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路径
蔺以雄
云南地矿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一、引言
全球资源短缺与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成为各领域重要指导原则。建筑行业作为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重点领域,推行绿色施工技术迫在眉睫。传统工程建设过度依赖资源投入,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如建筑材料的大量开采与使用致使资源枯竭,施工扬尘、噪声等影响周边环境与居民生活。而绿色施工技术旨在工程建设中最大程度节约资源、减少环境负面影响,达成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绿色施工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
工程建设中,材料成本占比大,节材意义重大。新型节材技术不断涌现,如借助先进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开展施工模拟,精准计算材料用量,减少浪费。某大型商业建筑项目运用 BIM 技术对建筑结构三维建模,提前发现设计碰撞问题并优化方案,钢材、木材节约率分别达 10% 、 15% 。推广可重复利用材料亦是关键,像铝合金模板相比传统木模板,重复使用次数超 300 次,大幅降低模板材料消耗。同时,鼓励使用再生建筑材料,将废弃混凝土、砖块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道路基层、非承重结构等,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2.2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
工程施工中水资源合理利用不容忽视。施工现场设置雨水收集系统,通过雨水桶、蓄水池等收集雨水,经简单处理后用于混凝土养护、降尘洒水、车辆冲洗等,部分大型场地雨水收集系统可满足施工期 30%-50% 非生产用水需求。推广节水型器具和设备也是重要节水手段,在施工现场临时生活区安装节水型水龙头、马桶等,较传统器具可节水约 30% 。混凝土养护采用新型智能喷雾养护系统,依据混凝土表面湿度自动控喷雾,既保证养护效果又节水,比传统漫灌节水超 60% 。
2.3 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
节能技术在工程管理中主要体现为施工设备与临时设施能源利用的优化。推广节能型施工设备,以电动施工机械替代燃油机械,既能降低能耗,又可减少废气排放。如某市政道路项目将部分燃油摊铺机换为电动,能耗降低 30% ,同时减少大量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临时设施方面,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施工现场照明、办公设备供电,在日照充足地区可满足 20%-30% 日常用电需求。此外,合理规划施工顺序和时间,避免设备无效运行,也能有效节能。
2.4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技术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技术旨在满足工程建设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土地占用。施工总平面布置阶段,运用先进规划技术合理确定各类临时设施位置与占地面积,例如采用模块化临时建筑,可依施工进度灵活调整布局,减少占地。某大型住宅项目通过优化临时设施布局,使临时用地面积减少 20% 。施工过程中对表层土采取专门保护措施,收集储存,工程结束后用于场地绿化与生态恢复,保护土壤资源。
2.5 环境保护技术
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技术主要针对扬尘、噪声、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治理。控制扬尘污染,施工现场设围挡、定期洒水,对易扬尘物料覆盖或密闭储存,部分城市施工现场安装扬尘监测设备,依监测数据自动调整洒水频率,有效降尘。控制噪声污染,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居民休息时段高噪声作业。废水处理方面,设沉淀池、化粪池等处理设施,使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对于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可回收的回收利用,不可回收的运至指定垃圾处理场。
三、绿色施工技术应用面临的阻碍
3.1 成本因素
绿色施工技术的前期投入通常较高。例如,购买节能型施工设备、安装雨水收集系统、采用 BIM 技术等都需要额外的资金投入。据估算,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可能使项目初期成本增加 5%-10% 。对于一些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企业而言,较高的成本投入成为其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的障碍。尽管从长期来看,绿色施工技术可通过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治理成本等方式带来经济效益,但部分企业因资金压力和对短期利润的追求,难以承担前期的成本增加。
3.2 技术水平与认知不足
目前,部分绿色施工技术在一些地区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操作规范不完善等问题。例如,一些新型的再生建筑材料在性能指标、施工工艺等方面缺乏明确的标准,导致施工企业在应用时存在顾虑。同时,部分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绿色施工技术的认知不足,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他们对绿色施工技术的优势认识不够,认为绿色施工会增加施工难度和管理成本,从而影响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
3.3 政策与监管不完善
虽然国家对绿色施工有一定的政策倡导,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还不够完善。一方面,缺乏明确的绿色施工技术强制应用标准,使得部分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缺乏动力。另一方面,对于积极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的企业,缺乏足够的政策激励,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在监管方面,存在监管力度不足、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难以有效监督企业是否真正落实绿色施工技术。
四、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路径
4.1 强化技术研发与创新
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更加先进、成熟、适用的绿色施工技术。加大对绿色施工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重点攻克绿色施工技术中的关键难题,如提高再生建筑材料的性能、优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施工现场的应用等。建立绿色施工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平台,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4.2 加强人才培养与教育
在高校建筑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绿色施工技术相关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绿色施工理念和专业技能。针对在职的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开展定期的绿色施工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绿色施工技术的认知水平和应用能力。通过举办绿色施工技术培训班、研讨会、技能竞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绿色施工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4.3 树立示范项目与加强宣传
政府和行业协会应积极树立绿色施工示范项目,通过示范项目展示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和优势。组织其他企业到示范项目现场参观学习,分享成功经验。同时,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绿色施工技术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绿色施工技术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引导公众对绿色建筑的需求,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绿色施工技术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结语
绿色施工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是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在节材、节水、节能、节地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绿色施工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工程的综合效益。尽管目前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面临成本、技术、政策等多方面的阻碍,但通过加强政策支持与监管、强化技术研发与创新、加强人才培养与教育以及树立示范项目与加强宣传等推广路径,有望推动绿色施工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绿色施工技术必将在建筑行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引领建筑行业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艳媚 .S 绿色建筑运行阶段节能效果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 [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2024.
[2] 龚志强. 绿色建筑开发利益主体漂绿行为治理研究[D]. 山东建筑大学,2024.
[3] 时乐 . 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建筑推广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D].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