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的农业农村统计现代化改革探究
王春燕
鲁甸县新街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云南鲁甸 657108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统计现代化改革的意义
1.1 决策更具科学性
农业农村统计的现代化改革,可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精准性。此时,相关部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例如,鲁甸县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结合统计的信息,可极大限度地降低可能发生的决策盲目性风险。既有利于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又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注入动力。
1.2 政策实施效果得到有效监测
各项政策实施的具体效果,可在现代化统计方法的帮助下得到有效监测,有助于问题被及时发现和解决。例如,鲁甸县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的过程中,借助科学的统计数据,可进一步提高帮扶措施评估工作的有效性,为后续政策的精准实施提供参考。
1.3 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农业农村统计工作实现现代化发展,能够保证统计内容的全面性。此时,鲁甸县的产业趋势情况能够在全面的统计指标体系中得到有效反映。例如,通过对农产品电商销售数据的统计分析,既能够帮助农民实现对种植和养殖结构的有效优化,又能够为各个产业兴旺发展提供支持。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统计现代化改革策略
2.1 数据获取方面的改革
2.1.1 利用多样化数据采集手段
实际开展农业农村统计工作的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收集时应重视对多样化数据的使用。实际开展工作时,相关统计人员可积极借助普查法、全面调查法、抽样调查法等手段 [1]。同时,还可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开展全面性的数据采集工作。 通常情况下,农业数据应包含全县范围内所有的农田面积、产量等农业指标,使该数据的参考作用得到保证。与此同时,应在调查中加强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工作。例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农田耕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测和获取,及时了解和掌握土地的实际利用情况和利用的动态变化情况[2]。以此为基础,为后续优化和控制时间、人力等成本提供参考。
2.1.2 拓展数据共享渠道
实际开展农业农村统计工作的过程中,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可以为实时获取整体数据及局部数据提供保障,使得审核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例如,相关统计部门通过搭建一个数据交流分享的平台,可保证各类数据信息之间实现有效地共享,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在此,还应重视数据共享时的审核及评价工作。为确保各部门之间获取的数据具有一致性,保证精准度,可对跨部门数据审核机制进行构建。此时,能够使可能发生的数据重复或数据传输错误的问题得到有效避免。另外,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各项数据信息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然后,对存在质量问题的数据进行及时地纠正,以此增强数据信息的可靠性。
2.2 组建高质量统计队伍
2.2.1 人才吸纳
县内相关部门应重视对统计专业人员的招聘,以此为基层统计工作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此时,原有统计队伍的水平和专业性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新加入的统计人员来说,应利用“老带新”的手段方法 [3],让原有统计人员同新聘用的人才组成师徒。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新加入的人才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获得原有统计人员所传授的经验。不仅可以使人才的统计能力和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还能够帮助人才更好地适应工作,保证工作质量。除此之外,在对人才进行吸纳的过程中,还可加强与相关专业高校间的合作。如,为统计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确保其能够在实习中深入基层地区,了解基层农村统计工作的具体状况。此时,不但有助于高校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有效融合,还能够全面激发和调动其参与农业农村统计工作的积极性。另外,为使统计工作的专业性和质量得到充分保证,还应对专门的统计协管员岗位进行设置。同时,对相关岗位的专业人员进行聘用,负责日常工作中数据协调、数据审核以及数据整合。
2.2.2 定期进行多样化的培训学习
为确保统计人员的统计水平、综合素养等得到持续提升,应定期组织人员借助多样化的手段形式进行相应的培训学习。例如,农业农村局和农业乡镇局开展合作,共同组织县内统计人员开展针对性的课程学习。在此过程中,为确保统计人员能够实现对农业统计工作发展趋势和先进经验手段的及时了解和掌握,可在培训学习阶段,让县内不同统计工作者对自身的经验进行分享。同时,邀请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性的指导,以此进一步增强基层统计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工作水平。另外,还可借助“送教上门”的教育培训手段。即,派遣专门人员前往基层为统计人员进行现场指导,确保统计人员可以正确熟练地操作和使用统计终端设备,巧妙处理调查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除此之外,还可利用“查训结合”的手段方法。即,组织县域内各个乡镇、村落的兼职调查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并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检查时,应明确和掌握相关人员报表填写的质量,及时对存在的填报错误进行纠正,从而进一步提高数据信息的真实性。
2.2.3 构建完善的考核制度
全面贯彻依法统计,通过考核制度实现对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全面激发和调动。工作中,应重视对人员报表完成情况、培训学习效果、统计服务水平等方面内容的考核。考核时,应判断人员的统计数据是否精准、是否在培训学习中拥有较强的参与积极性和意愿、填写报表时的完成质量和效率、提供统计服务工作时的水平和质量。之后,依照考核结果,制定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激励制度。
2.3 加大数据审核力度
2.3.1 采取四级数据联审手段
该手段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使数据得到自上而下的有效维护,保证数据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实际开展村级审核工作的过程中,应对数据审核标准流程进行构建。该审核流程中应囊括数据收集、初步审核、逻辑性检查、异常数据复核等环节。与此同时,还应重点对耕地、作物生长、产品销售、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细致检查。以此为基础,对数据审核起点进行构建。而具体开展审核作业的过程中,可借助专门的数据审核部门和人员。通过高质量的数据审核机制,能够使数据完整性得到充分保障。而开展县级审核工作时,相关统计部门和人员应对数据的变化情况进行细致检查,确保其中存在的偏差和遗漏问题得以最大限度避免,进一步提高报表的专业性和精准度。最后,对数据实施评估分析的过程中,需要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在此过程中,可利用部门联席会议、数据评估研讨会等形式,科学分析和评估调查数据。
2.3.2 借助多角度协同审核方式
通常情况下,统计审核工作的交叉运行可以借助多角度协同审核的方式得到进一步推进。具体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对比各项历史数据。此时,需要提高对异常波动的数值的关注度。如,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某段时间内出现了粮食产量大幅减少的情况。则应针对该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明确诱发该问题的因素。如果通过调查气候数据信息以及碳排放指标时发现,导致该段时期内产量异常的因素为气候变化。那么可以知道,农业活动给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致使环境异常变化影响到实际的产量。
3 结束语
农业农村统计现代化发展改革可为鲁甸县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保障。时代呼吁大力促进农业农村统计工作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优化,进而为鲁甸县乡村振兴工作持续推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史思平 . 基于乡村振兴的农业农村统计现代化改革研究 [J]. 乡镇企业导报 ,2024,(15):27-29.
[2] 王姝逸 , 孙银燕 , 高帅 , 等 . 基于卫星遥感的天津市高标准农田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的设计 [J]. 天津农林科技 ,2024,(03):43-46.
[3] 张志坚 . 浅谈经济师如何在乡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作用 [J].秦智 ,2022,(09):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