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多模态课堂设计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

作者

董慧 王静 马民 付曼 王一诺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王店镇电力希望小学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王店镇王楼小学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王店镇电力希望小学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王店镇电力希望小学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王店镇张董集小学

引言​

作为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小学阶段承载着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奠定语言基础及启蒙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任务。传统小学英语课堂常依赖单一的课本和教师讲解,模态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活动观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多样化活动中主动学习;多模态课堂则整合语言、图像、动作等多种符号资源,丰富教学表达。将二者结合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能为学生打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对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活动观指导下多模态课堂设计的原则

1.1 坚持活动目标引领下的模态选择适配性

坚持活动目标引领下的模态选择适配性,是多模态课堂设计的基础。每节英语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如掌握新词汇、学会简单对话等,模态的选择需与这些目标相匹配,避免为了多模态而盲目堆砌。例如,若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动物名称,可选择“图片 + 单词发音 + 教师模仿动物动作”的模态组合,图片帮助识别,发音强化记忆,动作增加趣味性,三者共同服务于词汇学习目标。若选择与目标无关的模态,如播放复杂的英文动画,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目标达成。只有模态选择与活动目标适配,才能让多模态真正助力教学。

1.2 注重多种模态融合的教学互动性

注重多种模态融合的教学互动性,能增强课堂的参与感和趣味性。多模态融合不是简单叠加不同模态,而是让它们相互配合,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在学习“购物”主题对话时,教师可展示商品图片(视觉模态),用英语介绍商品(语言模态),邀请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对话(动作与语言结合),还可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听觉模态)营造购物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看、听、说、做多种方式参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断互动交流,让课堂从单向讲授变为多向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度。

1.3 突出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实践性

突出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实践性,符合学习活动观的核心要求。多模态课堂设计应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运用多种模态的活动中主动学习。例如,在 “制作生日卡片” 的英语活动中,学生需要看范例(视觉)、听教师讲解步骤(听觉)、用英语讨论设计想法(语言)、动手制作卡片(动作),整个过程学生是主体,通过多种模态的实践运用,不仅练习了相关英语表达,还提升了动手和合作能力。这种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真正体现了学习活动观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二、学习活动观指导下多模态课堂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路径

2.1 基于多模态资源开展感知体验类学习活动

基于多模态资源开展感知体验类学习活动,能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英语知识。这类活动侧重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接触英语,建立对知识的初步认知。例如,在学习食物相关词汇时,教师可展示汉堡、苹果等食物的实物或高清图片(视觉),播放这些食物的英文发音(听觉),让学生闻一闻面包的香味(嗅觉),甚至尝一尝水果(味觉),再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英文描述感受。多种感官的参与让抽象的词汇变得具体可感,学生在丰富的感知体验中加深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2.2 结合多模态互动设计实践运用类学习活动

结合多模态互动设计实践运用类学习活动,能让学生在运用中巩固英语知识。这类活动注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实际运用,通过多模态互动促进知识内化。比如在学习“天气”相关表达后,设计“天气预报员”活动:学生分组,一组用彩笔绘制不同天气的图标(视觉 + 动作),一组根据图标用英语播报天气(语言),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出评价(语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画图、表达、互动等多种模态,将“晴天”“下雨”等词汇和句型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升了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能力。

2.3 依托多模态情境创设迁移创新类学习活动

依托多模态情境创设迁移创新类学习活动,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运用能力。这类活动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多模态情境,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并进行创新表达。例如,在学习“节日”主题后,创设“班级节日派对”情境:用彩带、气球布置教室(视觉),播放节日英文歌曲(听觉),让学生用英语设计派对流程、邀请同学参与(语言 + 动作),甚至创编简单的节日祝福对话。学生在真实的多模态情境中,不仅复习了节日相关表达,还能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新,提升了语言迁移和创新能力。

三、学习活动观指导下多模态课堂设计的保障措施

3.1 开发适配小学英语的多模态教学资源库

开发适配小学英语的多模态教学资源库,是多模态课堂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资源库应收集整理适合小学生的多模态素材,如与教材单元主题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简易教具模板等,按年级和主题分类,方便教师查找使用。例如,为低年级收集色彩鲜艳的动物图片和简单的英文儿歌,为高年级准备与生活场景相关的对话视频和互动游戏素材。同时,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求自制资源,如手绘简笔画、录制学生表演的对话视频等,并纳入资源库共享,丰富资源类型,满足不同教学需求。

3.2 提升教师多模态课堂设计与实施能力

提升教师多模态课堂设计与实施能力,是多模态课堂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教师需要掌握多模态教学的相关理念和方法,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合适的多模态活动。学校可通过组织培训,让教师学习多模态教学理论、资源获取与制作方法等;开展教研活动,让教师分享多模态课堂设计案例,共同探讨优化策略。教师自身也要主动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运用多模态资源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互动的能力,确保多模态课堂的有效实施。

3.3 构建关注活动参与的多维度评价体系

构建关注活动参与的多维度评价体系,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模态课堂活动。评价不应只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要关注他们在多模态活动中的参与度、表现和进步。例如,评价学生在感知体验活动中是否认真观察、积极感受;在实践运用活动中是否主动参与、大胆表达;在迁移创新活动中是否有独特想法、善于合作。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用鼓励性语言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激发参与多模态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四、结论

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多模态课堂设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价值显著。遵循目标引领、融合互动、主体参与原则,通过感知体验、实践运用、迁移创新路径实施,依托资源库、教师能力、多维度评价保障,能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助力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陶艳丽 . 多样模态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教育研究 ),2021,(Z5):66-67.

[2] 陈超 .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策略 [J]. 小学生 ( 上旬刊 ),2025,(07):121-123.

[3] 陈姝彤 . 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J]. 英语教师 ,2025,25(12):184-187.

课题名称:小学英语多模态课堂的构建研究编 号:202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