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技巧和方法

作者

仲万娟

西宁市青藏铁路花园学校 810007

摘要:本文探讨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常用技巧与方法,主要从激发学习兴趣、联系现实生活及培养思维能力三个维度进行阐述。通过游戏化教学、情境创设、故事引导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借助生活实例、实物展示、问题情境等方式建立数学与现实联系;运用思考性提问、猜想推理、错误分析等策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合理应用这些技巧将有效提升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课堂导入;教学技巧;数学思维

引言: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此时采用恰当导入方式对激发学习动机、引导积极思考、构建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优质导入能突破学习壁垒,使抽象数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初步数学思维能力。本文将从激发兴趣、联系生活和培养思维三个方面,探讨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技巧和方法。

一、激发兴趣导入技巧和方法

三年级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富有想象力喜欢探索新事物,因此可利用游戏化教学、故事情境、竞赛体验等方式吸引注意力。采用情境创设方法引入新知,如借助绘本故事、动画视频或实物展示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设计悬念式导入能有效激发好奇心,通过提出富有挑战性问题引发思考,调动参与热情。音乐节奏引入则能充分利用音乐记忆优势,将数学知识融入欢快节奏中,增强记忆效果。角色扮演教学法让学生沉浸于特定情境,亲身体验数学应用场景,增强学习主动性。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则通过视听结合方式刺激感官,优化认知过程,提高接受程度。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学为例,可设计小小探险家游戏导入。课堂开始前,教师准备一张精美藏宝图,地图上标有指南针图案但不标明方向,告诉学生班级将进行一场寻宝活动。首先出示精美海盗宝藏故事短片,激发探险兴趣;接着展示藏宝图,询问学生如何确定方位,引导思考方向重要性。随后组织学生站起来随音乐做指向动作,音乐停时教师喊出一个方向,学生需迅速指向对应方位错误者坐下,增加趣味性。然后出示指南针实物,引导观察指针指向,讲解太阳升起位置为东方由此引出四个基本方向;最后让学生在校园内实际运用所学方向知识寻找宝藏,将抽象方位概念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既激发学习热情又加深了对方向的认识。

二、联系生活导入技巧和方法

优质生活化导入能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并非抽象符号游戏。实物展示法通过呈现日常物品引入数学概念,使抽象内容具体可感;实境模拟法则创设接近真实场景环境,如模拟超市购物、银行储蓄等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数学应用。问题情境设计需立足学生生活经验,从熟悉事物出发,设计富有探究价值问题引发思考;户外观察法则将课堂延伸至自然环境,如测量校园物体尺寸、观察植物生长规律等建立数学与自然联系。新闻时事导入能将数学与社会热点结合,增强学习现实意义;亲身体验法通过手工制作、实际测量等具体操作形成感性认识基础。跨学科主题整合则打破学科界限,将数学与语文、科学、艺术等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呈现知识整体性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针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可采用生活化问题情境导入方式。课堂伊始教师可出示一张本地超市最新促销海报,上面标有书包原价45元,现八折优惠信息,询问学生如果想购买此书包需准备多少钱。学生尝试计算后,教师再补充全班36人都想购买,班费共需准备多少元新问题,此时学生会发现需计算36×36这样两位数乘两位数算式。接着可展示几种常见商品与其数量,如铅笔每盒12支,买28盒共多少支、饮料每箱24瓶,订购13箱共多少瓶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大量存在两位数乘两位数情境。随后可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计算方法,引出本单元学习必要性。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培养思维导入技巧和方法

三年级学生思维正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此阶段导入设计应立足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思维训练情境。思考性问题导入技巧注重设置思维冲突或认知矛盾,通过适度挑战激发心智活动,促进主动思考;开放性问题引导则突破传统单一答案模式,鼓励多元思路与创新解法,培养发散思维习惯。猜想推理导入法引导学生对未知结果做出合理预测,建立假设-验证思维模式;问题链导入则将知识点串联成连贯思维链条培养逻辑推导能力与系统思考习惯。矛盾情境导入通过呈现表面矛盾现象激发思维探究欲望;概念辨析导入则通过比较关联概念异同点明晰知识边界,提升概念辨识能力。错误分析导入技巧引导学生发现与纠正常见错误,培养批判性思维;模式识别导入则引导观察事物规律与结构特征,提升抽象归纳能力。

有效的思维导入应当兼顾思维广度与深度两个维度,广度层面强调思维多元化与创新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多样化解决方案;深度层面则注重思维精确性与逻辑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与推理论证,形成严密思维链条。思维导入设计还应注重情感体验与认知发展统一,通过设置恰当认知挑战引发思维投入,但挑战难度需控制在最近发展区内,既有一定难度又能通过努力克服从而体验思维成功喜悦。问题情境设计应立足学生认知基础,既要有效唤醒已有知识经验又能引发新知识探索欲望,实现思维连续发展。思维训练需注重思维品质全面培养,包括思维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与批判性等多维目标,避免单一思维模式固化。导入环节思维引导还应与后续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形成完整思维训练体系,实现思维能力螺旋上升发展。数学思维导入技巧应注重思维过程与结果并重,鼓励学生表达思考路径与解决策略,重视思维习惯养成与思维方法习得。思维导入效果评价不应局限于学生即时反应而应关注长期思维品质提升与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实现导入设计与思维培养目标精准对接。

结论:有效导入对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激发学习兴趣、联系现实生活及培养思维能力三方面技巧方法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学生认知水平及班级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恰当导入方式,避免形式化倾向。导入环节虽占用时间较短但影响深远,需精心设计,注重趣味性与知识性平衡,做到目标明确,内容精练为后续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数学课堂导入技巧也将持续创新发展,不断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冉偲见,苏朝树.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实践初探[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3):26.

[2] 莫静梅. 如何发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技巧的作用核心探究[J]. 中外交流,2019,26(38):381.

[3] 杨贵召.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J]. 魅力中国,2017(42):221.