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焦炉煤气除尘设备维护与管理策略

作者

焦贤拯

神华巴彦淖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在钢铁、化工等焦炉煤气生产行业,除尘设备是保障煤气净化质量、维护生产安全及实现环保目标的核心装置。随着环保标准日益严格与生产连续性要求提升,除尘设备的稳定运行成为企业合规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当前部分企业仍面临维护方案粗放、管理责任模糊、技术能力滞后等痛点,导致设备故障频发、净化效率下降及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文从分析除尘设备在煤气净化、安全生产及环保达标中的重要作用出发,结合行业维护管理现状,提出动态维护体系构建、跨部门协同机制强化及分层分类技术培训等策略,为提升设备运行效率与可靠性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一、焦炉煤气除尘设备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一)保障煤气净化质量稳定

焦炉煤气成分复杂,含尘量及杂质浓度波动直接影响后续工艺运行。除尘设备若维护不当,会导致滤袋破损、电场失效或清灰系统故障,使煤气中粉尘、焦油等污染物超标。这不仅会降低脱硫、脱硝等净化环节的效率,还可能引发催化剂中毒、管道堵塞等问题,最终导致煤气质量无法满足生产或环保要求,增加企业合规风险与经济损失。

(二)确保生产安全连续运行

除尘设备是煤气输送系统的关键节点,其运行状态直接关联生产线的稳定性。设备故障可能引发煤气泄漏、粉尘爆炸等安全隐患,尤其在高温、高压工况下,未及时清理的积尘可能成为火源,威胁人员与设备安全。此外,突发故障导致的非计划停机,会打乱生产节奏,造成资源浪费与订单延误。通过科学维护与管理,可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为生产连续性提供保障。

(三)推动环保目标与可持续发展

焦炉煤气除尘是工业废气治理的重要环节,其排放浓度需严格符合国家环保标准。设备维护缺失可能导致粉尘排放超标,引发环境处罚或舆论压力,损害企业社会形象。同时,高效除尘能减少资源浪费,例如回收的焦粉可二次利用,降低原料消耗。通过优化维护策略,可提升设备能效,降低能耗与碳排放,助力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二、焦炉煤气除尘设备维护与管理现状

(一)维护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

当前,部分企业除尘设备维护仍沿用“定期检修”模式,缺乏基于设备实际运行状态的动态调整机制。例如,滤袋更换周期多依据经验设定,未结合煤气成分、含尘量等参数变化进行差异化调整,导致部分滤袋过早失效或过度使用。清灰系统维护中,脉冲阀、喷吹管等关键部件的检修频率与设备负荷不匹配,高压工况下易出现清灰力度不足,造成滤袋堵塞加速。此外,设备故障预警体系不完善,多数企业依赖人工巡检发现隐患,对电场异常、压差突变等早期信号捕捉能力弱,故障处理往往滞后于设备性能劣化,维护工作陷入“被动应对”局面。

(二)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除尘设备管理涉及生产、设备、安全等多部门,但权责划分常存在交叉或空白。例如,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易引发部门间推诿现象,故障根源分析流于形式,整改措施缺乏闭环管理。部分企业虽制定设备管理制度,但考核指标侧重于设备可用率,忽视维护质量与成本效益的平衡,导致维护人员为完成考核指标而简化流程,如缩短滤袋更换后的密封检测时间、跳过电场绝缘测试等。此外,设备维护档案记录不完整,历史故障数据未有效整合分析,难以支撑预防性维护策略的制定。

(三)技术应用与人员能力不匹配

随着除尘技术升级,新型设备如电袋复合除尘器、智能清灰系统等逐步应用,但部分企业技术更新与人员培训不同步。例如,电袋复合除尘器的电场 -滤袋协同控制逻辑复杂,需维护人员掌握电气、机械、流体力学等多学科知识,但现有团队多以传统机械维修为主,对高压电源、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新技术理解不足,导致设备调试周期延长或运行参数优化不到位。此外,企业缺乏对维护人员的长期技能提升规划,新技术培训多集中于设备安装阶段,后续运行中知识更新滞后,难以应对设备老化、工况变化等带来的新挑战。

三、焦炉煤气除尘设备维护与管理策略

(一)优化维护方案,提高维护有效性

建立基于设备运行状态的动态维护体系,替代传统“定期检修”模式。结合煤气成分、含尘量、设备负荷等参数,制定差异化维护计划。例如,根据滤袋压差变化调整清灰频率,对高压工况下的脉冲阀、喷吹管等关键部件实施高频次点检。引入智能监测技术,在电场、滤袋等核心区域部署传感器,实时采集电流、压差、温度等数据,通过算法模型预测设备劣化趋势,提前触发维护预警。针对清灰系统,优化脉冲喷吹参数,根据粉尘特性动态调整喷吹压力与间隔时间,减少滤袋堵塞风险。同时,完善设备故障案例库,将历史故障数据与维护策略关联分析,形成可复用的维护经验库。

(二)明确管理责任,强化责任追究

构建跨部门协同管理机制,细化生产、设备、安全等部门在除尘设备全生命周期中的职责边界。制定设备管理责任清单,明确故障处理、整改验收、效果评估等环节的责任主体与考核标准。例如,将设备故障率、维护成本、环保达标率等指标纳入部门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挂钩。建立故障根因分析制度,对重大故障实施“四不放过”原则(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未落实不放过、整改未到位不放过、教训未吸取不放过),形成闭环管理。完善设备维护档案,实现故障记录、维修方案、更换部件等信息的电子化追溯,为预防性维护提供数据支撑。

(三)加强技术培训,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制定分层分类的技术培训计划,针对新型除尘设备(如电袋复合除尘器、智能清灰系统)的技术特点,开展电气控制、流体力学、自动化运维等专项培训。联合设备供应商、科研机构建立实训基地,通过模拟故障场景、设备拆解实操等方式,提升维护人员对高压电源、传感器、执行机构等关键部件的检修能力。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分享行业最新维护案例与技术动态,鼓励维护人员参与设备改造与工艺优化。建立技能认证体系,将培训成果与岗位晋升、薪酬调整挂钩,激发人员学习积极性。

四、结论

焦炉煤气除尘设备维护与管理是保障煤气净化质量、生产安全及环保达标的关键环节。针对当前存在的维护针对性不足、责任落实不到位、技术能力不匹配等问题,需从优化维护方案、明确管理责任、加强技术培训三方面协同改进。通过构建动态维护体系、完善跨部门协同机制、实施分层分类培训,可显著提升设备运行效率与可靠性,降低故障率与维护成本。此举不仅能确保企业合规生产、减少经济损失,更对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焦炉煤气除尘领域设备管理提供有效借鉴。

参考文献

[1] 曹玉峰 . 转炉干法除尘设备维护实践 [J]. 冶金管理 ,2022,(05):70-72.

[2] 李锦源 . 浅谈除尘设备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与管理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1,(08):38-39.

[3] 叶韬 , 王钰涔 . 环境工程设备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设备维护处理方案分析 [J]. 绿色环保建材 ,2021,(0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