必要的暗示,确保幼儿在层层任务挑战下凭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2.3 强化过程性支持引导自主反思与迁移

自主性学习不只表现为操作和探究过程,还表现为儿童是否能通过反思而形成体验,是否能把体验移植于新的学习情境。教师要注重区域活动中的过程性支持,不直接介入儿童的运作,不对活动后做简单的评估,而采用动态观察的方法、适时地提出问题并进行情境引导,使幼儿能够在活动中持续地对其行为及结果进行反思。这有助于幼儿把分散的体验融合成一种稳定的学习策略和新活动迁移。在建构区具体做法上,教师可采用“ 即时提问——观察反馈——延伸挑战” 等方法进行过程性支持。例如,当幼儿在搭建桥梁时遇到结构不稳的问题,教师可以提出“ 如何使桥梁变得更加坚固” 的问题,促使幼儿主动思考支撑点的布置;当幼儿找到解决方案后,教师再通过语言肯定和适度追问,引导他们总结经验,并鼓励其在后续活动中尝试应用这一方法。同样,美工区的老师也可在孩子们写完作品之后,请孩子们把创作思路介绍给伙伴们,并通过叙述使孩子们对所选素材与方法进行思考。教师也可把这些体验记入“ 活动成长册等” ,指导幼儿下次活动的复习和迁移。透过这一持续性支持和指导,儿童不但会从当前的活动中得到成就感,而且也会逐步形成反思性思维并灵活运用原有经验完成新的任务。

结束语

幼儿园区域活动自主性学习能力发展既是教育理念落地之举,也是课程实施质量提升之表现。通过对材料的合理投放、任务的科学设计以及适度的过程性支持等途径,儿童可以在探究,思考和反思中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特质。研究显示,该系列策略能有效地促进儿童学习动机产生,独立思维增长和学习经验迁移。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教师要进一步结合幼儿差异不断优化区域活动的设计,让区域活动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为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长久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水女. 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学习行为的观察研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2, (01): 182-184.

[2]叶小玲. 社会性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学习行为的研究[J]. 亚太教育, 2021, (23): 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