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钢材深加工产业链优化及发展趋势研究

作者

赵孟

山东高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1600

引言​

钢材深加工产业链是钢铁产业从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的关键载体,涵盖从原料采购到成品交付的全流程。发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加快服务化转型,既是钢铁企业求生存的有效途径,又是钢铁企业求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该产业链存在原料供应衔接不畅、产品附加值低、环保压力大等问题,制约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在市场需求多元化、技术快速迭代及环保要求趋严的背景下,优化钢材深加工产业链结构,明晰未来发展趋势,对推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钢材深加工产业链的优化方向

1.1 原料供应与加工环节的协同衔接优化

原料供应与加工环节的协同衔接优化是产业链高效运转的基础。传统模式中,原料供应与加工生产往往脱节,钢厂按常规规格生产钢材,加工企业需二次切割、调整,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损失。协同衔接优化需建立原料供应与加工需求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工企业提前将产品规格、材质要求等信息传递给钢厂,钢厂根据需求定制化生产,减少加工环节的原料损耗。同时,通过共建仓储物流中心,实现原料的集中储备与按需调配,缩短原料运输时间,降低库存成本。

1.2 生产工艺与技术装备的升级改造

生产工艺与技术装备的升级改造是提升产业链竞争力的核心。传统加工工艺精度低、能耗高,难以满足高端产品需求,如精密仪器用钢对尺寸公差、表面光洁度要求极高,传统轧制工艺难以达标。升级改造可引入高精度轧制、激光切割、数控折弯等先进工艺,提高产品加工精度和一致性。技术装备方面,替换老旧设备为智能化生产线,实现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操作误差。

1.3 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调整

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调整是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部分加工企业产品结构单一,多为低附加值的通用型钢材,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精准匹配调整需深入分析不同行业的市场需求,如建筑行业需要高强度、耐腐蚀钢材,新能源领域对硅钢片等特种钢材需求旺盛。加工企业应根据需求变化,减少低附加值产品比重,增加高端特种钢材、定制化零部件的生产。同时,加强市场调研,预判需求趋势,提前布局新兴领域产品,如研发适用于 5G 基站、新能源汽车的专用钢材加工产品,避免产能过剩或供需错配。

二、影响钢材深加工产业链发展的关键因素

影响钢材深加工产业链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及产业政策与环保要求。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引导产业链延伸,下游行业转型升级使需求从数量转向质量、从通用转向专用,如高端装备制造催生高强度合金钢材需求,绿色建筑带动耐腐蚀钢材加工,还推动产业链向“产品 + 服务”模式升级。技术创新支撑加工工艺升级,新型涂层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等创新提升产品性能与合格率,创新不足则致“低端锁定”,强大创新能力可降低成本、突破高端市场。产业政策与环保要求约束并引导布局,政策扶持高端项目、引导区域集聚,环保要求倒逼企业采用绿色工艺,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链低碳化发展。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产业链的发展方向与竞争力强弱。

三、钢材深加工产业链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智能化技术在全产业链中的深度融合应用

智能化技术在全产业链中的深度融合应用是未来重要趋势。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库,智能化技术将实现全流程优化,原料采购环节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需求,精准制定采购计划;生产环节引入工业机器人、物联网传感器,实现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操作和实时数据监测,及时调整生产参数;仓储物流环节利用智能仓储系统,实现钢材的自动分拣、出入库管理,提高物流效率。此外,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可构建虚拟生产线,模拟不同加工方案的效果,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试错成本,推动产业链从“制造”向“智造”转型。

3.2 绿色生产理念贯穿加工全过程的转型方向

绿色生产理念贯穿加工全过程将成为产业链转型的必然方向。在环保压力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下,产业链将从能源消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实现绿色转型。能源方面,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如使用光伏电力驱动加工设备;工艺方面,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如低温轧制、循环用水系统,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水耗;废弃物处理方面,对钢材加工产生的边角料、废水进行回收利用,边角料重新熔炼加工,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打造“绿色加工产业链”。

3.3 产业链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延伸拓展

产业链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延伸拓展是提升附加值的重要路径。传统钢材深加工多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未来将逐步向终端装备零部件制造延伸,如从汽车用钢加工向汽车底盘、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端组件制造拓展,从家电用钢加工向家电核心部件生产延伸。通过与高端装备制造商深度合作,参与产品研发设计环节,提供一体化的钢材解决方案,实现从“材料供应商”向“零部件供应商”的转变,提升产业链在高端装备制造供应链中的地位,获取更高的附加值。​

四、结论

钢材深加工产业链优化需从原料协同、工艺升级、产品匹配入手,其发展受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政策环保因素影响,未来呈现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趋势。通过把握优化方向、适应关键因素、顺应发展趋势,可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增强钢铁产业整体竞争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光明, 董馨浍, 陈剑, 等. 双碳背景下钢材深加工产业的减碳路径[C]//中国金属学会 . 第十三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6. 金属材料深加工 .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冶金信息研究所;,2022:188.

[2] 邵国利 . 提升产业链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建设研究 [J].冶金管理 ,2019,(23):126-127.

[3] 刘春光 . 钢材深加工过程控制系统建设 [J]. 冶金信息导刊 ,2024,61(01):52-53+31 .

作者简介 :赵孟(1983.12--),男,满族,辽宁省瓦房店市人,本科,党委委员 副总经理 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冶金机械设备管理、钢材产品市场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